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24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监测装置和壳体,监测装置包括均嵌设于壳体上的检测组件和发光组件,其中,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第一检测单元的中心以及第二检测单元的中心构成四边形,第一检测单元与第二检测单元相对设置,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相对设置,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均用于发送检测心率的绿光以及发送检测血氧饱和度的红光和红外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设置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能够增大接收光线的感应区域,提高生理参数检测的准确度,并且有利于减小检测的功耗。功耗。功耗。

Smart wearab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提高,目前,智能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具有传统手表不具有的功能,例如显示、通讯、播放音乐、上网、生理监测等功能。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中常用的生理监测常用的方法为光电透射测量法。使用时,监测装置与皮肤接触区域会发出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皮肤,智能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接收测量反射/透射的光。
[0003]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的监测装置包括心率检测以及血氧检测等模块,一般采用一个光检测器对应多个发光元件,由于光检测器有效接受光线的感应区域有限,因此检测的准确率不高,并且各种不同波长光源相对同一个光检测器距离亦有远近的特定要求,需要加强发光强度以保证检测准确度,提高了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智能穿戴设备在进行心率检测和血氧检测时,检测功耗高、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监测装置和壳体,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均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检测组件和发光组件;
[0006]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中心构成四边形;
[0007]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用于发送检测心率的绿光以及发送检测血氧饱和度的红光和红外光。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关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关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连线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中心构成正方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均为8毫米~10毫米。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发光件、第二发光件以及第三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为绿光光源,所述第二发光件为红光光源,所述第三发光件为红外光源。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件的中心、所述第二发光件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三发光件的中心构成三角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件的中心至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的连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发光件的中心至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的连线的距离。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均为光敏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以及所述第三发光件均为发光二极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呈中心对称图形分布。
[0016]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带体,所述带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排布方向。
[0017]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智能穿戴设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并且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构成四边形,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能够接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并经腕部皮肤反射后的光信号,其中,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个光检测器的设置能够增大接收光线的感应区域,提高了生理参数检测的准确度,并且有利于减小检测的功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3]监测装置10、主板11、第一检测单元110、第二检测单元120、第一发光单元210、第二发光单元220、第一发光件201、第二发光件202、第三发光件203、壳体20、带体30、第一连接带31、第二连接带32、显示屏40、麦克风50、物理按键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说明。
[0029]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是一种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腕带等等。
[0030]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一设备主体,具体地,该设备主体能够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各个功能,例如显示时间、生理参数检测、通信、播放音乐和互联网交互等。
[0031]设备主体包括监测装置10和壳体20。具体地,该壳体2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监测装置和壳体,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均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检测组件和发光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中心构成四边形;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用于发送检测心率的绿光以及发送检测血氧饱和度的红光和红外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关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关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连线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中心构成正方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均为8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岸陈海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