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元玲专利>正文

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429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管件座、抽泥管和环撑板,环撑板环绕于管件座外并与管件座固定连接,环撑板下端等距设有多个穿刺部,抽泥锥置于管件座下端并通过管件座与抽泥管连通,抽泥锥进泥口处设有淤泥破碎结构,气浮组件置于环撑板上端并环绕在管件座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清淤装置的基础上,在与抽泥管相连的管件座外侧设置环撑板,环撑板下端设置的穿刺部能配合抽泥锥刺入水底的淤泥内,保证清淤工作稳定,设在抽泥锥抽泥口处的淤泥破碎结构避免抽泥口堵塞,在收起时,可控制环撑板气浮组件打开,使环撑板快速上浮,从水底取出方便。水底取出方便。水底取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清理
,尤其涉及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时间不清淤,河道底部会沉降大量淤泥,使河床变浅变窄,影响正常的防洪、排涝和通航,为恢复河道的正常功能,必须进行河道清理工程。
[0003]现有的清淤装置,在对较深的河道进行清淤时,多在抽泥管的管口处设置配重块和穿刺结构,使抽泥管能沉入水底并插入水底的淤泥内,进行清淤。但在抽泥完毕后,需要拿取时,由于管口位置比较沉,而且穿入在水底中,取出时很不不便,另外抽淤时,管口处也极易出现堵塞。因此本技术提出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以解决现有设备,在抽泥完毕后需要拿取时,由于管口位置比较沉,而且穿入水底内,取出时不便且抽泥过程中易出现堵塞的难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管件座,管件座上端连接有抽泥管,还包括:
[0006]环撑板,其环绕于管件座外并与管件座固定连接,环撑板下端等距设有多个穿刺部,各个穿刺部之间各设有一个配重块,配重块可拆卸连接在环撑板下端;
[0007]抽泥锥,其置于管件座下端并通过管件座与抽泥管连通,抽泥锥进泥口处设有淤泥破碎结构;
[0008]气浮组件,其置于环撑板上端并环绕在管件座外,用于拉动管件座上浮。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件座包括与抽泥管相接的管座主体,管座主体上端设有环形管架,环形管架环绕在抽泥管外并与管座主体固定连接,环形管架远离管座主体一端的外壁至少设有两个挂环,各个挂环与设在环形管架上方的绳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撑板环绕在管座主体外并通过多个衔接杆与管座主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环撑板下端与各个穿刺部顶端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浮组件包括安装在环撑板上端的垫板,垫板上端设有气囊,气囊注气口处连接有注气管,注气管远离气囊一端穿入管座主体并与设在管座主体上端的导管连通。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抽泥锥包括设在管座主体下端的锥体,锥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上端与管座主体连通,空腔下端与设在锥体两侧的进液口连通,淤泥破碎结构置于进液口内。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淤泥破碎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液口内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顶端穿过锥体和管座主体与设在管座主体上端的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撑板下端与配重块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设置在配重块上端的螺纹柱活动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在传统清淤装置的基础上,在与抽泥管相连的管件座外侧,设置环撑板,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气浮组件,气浮组件通过加注气体能控制环撑板快速上浮,取放方便;
[0016]环撑板下端和管件座下端设置的穿刺部和抽泥锥,能在抽泥时,刺入水底的淤泥内,稳定强;
[0017]设在抽泥锥抽泥口处的淤泥破碎结构能避免抽泥口堵塞,保证清淤效率高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气浮组件的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环撑板的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抽泥锥的截面图。
[0022]其中:1、环撑板;11、穿刺部;12、衔接杆;13、安装槽;14、配重块;2、管件座;21、管座主体;22、环形管架;23、挂环;3、抽泥管;4、绳索;5、气浮组件;51、气囊;52、导管;53、注气管;54、垫板;6、抽泥锥;61、锥体;62、进液口;63、螺旋叶片;6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管件座2,管件座2上端连接有抽泥管3,还包括:
[0025]环撑板1,其环绕于管件座2外并与管件座2固定连接,环撑板1下端等距设有多个穿刺部11,各个穿刺部11之间各设有一个配重块14,配重块14可拆卸连接在环撑板1下端。抽泥管3一端与管件座2连通,抽泥管3另一端与设在水面上的抽泥泵机连通。
[0026]抽泥锥6,其置于管件座2下端并通过管件座2与抽泥管3连通,抽泥锥6进泥口处设有淤泥破碎结构。释放抽泥管3和绳索4,将环撑板1和管件座2落入水内,保持底部朝下,直至抽泥锥6和穿刺部11刺入水底淤泥内,此时启动与抽泥管3相连的泵机,淤泥即可从抽泥锥6抽入穿刺部11内清淤,此时,淤泥破碎结构能对淤泥进行破碎,避免其堵在抽泥锥6的进泥口处。
[0027]气浮组件5,其置于环撑板1上端并环绕在管件座2外,用于拉动管件座2上浮。工作完毕,需要将环撑板1从水内拿出时,可在气浮组件5内注气,使环撑板1产生上浮力,此时再拉动绳索4,可将该清淤装置从水中快速拉出。
[0028]更具体的,管件座2包括与抽泥管3相接的管座主体21,管座主体21上端设有环形管架22,环形管架22环绕在抽泥管3外并与管座主体21固定连接,环形管架22环绕在抽泥管3管身外,好处在于,能对管座主体21与抽泥管3连接处进行保护。环形管架22远离管座主体21一端的外壁至少设有两个挂环23,各个挂环23与设在环形管架22上方的绳索4固定连接。绳索4一端与起吊设备连接,绳索4另一端至少分出两个支线与各个挂环23连接,需要注意
的是,各个挂环23环绕在环形管架22外侧等距排列,各个与挂环23相连的支线其长度也均一致,以保证绳索4在将管件座2提起时,环撑板1能保持水平状态。
[0029]环撑板1环绕在管座主体21外并通过多个衔接杆12与管座主体21外侧壁固定连接,环撑板1下端与各个穿刺部11顶端固定连接。穿刺部11固定在环撑板1的下端,用于在环撑板1落下时,刺入水底淤泥中,保证抽泥锥6在对水底淤泥抽取时,环撑板1不会大幅度晃动。需要注意的是,环撑板1在于水底接触时,抽泥锥6刺入淤泥的深度要比穿刺部11刺入淤泥的深度更深。
[0030]更具体的,气浮组件5包括安装在环撑板1上端的垫板54,垫板54上端设有气囊51,气囊51注气口处连接有注气管53,注气管53远离气囊51一端穿入管座主体21并与设在管座主体21上端的导管52连通。导管52置于抽泥管3的一侧,用于与设置在水面上的加注气设备连通,在将清淤装置提升上来时,通过导管52和注气管53向气囊51注气,气囊51鼓起,拉动环撑板1上浮,方便工作人员将该清淤装置从水底拉出。
[0031]更具体的,抽泥锥6包括设在管座主体21下端的锥体61,锥体61内开设有空腔,空腔上端与管座主体21连通,空腔下端与设在锥体61两侧的进液口62连通,淤泥破碎结构置于进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管件座(2),所述管件座(2)上端连接有抽泥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撑板(1),其环绕于所述管件座(2)外并与管件座(2)固定连接,所述环撑板(1)下端等距设有多个穿刺部(11),各个所述穿刺部(11)之间各设有一个配重块(14),所述配重块(1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环撑板(1)下端;抽泥锥(6),其置于所述管件座(2)下端并通过所述管件座(2)与所述抽泥管(3)连通,所述抽泥锥(6)进泥口处设有淤泥破碎结构;气浮组件(5),其置于所述环撑板(1)上端并环绕在所述管件座(2)外,用于拉动所述管件座(2)上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座(2)包括与抽泥管(3)相接的管座主体(21),所述管座主体(21)上端设有环形管架(22),所述环形管架(22)环绕在抽泥管(3)外并与管座主体(21)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管架(22)远离管座主体(21)一端的外壁至少设有两个挂环(23),各个所述挂环(23)与设在环形管架(22)上方的绳索(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撑板(1)环绕在管座主体(21)外并通过多个衔接杆(12)与管座主体(21)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环撑板(1)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玲
申请(专利权)人:刘元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