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44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涉及门窗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和固设于墙体上的发泡,发泡远离墙体一侧设置有内窗框型材,内窗框型材一侧设置有两个隔热片,隔热片远离内窗框型材一侧设置有外窗框型材,外窗框远离内窗框型材一侧设置有防水结构,外窗框型材与墙体之间填充有防水胶,墙体靠近外窗框型材一侧设有保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在进行门窗防水时,通过设置发泡和防水结构,可以将门窗与实墙进行链接,彻底杜绝雨水渗入并丝毫不影响保温效果,重要的是颜色与门窗颜色一致,既不影响美观,还施工简单快捷,经济成本极低。经济成本极低。经济成本极低。

An outer waterproof door and window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防水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下房屋外墙以及窗户的洞口都安装有保温板,但是门窗进行更换时,切割保温板留出窗框与保温板之间打胶空间5cm左右,后将窗户与实墙进行连接后打防水胶进行密封,这样楼上缝隙流下来的雨水就不会侵入到室内但是外墙一般都做有真实漆处理以及钢挂理石等,在安装后预留的5cm空间如果不进行保温恢复就会影响保温。恢复后进行真实漆处理以及钢挂理石等处理的话造价奇高,而且费时费力,如果不切割保温板留出窗框与保温板之间打胶空间,直接将窗户与保温板直接进行连接打防胶进行密封的话,这样无法保证楼上保温板缝隙处渗进来的的雨水,流到本楼层,然后侵入到室内造成室内的漏水破坏,形成经济损失。而且很难发现到底是门窗漏水,还是墙面漏水,最终导致业主和安装人员矛盾。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1187425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型铝合金门窗框体结构。该防水型铝合金门窗框体结构,包括底座件,所述底座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件,所述隔板件一侧设置有外开式纱窗件,所述纱窗件设置于室外侧面,所述纱窗件包括纱窗座与纱窗体,所述隔板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开式门窗件,所述门窗件设置于室内侧面,所述门窗件包括门窗座与真空玻璃体,所述隔板件的两侧表面均连接有防水橡胶条,所述纱窗件与门窗件闭合时,所述纱窗件与门窗件的相对侧壁与隔板件的两侧表面接触。
[0004]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水型铝合金门窗框体结构,包括底座件4,所述底座件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水件3,所述防水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件5,所述隔板件5一侧设置有外开式纱窗件1,所述纱窗件1设置于室外侧面,所述纱窗件1包括纱窗座11与纱窗体12,所述隔板件5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开式门窗件2,所述门窗件2设置于室内侧面,所述门窗件2包括门窗座21与真空玻璃体22,所述隔板件5的两侧表面均连接有防水橡胶条,所述纱窗件1与门窗件2闭合时,所述纱窗件1与门窗件2的相对侧壁与隔板件5的两侧表面接触,所述防水件3可将经过隔板件5落下的雨水排出至室外。虽具有一定排水功能,但水仍会进入窗体结构,会对窗体产生一定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通过设置发泡和防水结构,可以将门窗与实墙进行链接,彻底杜绝雨水渗入并丝毫不影响保温效果,重要的是颜色与门窗颜色一致,既不影响美观,还施工简单快捷,经济成本极低。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包括墙体和固设于所述墙体上的发泡,所述发泡远离所述墙体一侧设置有内窗框型材,所述内窗框型材一侧设置有两个隔热片,所述隔热片远离
所述内窗框型材一侧设置有外窗框型材,所述外窗框远离所述内窗框型材一侧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墙体靠近所述外窗框型材一侧设有保温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有雨水顺墙体流下时,可通过固设于墙体上发泡前方的防水胶将其完全阻挡,使其向下流动,流入防水结构后可完全排出,在墙体渗水时,由于发泡和防水胶所处位置与墙体外表面有一定距离,亦可防止墙体浅层渗水,在安装时,切割保温板留出窗框与保温板之间打胶空间5cm左右,后将窗户与实墙进行连接后注入发泡固化后再打防水胶进行密封,可以将门窗与实墙进行链接,另外通过设置防水装置,彻底杜绝雨水渗入并丝毫不影响保温效果,重要的是颜色与门窗颜色一致,既不影响美观,还施工简单快捷,经济成本极低。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窗框型材包括上方外窗框和下方外窗框,所述上方外窗框一侧设置有上防水勾板,所述上防水勾板下方设置有上导水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门窗上方防水结构的安装和更换。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方外窗框一侧设置有下防水勾板,所述下防水勾板上方设置有下导水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门窗下方防水结构的安装和更换。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胶一侧与所述上防水勾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防水胶外侧形状为圆弧形且与所述墙体相切。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流水更加顺畅的留下,不会残留时间过久导致墙体渗水,进一步保证防水效果。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防水勾板包括上防水板和上连接部,所述上导水件包括上连接板和上导水板,所述上连接部底部设置有上卡勾,所述上连接板中部设置有上卡条,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上连接板连接时所述上卡勾与所述上卡条抵接,所述上导水板倾斜设置且靠近所述上连接板处位置较高,所述上导水板远离所述上连接板一端垂直向下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确保上方防水结构在安装和拆卸方便的同时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利用金属自身所带一定弹性使整个结构机械强度增加,不使用螺栓等连接方式,不存在结构死角,进一步防止流水渗入。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防水勾板包括下固定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下方外窗框固定,所述下导水件包括下连接板和下导水板,所述下连接部上部设置有下卡勾,所述下连接板中部设置有下卡条,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板连接时所述下卡勾与所述下卡条抵接,所述下导水板倾斜设置且靠近所述下连接板处位置较高,所述下导水板远离所述下连接板一端设置有直角勾。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确保上方防水结构在安装和拆卸方便的同时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利用金属自身所带一定弹性使整个结构机械强度增加,不使用螺栓等连接方式,不存在结构死角,进一步防止流水渗入,下导水板长度超出窗台,确保流水可以顺利流出,直角勾可防止流水回流或流向墙体造成下方窗体相同渗水问题。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开上位置一侧设置有上挡水沿,所述墙体靠下位置设置有下挡水沿,所述下挡水沿与所述发泡等高,所述直角勾一端与所述下挡水沿抵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挡水沿可使流水更容易落下,不会沿墙体流向窗框,下挡水沿可配合直角勾使用进一步的确保流水可以顺利流出,直角勾可防止流水回流或流向墙体造成下方窗体相同渗水问题。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2](1)将窗户与实墙进行连接后注入发泡固化后再打防水胶进行密封,可以将门窗与实墙进行链接,另外通过设置防水装置,彻底杜绝雨水渗入并丝毫不影响保温效果,重要的是颜色与门窗颜色一致,既不影响美观,还施工简单快捷,经济成本极低。
[0023](2)可确保上方防水结构在安装和拆卸方便的同时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利用金属自身所带一定弹性使整个结构机械强度增加,不使用螺栓等连接方式,不存在结构死角,进一步防止流水渗入。
[0024](3)可确保流水可以顺利流出,直角勾可防止流水回流或流向墙体造成下方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和固设于所述墙体(1)上的发泡(2),所述发泡(2)远离所述墙体(1)一侧设置有内窗框型材(3),所述内窗框型材(3)一侧设置有两个隔热片(4),所述隔热片(4)远离所述内窗框型材(3)一侧设置有外窗框型材(5),所述外窗框远离所述内窗框型材(3)一侧设置有防水结构(6),所述外窗框型材(5)与所述墙体(1)之间填充有防水胶(14),所述墙体(1)靠近所述外窗框型材(5)一侧设有保温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型材(5)包括上方外窗框(8)和下方外窗框(9),所述上方外窗框(8)一侧设置有上防水勾板(10),所述上防水勾板(10)下方设置有上导水件(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外窗框(9)一侧设置有下防水勾板(12),所述下防水勾板(12)上方设置有下导水件(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14)一侧与所述上防水勾板(1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墙体(1)连接,所述防水胶(14)外侧形状为圆弧形且与所述墙体(1)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侧防水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勾板(10)包括上防水板(15)和上连接部(16),所述上导水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优顿尊翔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