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卓杭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24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包括层叠装配的左侧铝板、右侧铝板、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两组以上的质子交换膜组、一组以上的中间钛板组。第一电极钛板和第二电极钛板的内侧面设有迂回形曲折通道。质子交换膜组为一质子交换膜和两片密封绝缘框片,中间钛板组为一中间钛板和两侧设有多孔钛板。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绝缘片、密封绝缘框片、中间钛板、右侧铝板的边沿设有相贯通的第一通孔组、第二通孔组、第三通孔组,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和中间钛板的迂回形曲折通道设置右下端、左上端或者右上端、左下端不同的槽口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孔组,左侧铝板或右侧铝板上设有相应的通孔接头。孔接头。孔接头。

A tunnel unidirectional water supply hydrogen and oxygen gas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氢氧发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制氢技术趋于成熟,方法多样,如水煤气法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水煤气法制氢这种方法制氢成本较低、产量大,然而需要的设备也较多。对于小型设备的应用,电解水制氢相较之下为一种更优越的方法,最具有应用前景,它具有气体纯度高,操作简便,无污染,无噪音,可循环利用等优点。由于电解时会产生大量不易散发的热量,现有的电解制氢的氢氧发生器通常具有散热性能差的缺陷,通过外设的冷却系统,如风冷或水冷装置,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装配便捷、冷却效果好的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包括层叠装配的左侧铝板、右侧铝板、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两组以上的质子交换膜组、一组以上的中间钛板组。第一电极钛板和第二电极钛板的外侧面为平面,内侧面设有下沉式凹位,下沉式凹位上设有迂回形曲折通道,迂回形曲折通道上覆盖一多孔钛板,多孔钛板嵌于下沉式凹位内,第一电极钛板和第二电极钛板的外侧面设有绝缘片。质子交换膜组为一质子交换膜和两片密封绝缘框片,密封绝缘框片的中部设有开口,质子交换膜夹于两片密封绝缘框片之间的开口处。中间钛板组为一中间钛板,该中间钛板为两侧面均设有下沉式凹位,及下沉式凹位上设有迂回形曲折通道,迂回形曲折通道上覆盖一多孔钛板,多孔钛板嵌于下沉式凹位内。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绝缘片、密封绝缘框片、中间钛板、右侧铝板的边沿设有相贯通的第一通孔组、第二通孔组、第三通孔组。对应右侧铝板上设有接通第一通孔组、第二通孔组、第三通孔组的相应的第一通孔接头、第二通孔接头、第三通孔接头、第四通孔接头。
[0005]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和中间钛板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通道两端均设有槽口。槽口与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和中间钛板这些板材上设置的第一通孔组,或第二通孔组,或第三通孔组,或第四通孔组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钛板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右下端和左上端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中间钛板贴近第一电极钛板一侧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左下端和右上端的第三槽口、第四槽口。中间钛板贴近第二电极钛板一侧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右下端和左上端的第五槽口、第六槽口。第二电极钛板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左下端和右上端的第七槽口、第八槽口。
[0007]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绝缘片、密封绝缘框片、中间钛板、右侧铝板的边沿
设有均匀分布用于穿插螺栓的螺栓穿插孔,左侧铝板的边沿均匀设有多枚螺栓。螺栓的螺杆部穿过绝缘片、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密封绝缘框片、中间钛板、右侧铝板,右侧铝板外侧设有螺母与螺栓锁紧固定。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绝缘收缩管,螺杆部前端套设有弹垫。
[0008]进一步所述密封绝缘筐片的边沿设有均匀分布的垫片安置孔位,垫片安置孔位内嵌入式安置有铁氟龙垫片。
[0009]进一步所述左侧铝板和右侧铝板的外沿侧壁设有多个预留孔位,预留孔位用于安装固定支架或者检测传感器器件。
[0010]本方案所述氢氧气体发生器从左至右依次层叠装配,左侧铝板、绝缘片、第一电极钛板、质子交换膜组、中间钛板组、质子交换膜组、第二电极钛板、绝缘片、右侧铝板。
[0011]进一步所述质子交换膜组和第二电极钛板之间可增加层叠中间钛板组和质子交换膜组组成的加塞组,增加在质子交换膜组和第二电极钛板之间的加塞组的组数为一组以上。
[0012]进一步所述绝缘片和密封绝缘框片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氢氧气体发生器,其设计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和中间钛板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迂回形曲折通道的通道两端均设有槽口,槽口设计的右下端、左上端或者左下端、右上端,槽口与第一电极钛板、第二电极钛板和中间钛板这些板材上设置的第一通孔组、第二通孔组、第三通孔组连通,实现“隧道”式的水流通道和气流通道,水流通道和气流通道能够实现水体更加均匀的电解反应,和能够起到水流带走一定温度的冷却效果。同时,左侧铝板、右侧铝板采用铝材质一方面也是散热效果好,另一方面是质量轻,易加工,成本低。
[0014]通过在密封绝缘框片边沿均匀设置垫片安置孔位,在垫片安置孔位内嵌入式安置铁氟龙垫片,铁氟龙垫片的厚度略微比密封绝缘框片的厚度薄一点,铁氟龙垫片起到承压支撑作用,能够实现通过螺栓装配锁紧的同时,不会过渡锁紧,导致密封绝缘框片过渡形变而堵住作为进水孔、出水孔、出气孔的第一通孔组、第二通孔组、第三通孔组、第四通孔组。
[0015]通过质子交换膜组将第一电极钛板和中间钛板之间、中间钛板和第二电极钛板之间隔成两个密闭空间,且通过第一电极钛板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右下端和左上端;中间钛板贴近第一电极钛板一侧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左下端和右上端;中间钛板贴近第二电极钛板一侧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右下端和左上端;第二电极钛板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左下端和右上端,实现从右侧铝板的右下端连通第一通孔组的通孔接头进水,水从中间钛板贴近第二电极钛板一侧的右下端入,左上端出,同时水也进入到第一电极钛板的右下端,然后从左上端出,然后右侧铝板的左上端连通的第二通孔组的通孔接头输出水及电解产生的氧气。而由质子交换膜的另一侧则产生氢气,氢气从中间钛板贴近第一电极钛板一侧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出,及第二电极钛板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出,然后从右侧铝板的左下端和右上端连通的第三通孔组的通孔接头输出氢气。本方案实现质子交换膜两侧的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两个密闭空间,密封效果好,不漏水、不漏气。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电极钛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中间钛板的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中间钛板的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电极钛板和绝缘片、右侧铝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质子交换膜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下方的第一通孔组和第三通孔组处的截面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上方的第二通孔组和第三通孔组处的截面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通孔接头为进水、第二通孔接头为出水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的第一通孔接头为出水、第二通孔接头为进水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的第三通孔接头和第四通孔接头为出气的气路流向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的第四通孔接头为进水、第三通孔接头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装配的左侧铝板(1)、右侧铝板(10)、第一电极钛板(3)、第二电极钛板(9)、两组以上的质子交换膜组(M)、一组以上的中间钛板组(T),所述第一电极钛板(3)和第二电极钛板(9)的外侧面为平面,内侧面设有下沉式凹位(31),下沉式凹位(31)上设有迂回形曲折通道(32),迂回形曲折通道(32)上覆盖一多孔钛板(4),多孔钛板(4)嵌于下沉式凹位(31)内,第一电极钛板(3)和第二电极钛板(9)的外侧面设有绝缘片(2);所述质子交换膜组(M)为一质子交换膜(6)和两片密封绝缘框片(5),密封绝缘框片(5)的中部设有开口,质子交换膜(6)夹于两片密封绝缘框片(5)之间的开口处;所述中间钛板组(T)为一中间钛板(8),该中间钛板(8)为两侧面均设有下沉式凹位(31),及下沉式凹位(31)上设有迂回形曲折通道(32),迂回形曲折通道(32)上覆盖一多孔钛板(4),多孔钛板(4)嵌于下沉式凹位(31)内;所述第一电极钛板(3)、第二电极钛板(9)、绝缘片(2)、密封绝缘框片(5)、中间钛板(8)、右侧铝板(10)的边沿设有相贯通的第一通孔组(01)、第二通孔组(02)、第三通孔组(03)、第四通孔组(04),对应右侧铝板(10)上设有接通第一通孔组(01)、第二通孔组(02)、第三通孔组(03)、第四通孔组(04)的相应的第一通孔接头(100)、第二通孔接头(200)、第三通孔接头(300)、第四通孔接头(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钛板(3)、第二电极钛板(9)和中间钛板(8)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32)的通道两端均设有槽口,槽口与第一电极钛板(3)、第二电极钛板(9)和中间钛板(8)这些板材上设置的第一通孔组(01),或第二通孔组(02),或第三通孔组(03),或第四通孔组(0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单向供水式氢氧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钛板(3)上的迂回形曲折通道(32)的槽口分别布置于右下端和左上端的第一槽口(301)、第二槽口(302);中间钛板(8)贴近第一电极钛板(3)一侧的迂回形曲折通道(32)的槽口分别布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卓杭
申请(专利权)人:叶卓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