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4899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的原料包括:聚天门冬氨酸酯、改性树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紫外光吸收剂、颜料、填料、分子筛和溶剂,B组分为固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固含量可以达到80%以上,具有高固体分的特点,在金属基材上一道施工所得薄膜厚度即可达100~150μm;同时该涂料的适用期可以达到45min以上,显著提高了DTM涂料的施工性能。显著提高了DTM涂料的施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基材的涂料防腐领域中通常采用底漆+中间漆+面漆的配套喷涂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如各层涂料的固含量低,成膜厚度薄;成膜时间长,各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施工间隔,并且层间的附着力不一,导致成膜质量差,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可以直接施用在金属表面的DTM(Direct to metal)涂料应运而生,它可以代替底漆+中间漆+面漆的多层体系,减少施工步骤,缩短干燥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喷涂效率并节省成本。
[0003]适应期指的是分开包装的涂料组分在混合后能够使用的最长时间。DTM涂料体系中,当DTM涂料的粘度比初配好时的粘度增长50%时,DTM涂料的性能就出现了明显不达标现象,因此通常将粘度比初配好时的粘度增长50%的时长定为DTM涂料的适用期,现有技术中DTM涂料的适用期仅为20min左右,过短的适用期导致DTM涂料仅能采用双进料高压无气喷涂机施工,并且还需要严格控制喷涂时间,这严重降低了DTM涂料的可施工性能,因此,研发一种具有较长适用期的DTM涂料对于提高DTM涂料的可施工性能,降低DTM的应用难度,具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DTM涂料适用期短所带来的喷涂方式和喷涂时间的局限性,导致DTM涂料难以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的适用期达45min以上,同时固体含量达到80%以上,成膜厚度在100~150μm之间,板面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5]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该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聚天门冬氨酸酯30%~35%、改性树脂18%~23%、分散剂1%~1.5%、消泡剂0.2%~0.6%、流平剂0.3%~0.5%、紫外光吸收剂1%~1.5%、颜料10%~20%、填料20%~32%、分子筛3%~5%、溶剂8%~15%,B组分为固化剂,B组分的质量为A组分质量总和的25%~30%;A组分中改性树脂为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创造性地将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引入DTM聚氨酯涂料中,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对于延长涂料的适用期,提升涂料的光泽度和表面效果起着重大促进作用,以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和聚天门冬氨酸酯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合特定含量的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紫外光吸收剂和固化剂,加以特定含量的颜料,填料、分子筛和溶剂所制得的DTM聚氨酯涂料固含量可以达到80%以上,具有高固体分的特点,在金属基材上一道施工所得薄膜厚度即可达100~150μm,并且漆膜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表面效果;同时该涂料的适用期可以达到45min以上,显著提高了DTM涂料的施工性能。
[0008]优选地,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为蓖麻油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蓖麻油、二甘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后,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升温至215~225℃,保温反应0.8~1.2h;
[0010]步骤2:反应完成后降至180℃以下后加入己二酸及石油二甲苯,升温回流1.5~2h后,搅拌升温至245~250℃,保温反应直至反应体系中的酸值≤1(mgKOH/g),格式管粘度8~11s(25℃)后降温至60℃以下,加入醋酸丁酯混合均匀,即得所述蓖麻油改性聚酯多元醇树脂。
[0011]优选地,蓖麻油、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己二酸、石油二甲苯和醋酸丁酯的用量之比为:60~62:6~7:2.5~3:9~10:14~16:4~6。
[0012]优选地,固化剂为HDI三聚体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两者优选的质量比为:4~6:1。
[0013]HDI三聚体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所制得的固化剂,能显著降低本涂料体系的粘度,使DTM涂料能够使用高压无气喷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DTM普遍存在的因粘度较大而无法采用高压无气喷涂的问题,拓宽了DTM涂料的喷涂方式,也有助于进一步延长DTM涂料的适用期。
[0014]优选地,溶剂为乙二醇丁醚乙酸酯与醋酸叔丁酯的混合物,优选的质量比为1~2:1。
[0015]乙二醇丁醚乙酸酯和醋酸叔丁酯的混合物可以使本方案中的成膜物质和各种助剂、填料溶解并混合均匀,保证漆膜的性质稳定,对漆膜的装饰性和防护性能也有一定贡献,此外,酯类和醋酸叔丁酯中均不含对环境有害物质,能显著降低涂料中的VOC含量。
[0016]优选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稳定剂的混合物,优选的质量比为1~2:1。
[0017]优选地,分散剂为带颜料亲和基团的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
[0018]优选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
[0019]优选地,消泡剂为氟硅改性的聚硅氧烷或有机硅类消泡剂。
[0020]优选地,填料为硫酸钡、滑石粉、云母粉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颜料为金红石型钛白粉和科美斯KC红中的至少一种,分子筛为4A分子筛。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S1:按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将聚天门冬氨酸酯和改性树脂混合,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分散剂和消泡剂后,500~600r/min搅拌均匀;
[0023]S2:调整转速至600~800r/min,加入颜料和填料后800~1000r/min分散10~15min,然后研磨至细度≤20μm;
[0024]S3:加入流平剂、紫外线吸收剂、溶剂和分子筛后,600~800r/min搅拌15min,即得A组分;
[0025]S4:按配方量称取固化剂,500~600r/min搅拌均匀后得到B组分,A组分和B组分分装即得所述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面,绿色环保,分步骤制得的组分A和组分B进行分装,
[0027]易储存,在施工过程中只需简单混合即可制得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并且所制得的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适用期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9]为便于比较,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原料均采用表1中所示的厂家型号。
[0030]表1
[0031][0032][0033]表格中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为蓖麻油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其制备方法为:
[0034]步骤1:蓖麻油、二甘醇和三羟甲基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聚天门冬氨酸酯30%~35%、改性树脂18%~23%、分散剂1%~1.5%、消泡剂0.2%~0.6%、流平剂0.3%~0.5%、紫外光吸收剂1%~1.5%、颜料10%~20%、填料20%~32%、分子筛3%~5%、溶剂8%~15%,所述B组分为固化剂,其质量为A组分质量总和的25%~30%;其中,所述改性树脂为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聚酯改性多元醇树脂为蓖麻油改性聚酯多元醇树脂,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蓖麻油、二甘醇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均匀后,在保护气氛下升温至215~225℃,保温反应0.8~1.2h;步骤2:反应完成后降至180℃以下后加入己二酸和石油二甲苯,升温回流1.5~2h后,搅拌升温至245~250℃,保温反应直至反应体系中的酸值≤1(mgKOH/g),格式管粘度8~11s(25℃)后降温至60℃以下,加入醋酸丁酯混合均匀,即得所述蓖麻油改性聚酯多元醇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HDI三聚体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固体分DTM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二醇丁醚乙酸酯与醋酸叔丁酯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固体分D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王岩凌芹范增军郑延朋刘宏生郭思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油漆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