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449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包括可调节箍设在苗木树干上的喉箍,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动安装在所述喉箍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铰接件、支撑座和支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分体式安装结构,拆装调节方式多样、灵活便捷,一方面,喉箍可随着苗木成长引起的树干不断增粗而调整箍环直径的大小,防止嵌入树干、产生伤口勒痕,另一方面,支撑机构可随着苗木成长引起的树干不断增高而调整支架组件的长度以及支撑的倾斜角度,提高对苗木支撑的牢固稳定程度,同时在支架组件的内部下端开设可用于存储药剂、肥料的腔体,可实现向苗木的根系注输药剂和肥料的目的,提高实用性和高效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支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做苗木。苗木的种类有: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苗木还可以按照不同的生长气候分为乔、灌木,一般北方乔木苗较多,南方灌木苗较多。
[0003]绿化苗木最常使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如:城区绿化、住宅区绿化、公路绿化、荒山绿化、河堤绿化等。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同时也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游憩在景色优美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
[0004]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对于大规模的苗木在移植之后及时地搭设支撑架是一项非常常用的保护措施。苗木支撑架不仅可以起到避免刚移栽的苗木因为树冠较大、根系较浅等原因而被大风刮到,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树干晃动而在根基周围形成空洞、造成根部积水的问题,从而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在现有技术中,苗木支撑架多采用简单的一体式支撑结构,一方面,存在拆装困难、笨重不实用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苗木的生长,苗木的树干会逐渐增粗,捆扎支架若调节或拆除不及时,会嵌入树干,既会在树干上形成伤口,成为病菌虫害的侵入途径,还会阻碍养分水分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调节便捷、多效实用的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包括可调节箍设在苗木树干上的喉箍,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动安装在所述喉箍上的支撑机构;
[0007]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铰接件、支撑座和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铰接至所述铰接件,并连接至所述喉箍,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底端铰接至所述支撑座,并抵触至地面,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经由两组间隔安装的分隔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喉箍的外壁面间隔开设有滑轨,所述铰接件的背面固定有滑动卡接座,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经由所述滑动卡接座和滑轨的匹配从而滑动环设在所述喉箍的外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斜螺纹钉,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斜口螺纹孔,所述斜螺纹钉穿过所述斜口螺纹孔并钻入地下。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插铰接至所述铰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柱
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安装有锁紧调节钮,所述第一支撑柱可滑动插接至所述通槽内,并经由所述锁紧调节钮与所述定位孔固定匹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槽口与所述通槽不连通,且所述安装槽口的内壁面分布有螺纹条,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螺纹连接管,所述螺纹连接管螺纹插接至所述安装槽口内,且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的连接位置处套设有密封橡胶垫圈,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穿插铰接至所述支撑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柱上安装有两组用于调控所述分隔单元流通量大小的调控阀,开启所述调控阀使得所述螺纹连接管、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依次连通,关闭所述调控阀使得所述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依次不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内壁面均贴设有干燥层,所述第一内腔可从所述螺纹连接管向内部填充防虫害药粉,所述第二内腔的上端开设有填料口,所述第二内腔可从所述填料口向内部填充肥料粉沫,所述填料口上塞入有密封盖。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内腔的内壁面贴设有防腐层,所述第三内腔的侧端开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连通有可连接至外界水源的注水管,所述第三内腔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可埋设至苗木根部地下的预埋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正面纵向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空腔内部情况的透明观察管壁。
[0016]进一步地,所述喉箍的内壁面贴设有软垫。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分体式安装结构,拆装调节方式多样、灵活便捷,一方面,喉箍可随着苗木成长引起的树干不断增粗而调整箍环直径的大小,防止嵌入树干、产生伤口勒痕,另一方面,支撑机构可随着苗木成长引起的树干不断增高而调整支架组件的长度以及支撑的倾斜角度,提高对苗木支撑的牢固稳定程度,同时在支架组件的内部下端开设可用于存储药剂、肥料的腔体,可实现向苗木的根系注输药剂和肥料的目的,提高实用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喉箍正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喉箍俯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机构侧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机构正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架组件拆分结构剖视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座和斜螺纹钉装配剖视图。
[0026]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喉箍;101、滑轨;102、软垫;2、支撑机构;3、铰接件;4、滑动卡接座;5、支撑座;501、斜口螺纹孔;6、斜螺纹钉;7、注水管;8、预埋管;9、支架组件;10、第一支撑柱;1001、第一连接杆;1002、定位孔;11、第二支撑柱;1101、通槽;1102、安装槽口;1103、螺纹条;12、第三支撑柱;1201、螺纹连接管;1202、第二连接杆;1203、透明观察管壁;1204、分隔单元;1205、第一内腔;1206、第二内腔;1207、第三内腔;1208、干燥层;1209、
防腐层;12010、填料口;12011、注水孔;12012、出料口;13、密封橡胶垫圈;14、锁紧调节钮;15、调控阀;16、密封盖;17、防虫害药粉;18、肥料粉沫。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包括可调节箍设在苗木树干上的喉箍(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动安装在所述喉箍(1)上的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铰接件(3)、支撑座(5)和支架组件(9),所述支架组件(9)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和第三支撑柱(12),所述第一支撑柱(10)的顶端铰接至所述铰接件(3),并连接至所述喉箍(1),所述第三支撑柱(12)的底端铰接至所述支撑座(5),并抵触至地面,所述第三支撑柱(1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经由两组间隔安装的分隔单元(1204),从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内腔(1205)、第二内腔(1206)和第三内腔(120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箍(1)的外壁面间隔开设有滑轨(101),所述铰接件(3)的背面固定有滑动卡接座(4),多个所述支撑机构(2)分别经由所述滑动卡接座(4)和滑轨(101)的匹配从而滑动环设在所述喉箍(1)的外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斜螺纹钉(6),所述支撑座(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斜口螺纹孔(501),所述斜螺纹钉(6)穿过所述斜口螺纹孔(501)并钻入地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0)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001),所述第一连接杆(1001)穿插铰接至所述铰接件(3),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02),所述第二支撑柱(1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101),所述第二支撑柱(11)的上端安装有锁紧调节钮(14),所述第一支撑柱(10)可滑动插接至所述通槽(1101)内,并经由所述锁紧调节钮(14)与所述定位孔(1002)固定匹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苗木可拆卸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11)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口(1102),所述安装槽口(1102)与所述通槽(1101)不连通,且所述安装槽口(1102)的内壁面分布有螺纹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慧黄安红徐秋谷汪旭东陈晓槽
申请(专利权)人:中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