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及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28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及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所述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包括龙骨框架和非金属的连接件;其中,所述龙骨框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骨连接。通过在龙骨框架内部设置保温性能较好的非金属材质的连接件,以解决复合墙体的冷、热桥问题,使轻型钢骨架复合墙板的应用范围更广。骨架复合墙板的应用范围更广。骨架复合墙板的应用范围更广。

A built-in light steel truss support structure and composite outer enclosure wall pane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及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及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

技术介绍

[0002]轻钢龙骨框架复合墙体,是以钢龙骨框架为支撑,在钢龙骨框架的两侧浇筑带钢筋网片的轻质混凝土,在两层轻质混凝土墙体之间填充轻质无机保温材料复合而成。由于复合墙体内置轻钢龙骨框架,轻钢龙骨框架与混凝土墙体之间形成热桥效应,使得复合墙体的应用范围受限,特别不适用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北方地区。
[00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所述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包括龙骨框架和非金属的连接件;其中,所述龙骨框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骨连接。
[0005]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所述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个墙体,以及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所述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墙体。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通过在龙骨框架内设置保温性能较好的非金属材质的连接件,解决了复合墙体的冷、热桥问题。有效降低了复合墙体的传热系数,且减少了钢材的比重,使得轻型钢骨架复合墙体的应用范围更广。
[0008]在阅读并理解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000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的局部断面示意图一;
[0012]图3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的局部断面示意图二;
[0013]图4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的局部断面示意图三;
[0014]图5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四;
[0015]图6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的局部断面示意图五;
[0016]图7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的局部断面示意图六;
[0017]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00

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
[0020]1‑
龙骨框架,11

竖向龙骨,11a

第一龙骨,11b

第二龙骨,12

横向龙骨;
[0021]2‑
连接件;
[0022]21

第一连接板,22

第二连接板,23

第三连接板,24

第一侧板,25

第二侧板;
[0023]3‑
外墙体;4

内墙体;5

保温芯层;
[0024]200

复合外围护墙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提供一种用于外围护复合墙体的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100,主要应用于室外的复合墙体中。外围护复合墙体一般是指在室内与室外分区处所使用的复合墙体,一般由内、外墙体及复合芯材组合而成。其中,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100包括龙骨框架1和连接件2,龙骨框架1可以是由多根竖向设置的竖向龙骨11和与竖向龙骨11垂直设置的多根横向龙骨12组成。竖向龙骨11和横向龙骨12可设置为在复合墙体中常用的槽钢,当然,也可选用其它金属材质,例如:铝合金。竖向龙骨11和横向龙骨12的截面形状可设置为常用的C型,两者之间的连接形式可采用常用的卡接或焊接等,具体连接形式在此不作限制。其中,也可以在相对的两个横向龙骨12之间设置连接件2,原理相同,具体的设置方式可参考在两个竖向龙骨11之间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以在两个竖向龙骨11之间设置连接件2为例,进行详细地方案阐述。
[0027]其中,竖向龙骨11设置为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间隔的第一龙骨11a和第二龙骨11b。在一个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100内,第一龙骨11a可以设置多个,相应地,第二龙骨11b也可以设置多个。连接件2的一端与第一龙骨11a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龙骨11b连接。连接件2的材质设为非金属材质,可选用复合塑料。连接件2与竖向龙骨11的连接方式可选择螺接,连接操作方便且可靠。
[0028]通过在龙骨框架1的内部,也就是两个相对的竖向龙骨11之间,设置保温性能较好的非金属材质的连接件2,以有效地解决了复合墙体的冷、热桥问题,也降低了墙体内钢材的比重,使得产品更轻薄化,也使得复合墙体的应用范围更广。
[002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件2的材质可设为玄武岩纤维或玻璃钢等轻质、高强、隔热材料,由于此类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热性能优良等特点,可较好地削弱龙骨框架1内部的热传递。其中,玻璃钢学名纤维增强复合塑料,俗称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玻璃钢根据采用的纤维不同,分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碳纤维增强复合塑
料、硼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等。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例如,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为基体材料而合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0030]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在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100内设置多个连接件2时,连接件2上可设置通孔,以借助钢筋(在墙体内有钢筋穿设)将多个连接件2连接在一起,即将钢筋穿设于上述的多个连接件2的通孔,可进一步提高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100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0031]通常,外围护复合墙体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工序,(1)铺设边模板;(2)铺设底层网格布;(3)放置一体化钢框架;(4)浇筑外层混凝土;(5)浇筑保温芯材或放置预制芯块;(6)浇筑内面层;(7)养护,脱模;(8)贴标签;(9)堆场运输。
[0032]在进行上述工序(3)放置一体化钢框架前,可将连接件2螺接到龙骨框架1上。也可在连接件2上设置安装孔,将带有安装孔的连接件2的一端插入钢龙骨框架上,再在安装孔内插入锁止杆,防止连接件2脱出。在这里,连接件2和龙骨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框架和非金属的连接件;其中,所述龙骨框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材质设为轻质高强隔热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第三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龙骨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龙骨连接。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内置轻钢桁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之间,且同轴线设置。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成张士元胡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材中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