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志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66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包括安装箱体和与安装箱体配合的安装盖,安装箱体内设有卤煮锅、第一加热装置、储液锅和第二加热装置,卤煮锅设于第一加热装置上,卤煮锅上端部穿过安装盖且位于安装盖上方,储液锅设于第二加热装置上,储液锅上端部穿过安装盖且位于安装盖上方,卤煮锅和储液锅之间设置有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进液系统用于把卤煮锅内的卤煮液运输至储液锅内,出液系统用于把储液锅内储存的卤煮液运输至储液锅内再次利用;此设备能够形成循环卤煮系统,使得卤液的储存和利用更加方便,卤煮效果更好。卤煮效果更好。卤煮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卤肉制品是以鲜(冻)畜禽肉和可食副产品放在加有食盐、酱油、香辛料的水中,经预煮、浸泡、烧煮、卤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酱卤系列肉制品。卤肉制品是深受我国消费者喜爱的一类传统肉制品,发展前景广阔,卤肉生产业不断的朝着工厂化、系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0003]卤煮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目前卤煮完成之后,需要手动把卤煮液捞取至储存罐,供下次使用,但是捞取过程比较麻烦,且费时费力,而且再次使用储存的卤煮液后,还需要手动把储存罐内的卤煮液倒入卤煮锅内,费时费力,中间可能造成卤煮液的溅出,造成卤煮液的浪费,而且寻找储存罐也费时费力,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能够形成循环卤煮系统,使得卤液的储存和利用更加方便,卤煮效果更好。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包括安装箱体和与上述安装箱体配合的安装盖,上述安装箱体内设有卤煮锅、第一加热装置、储液锅和第二加热装置;
[0007]上述卤煮锅设于上述第一加热装置上,上述卤煮锅上端部穿过上述安装盖且位于上述安装盖上方,上述储液锅设于上述第二加热装置上,上述储液锅上端部穿过上述安装盖且位于上述安装盖上方;
[0008]上述卤煮锅和上述储液锅之间设置有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上述进液系统用于把上述卤煮锅内的卤煮液运输至上述储液锅内,上述出液系统用于把上述储液锅内储存的卤煮液运输至上述储液锅内再次利用。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卤煮锅包括卤煮锅锅体和与上述卤煮锅锅体配合的卤煮锅锅盖,上述卤煮锅锅体上部侧壁外连接有补水管,上述补水管上连接有第三控制阀,上述卤煮锅锅盖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上述卤煮锅锅盖设置有透气孔。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卤煮锅还包括搅拌装置,上述搅拌装置设于上述卤煮锅锅盖,用于对上述卤煮锅锅体内卤煮液进行搅拌。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装置、联轴器、搅拌轴和搅拌扇叶,上述转动装置设于上述卤煮锅锅体上端面中心处,上述转动装置输出轴向下穿过上述卤煮锅锅体通过上述联轴器与上述搅拌轴传动连接,上述搅拌扇叶设于上述搅拌轴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卤煮锅锅体蒸煮腔下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上述进液系统的进液端设于上述卤煮锅锅底,上述搅拌装置设于上述第一过滤网上方。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液系统包括第一进液管道、第一液泵和第二进液管道,上述第一进液管道一端设于上述卤煮锅底部并与上述卤煮锅内蒸煮腔连通,且上述第一进液管道另一端与上述第一液泵的进液口连通;上述第二进液管道一端与上述第一液泵的出液口连通,上述第二进液管道的另一端与上述储液锅连通;上述第一进液管道上连通有第一控制阀。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液管道上还连通有过滤箱,上述过滤箱内设有用于对卤煮液进行二次过滤的第二过滤网。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出液系统包括第一出液管道、第二液泵和第二出液管道,上述第一出液管道一端设于上述储液锅底部并与上述储液锅内储液腔连通,且上述第一出液管道另一端与上述第二液泵的进液口连通;上述第二出液管道一端与上述第二液泵的出液口连通,上述第二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上述卤煮锅连通;上述第一出液管道上连通有第二控制阀。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箱体内还设有控制装置,上述安装盖上设置有操作面板,上述操作面板与上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上述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均与上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箱体内还设置有紫外灯。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9]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包括安装箱体和与上述安装箱体配合的安装盖,上述安装箱体内设有卤煮锅、第一加热装置、储液锅和第二加热装置;上述卤煮锅设于上述第一加热装置上,上述卤煮锅上端部穿过上述安装盖且位于上述安装盖上方,上述储液锅设于上述第二加热装置上,上述储液锅上端部穿过上述安装盖且位于上述安装盖上方;上述卤煮锅和上述储液锅之间设置有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上述进液系统用于把上述卤煮锅内的卤煮液运输至上述储液锅内,上述出液系统用于把上述储液锅内储存的卤煮液运输至上述储液锅内再次利用。
[0020]安装箱体用于安装卤煮锅、第一加热装置、储液锅和第二加热装置,从而使得卤煮锅、第一加热装置、储液锅和第二加热装置位于同一个载体内,便于卤煮锅和储液锅的操作;而且卤煮锅和储液锅之间设置有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进液系统用于把卤煮锅内的卤煮液运输至储液锅内,当卤煮锅内的卤品蒸煮完毕后,把卤品捞出来之后,通过进液系统把卤煮锅内的卤液运输至储液锅内储存起来,储存方便;出液系统用于把储液锅内储存的卤煮液运输至卤煮锅内再次利用,当卤煮锅需要再次蒸煮同类型的卤品时,只需要通过出液系统,把储液锅内的卤液运输至卤煮锅内再次利用卤液,不需要重新调制卤液,卤煮速度更快,更方便;卤煮锅、储液锅、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循环卤煮系统,使得卤液能够循环利用,且卤液的储存和再次利用也比较方便,方便卤煮操作人员和提高卤品的卤煮效果;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卤煮锅,进行卤煮,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对储液锅内的卤液进行加热,使其方便运输和对其内的卤液进行高温杀菌。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整体俯视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视图。
[0025]图标:1

安装箱体,2

安装盖,3

卤煮锅,31

卤煮锅锅体,32

卤煮锅锅盖,33

补水管,34

第三控制阀,35

透明观察窗,36

透气孔,37

转动装置,38

搅拌轴,39

搅拌扇叶,40

第一过滤网,4

第一加热装置,5

储液锅,51

储液锅锅体,52

储液锅锅盖,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体和与所述安装箱体配合的安装盖,所述安装箱体内设有卤煮锅、第一加热装置、储液锅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卤煮锅设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上,所述卤煮锅上端部穿过所述安装盖且位于所述安装盖上方,所述储液锅设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上,所述储液锅上端部穿过所述安装盖且位于所述安装盖上方;所述卤煮锅和所述储液锅之间设置有进液系统和出液系统,所述进液系统用于把所述卤煮锅内的卤煮液运输至所述储液锅内,所述出液系统用于把所述储液锅内储存的卤煮液运输至所述储液锅内再次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煮锅包括卤煮锅锅体和与所述卤煮锅锅体配合的卤煮锅锅盖,所述卤煮锅锅体上部侧壁外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连接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卤煮锅锅盖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卤煮锅锅盖设置有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煮锅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所述卤煮锅锅盖,用于对所述卤煮锅锅体内卤煮液进行搅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装置、联轴器、搅拌轴和搅拌扇叶,所述转动装置设于所述卤煮锅锅体上端面中心处,所述转动装置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卤煮锅锅体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扇叶设于所述搅拌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卤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煮锅锅体蒸煮腔下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诚李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许志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