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MCU仿真调试单线通讯的握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4609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立MCU仿真调试单线通讯的握手方法,其可实现单片机与仿真器一线通讯握手,同时可防止通讯误握手问题出现,该方法基于仿真器仿真调试实现,仿真调试采用Manchester编码的一线通讯,握手方法包括:使MCU复位;使MCU进入RECOVER模式,同时设置第一通讯频率;仿真器发出与MCU建立一线通讯的指令;MCU接收到ASC II码后向仿真器发送第一返回码;仿真器判断第一返回码是否为第三编码;仿真器发送第四编码,设置第二通讯频率,MCU向仿真器发送第二返回码;仿真器判断第二返回码与第四编码是否相等;仿真器对时钟信号进行计算,并发送相同时钟信号给MCU;MCU向仿真器发送ECHO;仿真器判断ECHO是否与预先设定信号相同,若相同,则握手完成。则握手完成。则握手完成。

A handshake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MCU simulation debugging single line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立MCU仿真调试单线通讯的握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片机仿真调试
,具体为一种建立MCU仿真调试单线通讯的握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CU又称微型计算机或单片机,是一种将内存器、计数器、A/D转换器、遵循UART协议的串行接口、DMA存储器等多种不同功能器件以及LCD驱动电路等整合在单一芯片中的微控制单元。在MCU芯片设计或制造过程中,为确保MCU芯片能够正常工作,满足应用场合的控制需求,需对MCU芯片进行仿真调试。
[0003]目前,采用仿真器对MCU进行仿真调试时,主要通过JTAG接口或SWD接口将仿真器与MCU芯片连接,并需要多个引脚才能实现通讯功能,JTAG接口遵循JTAG协议,JTAG协议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及对系统进行仿真、调试,其需要至少三根通讯连接线,才能实现通讯。SWD接口是一种串行调试接口,与JTAG接口相比,SWD接口需要至少两根通讯线:SWCLK(串行时钟线)、SWDIO(串行数据线)即可实现通讯,减少了单片机的GPIO口占用,但仍无法满足高集成度、微型化MCU芯片的通讯要求。
[0004]现有的仿真调试中提供了一种基于Manchester编码(曼彻斯特编码)的一线通讯(即单线通讯)方式,该方式通过单根线即可实现仿真器与MCU芯片的通讯,进一步减少了单片机的GPIO口占用,满足了MCU芯片高集成度、微型化的要求,但目前常用一线通讯的握手方法较为缺乏,且存在信号传输准确性差,仿真器与MCU之间建立通信时易出现误握手的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立MCU仿真调试单线通讯的握手方法,其可实现单片机与仿真器的一线通讯握手,同时可防止通讯误握手的问题出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立MCU仿真调试单线通讯的握手方法,该方法基于仿真器的仿真调试实现,仿真调试采用Manchester编码的一线通讯,一线通讯指MCU与仿真器通过单线连接实现通信,所述单线的一端连接所述MCU的调试端口,另一端连接所述仿真器的通信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义编码包括:第一编码、第二编码、第三编码,所述握手方法包括:S1、通过仿真器使所述MCU复位;
[0008]S2、建立通信时,所述仿真器发送第一编码给所述MCU,使所述MCU进入RECOVER模式,同时设置编码传输速率,所述编码传输速率包括:第一通讯频率,所述第一通讯频率为所述自定义编码发送的波特率,所述第一通讯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通讯频率;
[0009]S3、设定通讯模式:所述仿真器发送第二编码给所述MCU,使所述仿真器与所述MCU建立所述一线通讯;
[0010]S4、所述仿真器向所述MCU发送ASC II码,所述MCU接收到所述ASC II码后,向所述仿真器发送第一返回码;
[0011]S5、所述仿真器等待并接收所述第一返回码;
[0012]S6、所述仿真器判断所述第一返回码是否为第三编码,若是,则进入步骤S7,继续进行握手操作,若否,则握手失败,退出;
[0013]S7、所述仿真器向所述MCU发送所述一线通讯的第四编码,设定编码传输速率中的第二通讯频率,所述第二通讯频率为所述Manchester编码的传输速率,所述MCU接收到所述第四编码后,向所述仿真器发送所述第二返回码;
[0014]S8、所述仿真器等待并接收所述第二返回码;
[0015]S9、所述仿真器判断所述第二返回码与第四编码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进入步骤S10,继续进行握手,同时将编码传输速率由第一通讯频率切换为第二通讯频率,若不相等,则握手失败,退出;
[0016]S10、所述仿真器等待并接收所述MCU发送的通讯时钟信号;
[0017]S11、所述仿真器对所述时钟信号进行计算,并发送相同的时钟信号给所述MCU;
[0018]S12、所述MCU接收到所述仿真器返回的所述时钟信号后,将传输信号切换为Manchester编码,并向所述仿真器发送Manchester编码的ECHO;
[0019]S13、所述仿真器判断所述ECHO是否与预先设定信号相同,若相同,则握手完成,一线通讯建立,若不相同,握手失败,退出。
[0020]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21]步骤S2中,所述MCU接收到所述第一编码后进入所述RECOVER模式,所述第一编码为0xAA码;
[0022]步骤S2中,所述第一通讯频率为10kHz~500kHz;
[0023]步骤S3中,所述MCU接收到所述第二编码后,开始与所述仿真器建立一线通讯,所述第二编码为0x10码;
[0024]步骤S4中,所述ASC II码为“JSIC8009”;
[0025]步骤S5中,所述第三编码为0xFF;
[0026]步骤S7中,所述第四编码为0x50、0x55、0x5A或0x5F,所述第四编码0x50、0x55、0x5A、0x5F与所述第二通讯频率62.5kHz、125kHz、250kHz、500kHz一一对应;
[0027]步骤S9中,所述第四编码为0x50、0x55、0x5A、0x5F;
[0028]步骤S10中,所述时钟信号为64个。
[0029]采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将本申请方法应用于MCU的仿真测试过程中,在建立仿真器与MCU的通讯时,即仿真器与MCU之间进行通讯信号建立时,进行了传输信号准确性的判断,仿真器通过步骤S6、S9、S12对MCU传送的信号:第一返回码、第二返回码、ECHO进行了准确性判断,只有当第一返回码、第二返回码、ECHO均准确时,即第一返回码与相应的第三编码相等,第二返回码与相应的返回码相等时,ECHO与预先设定信号相同时,仿真器与MCU之间才能实现准确通讯握手。传输过程中至少三次信号准确性的判断,保证了传送信号的准确,有效避免了仿真器与MCU建立通信过程中信号传输不准确而导致通信误握手的问题出现。
[0030]另外,每片MCU的时钟有轻微差别,仿真器接收MCU发送的时钟信号,并与MCU时钟
信号相同的速率发送时钟信号给MCU,这有利于MCU能够正确接收仿真器发送的时钟信号,从而确保了一线通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仿真器单线通讯建立前期的传输信号仿真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仿真单线通讯建立后期的传输信号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提供了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MCU仿真调试单线通讯的握手方法,该方法基于仿真器的仿真调试实现,仿真调试采用自定义编码和Manchester编码建立一线通讯,一线通讯指MCU与仿真器通过单线连接实现通信,所述单线的一端连接所述MCU的调试端口,另一端连接所述仿真器的通信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义编码包括第一编码、第二编码、第三编码,所述握手方法包括:S1、通过仿真器使所述MCU复位;S2、建立通信时,所述仿真器发送第一编码给所述MCU,使所述MCU进入RECOVER模式,同时设置编码传输速率,所述编码传输速率包括:第一通讯频率,所述第一通讯频率为所述自定义编码发送的波特率;S3、设定通讯模式:所述仿真器发送第二编码给所述MCU,所述仿真器发出与所述MCU建立所述一线通讯的指令;S4、所述仿真器向所述MCU发送ASC II码,所述MCU接收到所述ASC II码后,向所述仿真器发送第一返回码;S5、所述仿真器等待并接收所述第一返回码;S6、所述仿真器判断所述第一返回码是否为第三编码,若是,则进入步骤S7,继续进行握手操作,若否,则握手失败,退出;S7、所述仿真器向所述MCU发送所述一线通讯的第四编码,设定编码传输速率中的第二通讯频率,所述第二通讯频率为所述Manchester编码的传输速率,所述MCU接收到所述第四编码后,向所述仿真器发送所述第二返回码;S8、所述仿真器等待并接收所述第二返回码;S9、所述仿真器判断所述第二返回码与第四编码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进入步骤S10,继续进行握手,同时使编码传输速率由第一通讯频率切换为第二通讯频率,若不相等,则握手失败,退出;S10、所述仿真器等待并接收所述MCU发送的通讯时钟信号;S11、所述仿真器对所述时钟信号进行计算,并发送相同的时钟信号给所述MCU;S12、所述MCU接收到所述仿真器返回的所述时钟信号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中葛辛吕超英赵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智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