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消防小车及隐藏式消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469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伸缩管、消防炮和一个升降桅杆;升降桅杆可设置于长度不大于5米,宽度不大于2米的车体上,消防炮设置于升降桅杆的升降端,伸缩管位于升降桅杆内,且升降桅杆的升降端与伸缩管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管的顶端与消防炮的介质进口连通,升降桅杆能够带动伸缩管伸长和缩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消防小车和隐藏式消防结构作为对传统大型消防车辆功能的一种补充,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是为了解决小区、景点、文物场所等大型消防车进不去且园区内树木众多,一般消防装置又会受到树冠遮挡影响灭火效果而设计的。冠遮挡影响灭火效果而设计的。冠遮挡影响灭火效果而设计的。

A built-in lifting fire-fighting mechanism, fire-fighting trolley and hidden fire-figh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消防小车及隐藏式消防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消防小车及隐藏式消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升降消防机构能够将消防炮抬升至一定高度后进行使用,可避开树丛以实现对高楼层火灾进行扑灭,然而现有的升降消防机构均是通过大型电动推杆来推动伸缩管伸缩,大型电动推杆的举升高度不足1.5米,避不开居民小区、景区、文物古迹等场所树丛的高度,且只能安装于大型消防水罐车上。而以上区域道路狭窄,大型消防车是进不去的。因此上述道路狭窄的地区一旦发生火情就不能够快速而有效的扑灭,因此亟需研制一种新型的升降消防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消防小车及隐藏式消防结构,是为了解决小区、景点、文物场所等大型消防车进不去且园区内树木众多。一般消防装置又会受到树冠遮挡影响灭火效果而设计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包括: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管、消防炮和一个升降桅杆;所述升降桅杆可设置于长度不大于5米,宽度不大于2米的车体上,所述消防炮设置于所述升降桅杆的升降端,所述伸缩管位于所述升降桅杆内,且所述升降桅杆的升降端与所述伸缩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的顶端与所述消防炮的介质进口连通,所述升降桅杆能够带动所述伸缩管伸长和缩短;所述伸缩管包括多个伸缩管节和多个节套,多个所述伸缩管节的粗细均不一致,多个所述伸缩管节由粗至细逐级嵌套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管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所述节套;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管节中较粗的所述伸缩管节为外伸缩管节,较细的所述伸缩管节为内伸缩管节,所述内伸缩管节的一端从所述外伸缩管节的顶端伸进所述外伸缩管节内,且伸入长度可调节,所述节套的下部固定套设于所述外伸缩管节的顶端,所述节套的上部套设于所述内伸缩管节外,且所述内伸缩管节能够在所述节套内沿轴向滑动,上部的所述节套内设置有导向环和两个环形的密封件,两个所述密封件分别位于所述导向环的两侧,所述导向环与所述节套同轴设置且所述导向环对所述内伸缩管节起到导向作用,各所述密封件均能够将所述节套与所述内伸缩管节之间的间隙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桅杆为气动升降桅杆或水动升降桅杆;所述升降桅杆为水动升降桅杆时,所述水动升降桅杆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动升降桅杆的内腔连通,所述喷头用于喷洒水;所述水动升降桅杆上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水动升降桅杆在水力的作用下上升后,所述自锁装置能够于将所述水动升降桅杆中各节锁定,所述自锁装置可由远程控制器自动解锁;所述升降桅杆为气动升降桅杆时,所述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还包括一气泵或储气罐,所述气泵或所述储气罐为所述气动升降桅杆供气,且还设置有一套气压控制系统来控制所述气动升降桅杆内的气压为一定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升降消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桅杆为水动升降桅杆,所述伸缩管为伸缩水管,所述消防炮为消防水炮,所述水动升降桅杆与所述消防水炮的水源均来自消防栓;还包括增压装置、减压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增压装置的低压水进口和所述消防栓连通,所述增压装置的高压水出口和所述伸缩水管的进口以及所述减压装置的高压水进口均连通,所述减压装置的低压水出口和所述水动升降桅杆的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所述增压装置和所述减压装置的工作;还包括两套水压控制系统,两套所述水压控制系统分别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于震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朗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