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化炉底炉及其底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65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化炉底炉及其底炉模块,一种底炉模块,包括模块本体、设置在模块本体顶面上的加热槽、设置在加热槽内的加热件和固定在模块本体其中一个侧面上的炉门板,模块本体的底面上设有导向板,加热槽两端贯穿模块本体,加热槽的上方盖有隔离板,炉门板的外侧设有用于推拉模块本体的把手。一种软化炉底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上的若干个所述的底炉模块。本软化炉底炉及其底炉模块中,模块本体可通过把手实现推拉拆装,同时配合位于底部的导向板降低往复滑动的阻力,基于此,长期使用后无需拆卸底炉,拉出模块本体即可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等工作,降低维护难度,也减少维护的时间,即缩短底炉的停机时间,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化炉底炉及其底炉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底炉
,具体涉及一种软化炉底炉及其底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加工过程将使用到加热设备对其进行加热软化,加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软化炉和底炉。
[0003]现有的底炉中至少设有上加热机构和下加热机构,上加热机构和下加热机构在结构上一致,均包括板体部和设置在板体部上的若干个加热元件。实际生产过程中,现有的底炉存在以下问题:板体的长度适配于产线的长度,且底炉是由下至上逐层安装的,那么,下加热机构上某一个加热元件出现问题时,需要由上至下逐层拆卸,再依次检测问题区域内所有的加热元件,以确定问题元件的位置,维护的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化炉底炉及其底炉模块,解决了现有的底炉难以维护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炉模块,包括模块本体、设置在模块本体顶面上的加热槽、设置在加热槽内的加热件和固定在模块本体其中一个侧面上的炉门板,模块本体的底面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本体(1)、设置在模块本体(1)顶面上的加热槽(2)、设置在加热槽(2)内的加热件(3)和固定在模块本体(1)其中一个侧面上的炉门板(4),模块本体(1)的底面上设有导向板(5),加热槽(2)两端贯穿模块本体(1),加热槽(2)的上方盖有隔离板(6),炉门板(4)的外侧设有用于推拉模块本体(1)的把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炉模块,其特征在于,加热件(3)包括轴体(31)和电阻丝(32),轴体(31)设有若干个,且单个轴体(31)平行于加热槽(2)宽度方向,相邻轴体(31)位于同一高度上并沿加热槽(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电阻丝(32)绕设在轴体(31)上,电阻丝(32)的端部穿过模块本体(1)连接有供电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炉模块,其特征在于,电阻丝(32)沿第一方向绕设在其中一个轴体(31)上,电阻丝(32)延伸至相邻轴体(31)上并沿第二方向绕设,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为反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块本体(1)包括固定在导向板(5)上方的保温板(11)、固定在保温板(11)顶面上的支撑板(12)和位于保温板(11)侧面的炉门保温块(13),支撑板(12)设有两个并相对设置,炉门保温块(13)一侧固定连接保温板(11),炉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青陈浩彭科文江勇王帝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达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