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491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属于港口、海岸工程附属环保领域,包括:垃圾自清装置本体、滑动式挡网、固定式拦网、浮箱、定滑轮I、传动带、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自清装置本体设有轨道I,滑动式挡网两端安装于轨道I内,在滑动式挡网移动范围的上沿上安装定滑轮I,在滑动式挡网近海的移动区域内设有V形槽,垃圾收集装置安装在V形槽底部开口处,V形槽下部为条形槽,条形槽内设有轨道II,轨道II内安装浮箱,固定式拦网固定安装于轨道I与轨道II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创了固定式的海岸垃圾清理装置,自适应于海岸水流波浪环境,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不依靠外部能源,垃圾收集效率可观,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有利。洋生态环境有利。洋生态环境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岸垃圾自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海岸工程附属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岸垃圾自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岸垃圾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问题之一,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其量大、易动的特点,传统清理方式以人工清理和垃圾打捞船清理为主,成本较高。且由于清理频率固定,很多垃圾还未清理就随着波浪反射又回到了海里,清理效率偏低。为适应绿色环保、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需求,出现了海洋垃圾清理机器人等专利技术。但这些专利技术都有着成本较高、难以投产的缺点。因此,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固定式的垃圾自清装置成为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岸垃圾自清装置,解决传统垃圾清理方式高成本、高能耗、低效率等缺陷,使其在低成本、低能耗、固定于海岸的条件下,能同时达到较高的垃圾清理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包括:垃圾自清装置本体,滑动式挡网、固定式拦网、浮箱、定滑轮I、传动带、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自清装置本体固定于护岸斜坡上,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两侧设有轨道I,滑动式挡网两端安装于轨道I内,在滑动式挡网移动范围的上沿、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上安装定滑轮I,在滑动式挡网近海的移动区域、垃圾自清装置本体内设有V形槽,V形槽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安装在V形槽底部开口处,所述V形槽下部设有轨道II,轨道II内安装浮箱,所述浮箱通过传动带经定滑轮I与滑动式挡网上部连接,当浮箱沿轨道II向上移动时,滑动式挡网在自重的作用下沿轨道I向下移动,当浮箱沿轨道II向下移动时,滑动式挡网在传动带的作用下沿轨道I向上移动,固定式拦网固定安装于轨道I与轨道II之间,并立于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为凸字形,凸头位于下部,凸头内设有轨道II。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拦网两端与垃圾自清装置本体连接位置通过弧形支撑安装。弧形支撑可提高其结构强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式挡网两端安装滑动式挡网滚轮,滑动式挡网滚轮位于轨道I内部,通过滑动式挡网上下移动可带动滑动式挡网滚轮转动。减少滑动式挡网两端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浮箱两侧安装浮箱滚轮,浮箱滚轮位于轨道II内部,随水位变化,浮箱浮箱沿着轨道上下移动。减少浮箱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为网兜,网兜所在槽道的靠海方向底部斜率>0。可防止泥沙堆积。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轨道I为凸字型,轨道II为十字型。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拦网中间安装定滑轮II,传动带与浮箱连接一端跨过定滑轮II。减轻传动带与固定式拦网之间的摩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为混凝土结构,两端等宽于滑动式挡网。
[00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利用所述的垃圾自清装置,该垃圾自清装置与护岸自成一体,依靠潮位变化、海浪运动收集垃圾;当水位上升时,垃圾随海水一同爬向岸坡,浮箱随水位上浮,传动带松弛,滑动式挡网因自重下滑,当水位超过轨道II上边界时,滑动式挡网完全盖住 V 形槽,避免垃圾复出,待收垃圾因潮流、波浪双重作用而被推入固定式拦网内,水位降低,浮箱因自重下沉,进而通过定滑轮拉动滑动式挡网上移,固定式拦网内的垃圾因滑动式挡网向上移动在水流及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滑/滚动落入V形槽内,由水流及其自重共同作用而自主滑入垃圾收集装置。上述过程往复循环,以无需外输能源的方式实现垃圾收集。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垃圾自清装置固定于岸坡上,可以定点收集垃圾,可有效改善海岸环境,生态效益好。解决了传统垃圾清理方式高成本、高能耗、低效率等缺陷,使其在低成本、低能耗、固定于海岸的条件下,能同时达到较高的垃圾清理效率。本实施例零耗能垃圾自清结构,开创了固定式的海岸垃圾清理装置,自适应于海岸水流波浪环境,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不依靠外部能源,垃圾收集效率可观,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有利。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护岸垃圾自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浮箱在上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述局部位置I的放大图;图5为图1所述滑动式挡网与轨道I之间连接的细节图;图6为图1的沿弧形支撑方向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定滑轮I; 2:传动带; 3:滑动式挡网; 4:固定式拦网;5:定滑轮II;6:垃圾收集装置; 7:浮箱;8:V 形槽;9: 轨道I;10: 轨道II;11:弧形支撑;12:滑动式挡网滚轮;13:垃圾自清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包括:垃圾自清装置本体13,滑动式挡网3、固定式拦网4、浮箱7、定滑轮I1、传动带2、垃圾收集装置6;本实施例所述垃圾自清装置本体13为混凝土结构,两端等宽于滑动式挡网。护岸垃圾自清装置位置低于施工水位时,可提前预制垃圾自清装置本体13,将其它部件装好后运输到护岸安装。护岸垃圾自清装置位置高于施工水位时,可在护岸上一定位置直接预制垃圾自清装置本体13,然后将其它部件装好。
[0019]本实施例所述垃圾自清装置本体13两侧设有轨道I9,轨道I9为凸字型,轨道I9具有限制滑动式挡网3的移动范围,防止滑动式挡网3被海浪掀起来等作用,所述滑动式挡网3两端安装滑动式挡网滚轮12,滑动式挡网滚轮12位于轨道I9内部,通过滑动式挡网3上下移动可带动滑动式挡网滚轮12转动,减少滑动式挡网3两端与轨道I9之间的摩擦。
[0020]本实施例在滑动式挡网3移动范围的上沿、垃圾自清装置本体13上安装定滑轮I1,在滑动式挡网3近海的移动区域、垃圾自清装置本体13内设有V形槽8,V形槽8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安装在V形槽8底部开口处,用于收集垃圾,本实施例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为网兜,网兜所在槽道的靠海方向底部斜率>0,可防止泥沙堆积。所述V形槽8下部设有轨道II10,本实施例所述轨道II10为十字型,轨道II内安装浮箱7,所述浮箱7通过传动带2经定滑轮I1与滑动式挡网3上部连接,当浮箱7沿轨道II10向上移动时,滑动式挡网3在自重的作用下沿轨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自清装置本体,滑动式挡网、固定式拦网、浮箱、定滑轮I、传动带、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自清装置本体固定于护岸斜坡上,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两侧设有轨道I,滑动式挡网两端安装于轨道I内,在滑动式挡网移动范围的上沿、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上安装定滑轮I,在滑动式挡网近海的移动区域、垃圾自清装置本体内设有V形槽,V形槽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安装在V形槽底部开口处,所述V形槽下部设有轨道II,轨道II内安装浮箱,所述浮箱通过传动带经定滑轮I与滑动式挡网上部连接,当浮箱沿轨道II向上移动时,滑动式挡网在自重的作用下沿轨道I向下移动,当浮箱沿轨道II向下移动时,滑动式挡网在传动带的作用下沿轨道I向上移动,固定式拦网固定安装于轨道I与轨道II之间,并立于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自清装置本体为凸字形,凸头位于下部,凸头内设有轨道I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式拦网两端与垃圾自清装置本体连接位置通过弧形支撑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垃圾自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式挡网两端安装滑动式挡网滚轮,滑动式挡网滚轮位于轨道I内部,通过滑动式挡网上下移动可带动滑动式挡网滚轮转动。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新颖李征启梁丙臣唐梦雨宁萌任铭扬路顺航崔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