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683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包括转运床、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倾斜机构,转运床的四个支撑脚均连接有移动轮;升降机构与转运床连接,水平移动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倾斜机构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倾斜机构包括底板、倾斜板和顶升组件,底板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倾斜板的一侧与底板铰接连接;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杆和顶升液压缸,顶升杆与顶升液压缸固定连接,顶升液压缸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顶升杆远离顶升液压缸的一端穿过底板,顶升杆远离顶升液压缸的一端与倾斜板抵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适合转运较重的病人,省去了人工将病人搬运到工作台的过程,降低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的工作量。的工作量。

A multifunctional transfer vehicle suitable for medical examination of emergency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转运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医院医疗人群的快速增长,医院急诊中危重患者、高龄患者以及腰椎颈椎这些移动存在障碍的检查患者也不断增加。急诊科入抢救室的患者普遍起病急,病情危重,经过初步的判断及稳定生命体征后,若床旁检查无法满足诊断,需要进行院内转运进行DR、MR、CT、DSA、PATCT等各种医学诊断检查。院内转运时间虽短,但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急诊病人多数事发突然陪同人员有限,尤其是疑似骨折的患者重中之重是要防止转运搬动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损伤。为确保转运安全必须解决如何平安的将这些急诊患者从急诊推车上平稳的移动到影像中心的诊断床上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在对病人进行转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转运床,将病人从转运床转运到设备工作床的过程中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搬运,当病人体重较重时导致医护工作者工作量较大,转运效率低下,同时在搬运的过程中由于病人的体位发生变化,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创伤,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将病人从转运车转运至设备工作床的转运效率,减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减少进行检查过程中硬性搬动导致的二次创伤,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包括转运床、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倾斜机构,所述转运床的四个支撑脚均连接有移动轮;
[0007]所述升降机构与转运床连接,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倾斜机构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
[0008]所述倾斜机构包括底板、倾斜板和顶升组件,所述底板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倾斜板的一侧与底板铰接连接,所述底板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
[0009]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杆和顶升液压缸,所述顶升杆与顶升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液压缸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杆远离顶升液压缸的一端穿过底板,所述顶升杆远离顶升液压缸的一端与倾斜板抵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体重较重的患者进行转运时,水平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对病人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顶升液压缸驱动顶升杆升降,顶升杆对倾斜板进行抵触,并带动倾斜板倾斜,从而方便对倾斜板的角度进行调节,直接将病人转运至操作台上,适合转运体重较重和因重症无法自主移动的病人,省去了人工将病人搬运到工作台的过程,降低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了病人的体位变化,从而减少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
的二次创伤。
[0011]可选的,所述顶升杆远离顶升液压缸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轮提高了倾斜板倾斜过程中的流畅性。
[0013]可选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板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与滑块连接,所述底板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连接有滑板,所述顶升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滑板上,所述顶升杆穿过底板,所述倾斜板与底板铰接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过丝杠和滑块带动底板和滑板上的顶升液压缸水平移动,从而改变病人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方便将病人移动到不同的设备检查床上。
[0015]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液压缸,支撑板与升降液压缸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与转运床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带动支撑板升降。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液压缸带动支撑板升降,从而方便调节支撑板和底板的高度,从而方便将病人从病床搬运到不同高度的操作台上。
[0017]可选的,所述升降液压缸有两个,两所述升降液压缸分别设置于转运床的两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液压缸带动支撑板升降,从而提高装置的平稳性。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电磁铁,两所述电磁铁均连接有护栏,所述电磁铁用于驱动护栏升降,当所述护栏上升后,所述护栏对病人进行阻挡,当所述护栏下降后,所述护栏低于底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铁控制护栏升降,从而方便将病人转移到转运床上,避免了护栏对病人的干扰。
[0021]可选的,所述底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倾斜板设置于放置槽中。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板与底板之间较为平缓,防止倾斜板咯到病人,从而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底板、倾斜板、顶升杆和顶升液压缸,当需要对体重较重的患者进行转运时,水平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对病人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顶升液压缸驱动顶升杆升降,顶升杆对倾斜板进行抵触,并带动倾斜板倾斜,从而方便对倾斜板的角度进行调节,直接将病人转运至操作台上,适合转运体重较重和重症无法自主移动的病人,省去了人工将病人搬运到工作台的过程,降低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了病人的体位变化,从而减少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二次创伤,同时本转运车倾斜设计可以将检查完毕后将重体重病人和重症病人回收到转运车上,倾斜板能够最大范围的抵近病人身下,从而将病人回收至转运车上,大大提高了转运效率,该转运车为我们根据医院的病人的实际状况花了三个月时间,经过了十几次修改组装才千辛万苦完成的设计,具有转运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驱动电机、丝杠、滑块和滑板,驱动电机通过丝杠和滑块带动底板和滑板上的顶升液压缸水平移动,从而改变病人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方便将病人移动到不同的设备检查床上。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电磁铁和护栏,电磁铁控制护栏升降,转运过程中电磁铁启动,
护栏竖起,确保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向各种检查床移动过程中,电磁铁释放,护栏低于床面,从而方便将病人从转运车转移到设备检查床上,同时不影响转运车床板的水平移动;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放置槽,倾斜板与底板之间较为平缓,防止倾斜板咯到病人,从而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中顶升组件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中升降液压缸的示意图。
[0031]图中:1、转运床;2、升降机构;21、升降液压缸;3、水平移动机构;31、支撑板;32、驱动电机;33、丝杠;34、固定块;35、滑块;36、滑板;4、倾斜机构;41、底板;42、倾斜板;43、顶升组件;431、顶升杆;432、顶升液压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床(1)、升降机构(2)、水平移动机构(3)、倾斜机构(4),所述转运床(1)的四个支撑脚均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升降机构(2)与转运床(1)连接,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与升降机构(2)连接,所述倾斜机构(4)与水平移动机构(3)连接;所述倾斜机构(4)包括底板(41)、倾斜板(42)和顶升组件(43),所述底板(41)与水平移动机构(3)连接,所述倾斜板(42)的一侧与底板(41)铰接连接,所述底板(41)与水平移动机构(3)连接;所述顶升组件(43)包括顶升杆(431)和顶升液压缸(432),所述顶升杆(431)与顶升液压缸(432)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液压缸(432)与水平移动机构(3)连接,所述顶升杆(431)远离顶升液压缸(432)的一端穿过底板(41),所述顶升杆(431)远离顶升液压缸(432)的一端与倾斜板(42)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杆(431)远离顶升液压缸(432)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轮(4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急诊患者医疗检查的多功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包括支撑板(31)和驱动电机(32),所述支撑板(31)与升降机构(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与支撑板(3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丝杠(33),所述丝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隋海晶杨娟朱兆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