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775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属于疏浚工程用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包括耙头罩、安装在耙头罩前端的耙齿、安装在耙头罩侧壁的水下减速电机以及安装在水下减速电机输出端且位于耙头罩内腔的传动轴,还包括,第一传动锥齿轮组,等距离套装在传动轴的外壁,用于将传动轴的轴向转动转化为方向可调的径向转动;传动杆,安装在第一传动锥齿轮组的传动端;缓冲调节机构,安装在传动杆的中段,用于调节传动杆与传动轴之间的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航道岩石底质的预破碎功能,实现了不同凹凸状态下的岩石底质的破碎功能,避免了滚刀破碎深度过深加剧滚刀损坏和破碎深度过浅导致的破碎效果不良引起的耙吸效率低下的问题。率低下的问题。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疏浚工程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航运业迅速发展,港口与航道等基建工程得到蓬勃发展,使得国内对疏浚船舶的需求日益增长。耙吸挖泥船是疏浚工程中最常用的疏浚船舶,其抗风浪能力强、对航运干扰小、挖深大、输送距离不受限制,适合于深水、远距离作业的填海造地、大型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等工程。目前耙吸挖泥船的工作方式是一边航行一边挖泥,在船的两侧各安装一个耙头。挖泥船航行时,带动耙头往前运动,由耙头在水下挖掘土壤,然后通过泥泵的抽吸,沿着泥管把泥浆吸入泥舱,待舱满后再航行至抛泥区域进行抛泥。
[0003]随着国内外港口航道逐步拓宽与加深,硬黏土、胶结砂乃至岩石底质的疏浚工程不断增多,针对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大于20MPa的岩土,耙吸挖泥船疏浚能力弱、效率低、能耗高,限制了耙吸挖泥船适用范围,增加了港口航道建设成本。
[0004]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628161.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滚刀辅助式耙吸挖泥船耙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包括耙头罩(10)、安装在耙头罩(10)前端的耙齿(110)、安装在耙头罩(10)侧壁的水下减速电机(20)以及安装在水下减速电机(20)输出端且位于耙头罩(10)内腔的传动轴(2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锥齿轮组(30),等距离套装在传动轴(210)的外壁,用于将传动轴(210)的轴向转动转化为方向可调的径向转动;传动杆(40),安装在第一传动锥齿轮组(30)的传动端;缓冲调节机构(80),安装在传动杆(40)的中段,用于调节传动杆(40)与传动轴(210)之间的夹角;第二传动锥齿轮组(50),连接在传动杆(40)远离第一传动锥齿轮组(30)的一端;破碎机构(60),安装在第二传动锥齿轮组(50)的传动端,用于破碎岩石底质;预破碎机构(70),转动安装在传动轴(210)外壁且与第一传动锥齿轮组(30)传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组(30)包括套装在传动轴(210)外壁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传动锥齿轮(310)、转动连接在传动轴(210)外壁的第一U型架(320)以及转动连接在第一U型架(320)水平段且仅与其中一个第一传动锥齿轮(310)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330),且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330)的转动端与传动杆(40)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组(50)包括固定连接在传动杆(40)远离第一传动锥齿轮组(30)一端的第二传动锥齿轮(510)、转动连接在传动杆(40)外壁且与第二传动锥齿轮(510)转动相连的第二U型架(520)、转动连接在第二U型架(520)竖直段且与第二传动锥齿轮(510)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5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60)包括安装在第二从动锥齿轮(530)传动端的轴套(610)以及可拆卸连接在轴套(610)外壁的滚刀(620)。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夏张戟李晟周滢童荣彬周丙浩张启亮王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