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86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3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包括井管,所述井管的外壁上沿井管的周向位置设置有多组加固机构,每组加固机构均包括加固杆和多个加固板,所述加固杆沿井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加固板沿加固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固杆上,所述加固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加固板朝向靠近或远离井孔侧壁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加固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井管上;本申请具有提高井管位于井孔内稳定性的优点。优点。优点。

A reliable dewatering well structure in complex soil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降水井是指疏放矿山坑道或采场中积水的小井。通常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有可以利用的地下坑道排水系统,使采场或坑道中的水,沿着水沟导入每隔一定距离的降水井,经与降水井连通的地下坑道流入水仓,再由水泵经专门排水井排到地面或由排水坑道直接流出地面。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1378980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降水井结构,其包括开设于地面的井孔以及插入井孔内的井管,井管顶部外周侧套设有安装套,安装套的外周侧旋转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顶部设置有用于储存滤料的存储斗,存储斗底部设置有输出管,连接套上开设有供输出管向下穿过连接套的连接孔,连接套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底部设置有用于抚平输出管内排出滤料的抚平板,安装套设置有环绕井管运动时用于控制连接柱向上滑动的控制组件,连接套设置有连接柱向上滑动后用于固定连接柱的固定组件,连接套外周侧设置有驱动连接套旋转使得抚平板跟随抚平从输出管排出滤料的拨动柱。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当对地面开挖井孔时,需要开挖比井管大的井孔,导致位于井孔内的井管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井管位于井孔内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包括井管,所述井管的外壁上沿井管的周向位置设置有多组加固机构,每组加固机构均包括加固杆和多个加固板,所述加固杆沿井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加固板沿加固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固杆上,所述加固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加固板朝向靠近或远离井孔侧壁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加固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井管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加固板移动,使得加固板抵接至井孔的内侧壁上,多个加固板可对井管起到支撑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井管位于井孔内的稳定性;采用多个加固板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并且不会影响井管的渗水,将加固杆可拆卸连接在井管上,从而便于对加固杆重复利用,使得不同的井管均可采用加固杆和加固板实现加固。
[0008]可选的,所述加固杆上沿加固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一端呈封闭设置,另一端贯穿所述加固杆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驱动槽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驱动槽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且位于每个加固板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用于驱动加固板朝向靠近或远离井孔侧壁移动的驱动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杆上的驱动组件带动加固板朝向靠近或远离井
孔内侧壁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加固板的驱动,采用驱动槽、转动杆和驱动组件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加固板的驱动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的多个双向丝杠,多个所述双向丝杠与多个所述加固板呈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双向丝杠的两端螺纹部上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在驱动槽内,两侧所述移动块与加固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移动块上,另一端铰接设置在加固板上,所述转动杆靠近驱动槽贯穿加固杆的端部延伸至驱动槽外设置,所述转动杆位于驱动槽外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因移动块滑动设置在驱动槽内,使得移动块不会跟随双向丝杠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两侧移动块位于双向丝杠的两端螺纹部上移动,两侧移动块可带动连接杆位于铰接点转动,使得连接杆由倾斜状态朝向水平状态转动,此时连接杆可带动加固板抵接至井孔的内侧壁上,连接杆和加固板可对井管起到支撑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井管的稳定性,采用双向丝杠驱动的设置可带动加固板固定至任意移动后的位置,提高了对加固板的驱动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双向丝杠可拆卸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加固杆的驱动槽内且位于驱动槽的封闭端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用于供转动杆的端部插入,所述驱动槽内且位于远离驱动槽封闭端的位置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所述转动杆远离驱动槽封闭端的端部穿设且转动连接在封闭板上,所述转动杆通过封闭板和导向筒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槽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筒和封闭板的设置可带动转动杆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槽内,将转动杆位于驱动槽内取出后,通过将双向丝杠位于转动杆上取下,使得双向丝杠带动多个加固板取下后,便于对加固板的数量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不同数量的加固板起到不同的支撑效果,当井管的直径不同时,提高了对不同直径井管的支撑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加固杆上穿设有安装螺栓,所述封闭板上开设有用于供安装螺栓的杆部拧入的螺栓孔,所述封闭板通过安装螺栓可拆卸连接在加固杆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螺栓的设置便于将封闭板固定至位于驱动槽内的状态,从而使得封闭板带动转动杆固定在驱动槽内,防止转动杆位于驱动槽内倾斜;采用安装螺栓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封闭板的固定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加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加固杆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沿垂直于加固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沿平行于加固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与加固杆之间留有用于供井管的边缘移入的固定空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安装板固定至井管上的固定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井管的边缘移入至第二安装板与加固杆之间,通过固定件将第二安装板固定在井管上,使得加固杆被固定至井管的外壁上,便于对加固杆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将加固杆置于其他井管上使用。
[0018]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设且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板上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杆部用于与井管的内壁抵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可带动井管的外壁抵接在加固杆的外壁上,采用固定螺栓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加固杆的固定效果,并且采用固定螺栓的设
置便于对不同厚度的井管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对井管的固定效果。
[0020]可选的,所述导向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封闭板上且位于转动杆穿设的位置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设置在封闭板内,所述转动杆固定设置在轴承的内圈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和轴承的设置提高了转动杆的转动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加固板移动,使得加固板抵接至井孔的内侧壁上,多个加固板可对井管起到支撑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井管位于井孔内的稳定性;采用多个加固板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并且不会影响井管的渗水,将加固杆可拆卸连接在井管上,从而便于对加固杆重复利用,使得不同的井管均可采用加固杆和加固板实现加固;导向筒和封闭板的设置可带动转动杆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槽内,将转动杆位于驱动槽内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管(1),所述井管(1)的外壁上沿井管(1)的周向位置设置有多组加固机构,每组加固机构均包括加固杆(11)和多个加固板(111),所述加固杆(11)沿井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加固板(111)沿加固杆(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固杆(11)上,所述加固杆(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加固板(111)朝向靠近或远离井孔侧壁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加固杆(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井管(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11)上沿加固杆(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13),所述驱动槽(13)的一端呈封闭设置,另一端贯穿所述加固杆(11)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驱动槽(13)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驱动槽(13)内的转动杆(131),所述转动杆(131)上且位于每个加固板(111)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用于驱动加固板(111)朝向靠近或远离井孔侧壁移动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在转动杆(131)上的多个双向丝杠(132),多个所述双向丝杠(132)与多个所述加固板(111)呈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双向丝杠(132)的两端螺纹部上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33),所述移动块(133)滑动设置在驱动槽(13)内,两侧所述移动块(133)与加固板(11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34),所述连接杆(134)的一端铰接设置在移动块(133)上,另一端铰接设置在加固板(111)上,所述转动杆(131)靠近驱动槽(13)贯穿加固杆(11)的端部延伸至驱动槽(13)外设置,所述转动杆(131)位于驱动槽(13)外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1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杂土层中可靠的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132)可拆卸连接在转动杆(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钢赵峰王昆胜李九龙张智深沈津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