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4121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包括:第一浮体、若干第二浮体、驱动装置、锚机、锚、供电装置和若干除磷单元,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均为可漂浮于水体上方的固定结构单元,多个第二浮体沿水平方向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浮体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驱动装置、锚机和供电装置均安装在第一浮体的上表面,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位于第一浮体的下方,锚机的锚链末端与锚固定连接,多个除磷单元可拆卸安装在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浮体表面,除磷单元位于第二浮体下方,所述供电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装置和锚机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智力水体磷污染的装置可以通过改变第二浮体的安装数量和位置以实现调节装置表面积,从而可以实现拓展更多的处理设备,兼容性强,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A mobile device for treating phosphorus pollution i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污染治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型水体较多,水生态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减低大型水体的磷污染因子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0003]为了治理水体磷污染因子超标,各种降磷处理的装置应运而生,由于像湖泊、水库这样的大型水体的存水量巨大,传统的水污染处理装置不论是靠岸固定式处理装置还是水体漂浮式处理装置,均难以满足存量巨大的湖库的水处理要求,固定式处理装置前期投入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漂浮式处理装置的处理量小,处理范围有限,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操作难度较大。
[0004]但是相对固定式处理装置而言,漂浮式处理装置具有更大的可发展潜力,其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常规的漂浮式处理装置的可拓展性较低,设计结构比较固定,市场需求不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小规模生产的难度较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产难度小,易于进行功能拓展的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体(1)、若干第二浮体(2)、驱动装置(3)、锚机(4)、锚(5)、供电装置(6)和若干除磷单元(7),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均为可漂浮于水体上方的固定结构单元,多个第二浮体(2)沿水平方向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浮体(1)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驱动装置(3)、锚机(4)和供电装置(6)均安装在第一浮体(1)的上表面,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位于第一浮体(1)的下方,锚机(4)的锚链末端与锚(5)固定连接,多个除磷单元(7)可拆卸安装在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浮体(2)表面,除磷单元(7)位于第二浮体(2)下方,所述供电装置(6)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装置(3)和锚机(4)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体(2)包括直八棱柱状的主体(21),主体(21)内部中空,主体(21)的轴线竖直设置,主体(21)相邻两棱面之间成135
°
夹角,相互垂直的两棱面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其中相互间隔的四个棱面均垂直安装有支座(22),相邻两个第二浮体(2)具有相同形状大小且未安装支座的一面正对贴紧,该贴紧一面相邻的两棱面通过安装在其表面的支座(22)与相邻的第二浮体(2)表面对应位置的支座(22)紧固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治理水体磷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8),所述支座(22)水平设置,支座(2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通孔(221),相邻两个第二浮体(2)之间正对的支座(22)上的通孔(221)相互正对贯通,所述连接件(8)同时贯通两个支座(22)的通孔(221)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平梁新亚安太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永清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