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棒开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52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菌棒开袋器,属于菌棒开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顶板、对夹结构以及切袋机构;顶板的一侧适于与菌棒的一端接触;对夹结构位于顶板与菌棒接触的一侧,对夹结构适于对夹菌棒端部的塑料袋;切袋机构包括若干沿顶板周向设置的连接部,以及设在每一个连接部上的刀片;连接部具有适于绕顶板的轴线转动的自由度,刀片与顶板分别适于位于菌棒的两端;其中,在对夹结构对夹菌棒端部的塑料袋时,连接部适于绕顶板的轴线转动,以使刀片切除菌棒另一端的塑料袋;通过顶板、对夹结构以及切袋机构的配合,能够对码垛放置的菌棒进行原位开袋,无需将菌棒从码垛上取下和再次码放,便于降低劳动力,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A mushroom stick bag op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棒开袋器


[0001]本技术属于菌棒开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菌棒开袋器。

技术介绍

[0002]在食用菌养殖过程中,会在菌棒上套设一层透明塑料袋,然后在菌棒上打孔,将菌种放置到菌棒的孔中。等到菌丝长满菌棒后,可以将菌棒上的透明塑料袋取下。菌棒通常为码垛形式放置,如图1所示,每一层为三个菌棒4,相邻层的菌棒4的轴线相互垂直,且每一层的三个菌棒4之间均留有缝隙。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菌棒4的两端均不会被上层菌棒4压住。
[0003]现有技术在对菌棒进行开袋时,操作人员手持刀片将透明塑料袋划开一个口子,然后将透明塑料袋从菌棒上取下。但是上述开袋过程需要将每一层的菌棒取下,开袋完成后再对菌棒进行码放,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且开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菌棒开袋器,旨在现有技术中开袋过程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且开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菌棒开袋器,包括:
[0007]顶板,一侧适于与菌棒的一端接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棒开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一侧适于与菌棒的一端接触;对夹结构,位于所述顶板与菌棒接触的一侧,所述对夹结构适于对夹菌棒端部的塑料袋;以及切袋机构,包括若干沿所述顶板周向设置的连接部,以及设在每一个所述连接部上的刀片;所述连接部具有适于绕所述顶板的轴线转动的自由度,所述刀片与所述顶板分别适于位于菌棒的两端;其中,在所述对夹结构对夹菌棒端部的塑料袋时,所述连接部适于绕所述顶板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刀片切除菌棒另一端的塑料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开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开袋器还包括:第一铰接块,转动设在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对夹结构的一侧,每一个所述连接部均具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块的外周壁铰接的弯曲端,且铰接轴沿所述第一铰接块的切线方向设置;第二铰接块,与所述第一铰接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块上铰接有与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的连杆,所述连杆背离所述第二铰接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手持部,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以及动力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力件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铰接块连接的旋转驱动端;其中,所述第二铰接块具有适于向所述第一铰接块滑动的自由度,在所述第二铰接块向所述第一铰接块滑动时,所述连接部上的刀片适于旋入菌棒端部的塑料袋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棒开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第一铰接块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筒,所述第一铰接块与所述连接筒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铰接块和所述连接筒上设有轴向限位所述第一铰接块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铰接块设有与所述连接筒连通的通孔,所述菌棒开袋器还包括适于穿设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苍刘海军梁希才王帅侯瑞赢梁晓生孟凡飞梁宏丽王彦玲
申请(专利权)人: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