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21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夹,特别涉及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包括用于配合导电体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一个进线腔与若干个出线腔,壳体内设有连通进线腔与所有出线腔的导电件,进线腔与出线腔内均设有迫使导电体和导电件之间电连接的夹紧机构,夹紧件由普通的不锈钢折形与导电件铜片相扣制成无缝隙组合件,替代传统的螺钉接线方式,通过操作手柄下压弹片,插入导线,完成接线,拆接方便快捷,本体为一进多出型接线夹,左右设有凹凸卡槽,可拼接多进多出,本产品设计使小电流多股或单股接线达到便捷易用,可多次反复使用,能够适用于更多场合,使用方便,且性能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装配容易的特点,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夹,特别涉及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电线接线夹没有针对一进多出进行结构优化,使得结构复杂而且电连接时的结构不稳定,而且相邻接线夹之间没有一种可以使其进行并联的结构,如何改进以上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配合导电体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一个进线腔与若干个出线腔,壳体内设有连通进线腔与所有出线腔的导电件,进线腔与出线腔内均设有迫使导电体和导电件之间电连接的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转动连接于壳体,导电体和导电件之间的配合通过夹紧机构的转动实现电连接。
[0005]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启闭导电体和导电件之间配合的操作手柄,操作手柄通过销轴与壳体转动配合。
[0006]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置操作手柄的型槽,操作手柄和型槽之间具有锁止状态和拆卸状态,操作手柄与型槽之间具有相对位移状态,锁止状态和拆卸状态通过相对位移状态实现相互转换。
[0007]包括用于夹紧导电体且具有弹性恢复力的夹紧件,夹紧件套设于导电件上且一端与操作手柄抵触联动,锁止状态下,导电体通过夹紧件与操作手柄的配合与导电件电连接。
[0008]所述夹紧件上设有供导电件通过的穿线孔,导电件与导电体在穿线孔内实现电连接。
[0009]所述壳体上设有配合导电体,且分别连通进线腔与出线腔的进线孔与出线孔,进线孔与出线孔两侧设置,壳体上且相对于进线孔和出线孔的两侧设有卡死装置,相邻的壳体通过卡死装置的配合实现固定装配。
[0010]所述卡死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两侧的凸条与限位槽,若干个出线孔的轴向形成延伸面,凸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该延伸面,相邻的壳体通过凸条插入限位槽内实现限位固定。
[0011]所述凸条的截面具有防止相邻壳体沿平行于延伸面方向脱离的梯形结构。
[0012]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装配的上壳体与下壳体,限位槽贯通下壳体设置。
[0013]所述上壳体上且相对于限位槽的槽底设有对凸条进行限位的挡接部,相邻壳体通过挡接部与凸条端面的配合实现限位。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主体线夹由夹紧件和导电件组成,夹紧件由普通的不锈钢折形与导电件铜片相扣制成无缝隙组合件,使夹紧件向上在弹性恢复作用
下配合夹紧导线,替代传统的螺钉接线方式,通过操作手柄下压弹片,插入导线,完成接线,拆接方便快捷,本体为一进多出型接线夹,左右设有凹凸卡槽,可拼接多进多出,本产品设计使小电流多股或单股接线达到便捷易用,可多次反复使用,能够适用于更多场合,使用方便,且性能稳定,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装配容易的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在锁止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在拆卸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在锁止状态下导电体、导电件和夹紧件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两个壳体并列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图8所示,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包括用于配合导电体100的壳体200,壳体200内设有一个进线腔230与若干个出线腔240,壳体200内设有连通进线腔230与所有出线腔240的导电件 300,进线腔230与出线腔240内均设有迫使导电体100和导电件300 之间电连接的夹紧机构400,该夹紧机构400转动连接于壳体200,导电体100和导电件300之间的配合通过夹紧机构400的转动实现电连接,导电体100在本申请中指电线电缆类传输电能的线材产品,通过导电件300连通进线腔230和出线腔240就有了一进多出的功能。
[0024]所述夹紧机构400包括用于启闭导电体100和导电件300之间配合的操作手柄410,操作手柄410通过销轴411与壳体200转动配合,销轴411与操作手可采用一体式设计,通过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 的设计将销轴411进行限位。
[0025]所述壳体200上设有用于容置操作手柄410的型槽250,操作手柄410和型槽250之间具有锁止状态和拆卸状态,操作手柄410 与型槽250之间具有相对位移状态,锁止状态和拆卸状态通过相对位移状态实现相互转换,型槽250设计目的在于对操作手柄410和夹紧件420的配合进行限位,方便知晓目前夹紧件420的状态,例如操作手柄410向上打开到头时为拆卸状态,此时用于接线,当操作向下关闭到头时为锁止状态,此时代表导电体100和导体件已经电连接。
[0026]包括用于夹紧导电体100且具有弹性恢复力的夹紧件420,夹紧件420套设于导电件300上且一端与操作手柄410抵触联动,锁止状态下,导电体100通过夹紧件420与操作手柄410的配合与导电件300电连接,夹紧件420由普通的不锈钢折形与导电件300铜片制成无缝隙组合件。
[0027]所述夹紧件420上设有供导电件300通过的穿线孔421,导电件 300与导电体100在穿线孔421内实现电连接,当操作手柄410向上打开90
°
时,此时进入拆卸状态,操作手柄410的端子压迫夹紧件420 变形,穿线孔421的投影面与配合孔相重合,此时可插入导电体100,再将操作手柄410水平复位,操作手柄410的端部远离夹紧件420,夹紧件420依靠本身的弹
性恢复力在腔室内膨胀,此时穿线孔421的投影面离开了配合孔的位置,意味着导电体100随夹紧件420弹性卡紧到导电件300上,此时进入锁止状态。
[0028]所述壳体200上设有配合导电体100,且分别连通进线腔230与出线腔240的进线孔231与出线孔241,进线孔231与出线孔241两侧设置,壳体200上且相对于进线孔231和出线孔241的两侧设有卡死装置500,相邻的壳体200通过卡死装置500的配合实现固定装配,通过卡死装置500可以使多个壳体200可以并列固定。
[0029]所述卡死装置500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200两侧的凸条510与限位槽520,若干个出线孔241的轴向形成延伸面,凸条5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该延伸面,相邻的壳体200通过凸条510插入限位槽520 内实现限位固定,将凸条510的长度方向进行限定,更加方便装配。
[0030]所述凸条510的截面具有防止相邻壳体200沿平行于延伸面方向脱离的梯形结构,限位槽520相应的也是梯形结构,使得多个壳体 200在横向方向卡死不能脱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配合导电体(100)的壳体(200),壳体(200)内设有一个进线腔(230)与若干个出线腔(240),壳体(200)内设有连通进线腔(230)与所有出线腔(240)的导电件(300),进线腔(230)与出线腔(240)内均设有迫使导电体(100)和导电件(300)之间电连接的夹紧机构(400),该夹紧机构(400)转动连接于壳体(200),导电体(100)和导电件(300)之间的配合通过夹紧机构(400)的转动实现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400)包括用于启闭导电体(100)和导电件(300)之间配合的操作手柄(410),操作手柄(410)通过销轴(411)与壳体(200)转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上设有用于容置操作手柄(410)的型槽(250),操作手柄(410)和型槽(250)之间具有锁止状态和拆卸状态,操作手柄(410)与型槽(250)之间具有相对位移状态,锁止状态和拆卸状态通过相对位移状态实现相互转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紧导电体(100)且具有弹性恢复力的夹紧件(420),夹紧件(420)套设于导电件(300)上且一端与操作手柄(410)抵触联动,锁止状态下,导电体(100)通过夹紧件(420)与操作手柄(410)的配合与导电件(300)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进多出电线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420)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武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京红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