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及由其制成的吸音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341408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及由其制成的吸音材料;其中方法为:选取竹原纤维;梳理竹原纤维;将多股竹原纤维处理成球状竹原纤维球,放置一定时长;开松成竹原纤维;将竹原纤维均匀平铺,并均匀喷洒天然乳胶,进行预压紧;如此循环,得到若干层纤维薄片叠加在一起的竹原纤维垫;将竹原纤维垫进行压制成型;将竹原纤维垫进行热压加工,使竹原纤维垫在高温加压条件下恒温烘烤使天然乳胶固化;对竹原纤维垫进行表面二次喷洒天然乳胶。该方法制出的吸音材料具有抗菌、抑菌性能,环保可降解,具有良好吸音性能。具有良好吸音性能。具有良好吸音性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bacterial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and a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made from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及由其制成的吸音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音降噪材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及由其制成的吸音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在吸音降噪领域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玻纤、岩棉及海绵等材料,这些材料对于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玻纤材料更不能降解;同时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缓释出如醛类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有部分吸音降噪材料采用棉来做为吸音材料;但棉作为降噪材料时只能用于填充,本身不具备力学性能;且棉的易燃性决定其不能被广泛应用。
[0003]竹原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效果优于绝大部分合成物质。竹原纤维是一种天然的除臭材料,竹原纤维中的叶绿素铜纳,对酸的除臭率高达90%以上,对氨气的除臭率高达70%以上。竹原纤维是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在正常的温度及条件下相当稳定,掩埋大约在8~10个月左右就可分解。因此,作为一种具备环保性能的基材,天然竹原纤维是优选,同时,天然竹原纤维在吸音降噪领域的应用仍是空白。因此,设计出一种以天然竹原纤维为基材的吸音降噪复合材料是符合经济和社会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及由其制成的吸音材料;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吸音材料具有抗菌、抑菌性能,环保可降解,具有良好吸音性能。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选取竹原纤维;梳理竹原纤维,并去除粉尘和杂质;
[0007]S2、将多股竹原纤维按螺旋线方式扭结成竹原纤维绳,之后将竹原纤维绳卷曲成球状竹原纤维球;竹原纤维球放置一定时长,以使竹原纤维形成螺纹线状;将竹原纤维球开松成松散、具有一定弹性的竹原纤维;
[0008]S3、根据吸收噪声频率和噪声强度,设定吸音材料总厚度、吸音材料包含的吸音层层数、各层吸音层的材料密度和厚度,从而得到各层吸音层对应的纤维薄片的材料密度和厚度;
[0009]根据各层纤维薄片密度,得到各层纤维薄片单位体积的竹原纤维用量和天然乳胶用量、各层纤维薄片的预压紧力;根据纤维薄片面积以及各层纤维薄片单位体积的竹原纤维用量和天然乳胶用量,得到各层纤维薄片的竹原纤维用量和天然乳胶用量;
[0010]将最下层纤维薄片对应用量的竹原纤维均匀平铺在纤维薄片面积中,并均匀喷洒相应用量的天然乳胶,根据对应的预压紧力进行预压紧,得到最下层纤维薄片;之后,在已完成预压紧的纤维薄片上,均匀平铺上一层纤维薄片对应用量的竹原纤维,并均匀喷洒相应用量的天然乳胶,根据对应的预压紧力进行预压紧,得到上一层纤维薄片;如此循环,直
至完成最上层纤维薄片,以完成若干层纤维薄片叠加在一起的竹原纤维垫;
[0011]S4、根据吸音材料总厚度,将竹原纤维垫进行压制成型;
[0012]S5、将竹原纤维垫进行热压加工,使竹原纤维垫在高温加压条件下恒温烘烤使天然乳胶固化;
[0013]S6、对竹原纤维垫进行表面二次喷洒天然乳胶,以得到表面平整的竹原纤维垫。
[0014]本专利技术制作方法,制出的吸音材料具有抗菌、抑菌性能,环保可降解,具有良好吸音性能;吸音材料表面平整,内部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形状,便于后续制成吸音板材。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选取直径在55~90μm范围内、长度在20mm以上的竹原纤维。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将多股竹原纤维按螺旋线方式扭结成直径为12~15cm的纤维绳。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竹原纤维球放置一定时长,是指:将竹原纤维球常温常压下放置2~3个月,或者是将竹原纤维球在150~200℃干燥环境下加压放置60~80小时,加压压力为0.6
±
0.1MPa。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各层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的取值范围为:60≤ρ≤180kg/m3。
[0019]优选地,设定各层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采用如下方案之一:
[0020]一、吸收噪声为低频噪声,各层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00≤ρ≤180kg/m3;
[0021]二、吸收噪声为高频噪声,各层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的取值范围分别为:60≤ρ≤120g/m3;
[0022]三、吸收噪声包括低频噪声和中高频噪声,吸音材料包含一层以上低频噪声吸音层和一层以上中高频噪声吸音层,低频噪声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的取值范围均为:100≤ρ≤180kg/m3;中高频噪声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的取值范围均为:60≤ρ≤120kg/m3;且中高频噪声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低频噪声吸音层的材料密度ρ。
[0023]本专利技术可对低频噪音和中高频噪音有针对性地吸收,进一步加强吸音效果。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在将竹原纤维均匀平铺之后、在均匀喷洒天然乳胶之前,对平铺完成的竹原纤维进行高温杀菌。
[0025]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预压紧力为10~15N/cm2。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热压温度为100~140℃,热压时间为25~35min,热压压力控制在1MPa~1.8MPa。
[0027]一种吸音材料,以上述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制成。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制出的吸音材料具有抗菌、抑菌性能,环保可降解,具有良好吸音性能;
[0030]2、本专利技术制出的吸音材料表面平整,内部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形状,便于后续制成吸音板材;
[0031]3、本专利技术制出的吸音材料可对低频噪音和中高频噪音有针对性地吸收,进一步加强吸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4]实施例一
[0035]本实施例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36]S1、选取竹原纤维;用于做吸音材料的竹原纤维应选用粗竹原纤维,选取直径在55~90μm范围内、长度在20mm以上的竹原纤维;之后梳理竹原纤维,并去除粉尘和杂质,批量去除粉尘和杂质可使用除杂机;除尘除杂应彻底。
[0037]S2、将多股竹原纤维按螺旋线方式扭结成竹原纤维绳,纤维绳直径为12~15cm,按螺旋线方式扭结竹纤维,以确保成型后的竹原纤维成螺纹状;之后将竹原纤维绳卷曲成球状竹原纤维球;为更高效完成扭结,可以使用打绳机。
[0038]竹原纤维球放置一定时长,以使竹原纤维形成螺纹线状;具体地说,将竹原纤维球常温常压下放置2~3个月,或者是为了快速成型,将竹原纤维球在150~200℃干燥环境下加压放置60~80小时,加压压力为0.6
±
0.1MPa;
[0039]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竹原纤维;梳理竹原纤维,并去除粉尘和杂质;S2、将多股竹原纤维按螺旋线方式扭结成竹原纤维绳,之后将竹原纤维绳卷曲成球状竹原纤维球;竹原纤维球放置一定时长,以使竹原纤维形成螺纹线状;将竹原纤维球开松成松散、具有一定弹性的竹原纤维;S3、根据吸收噪声频率和噪声强度,设定吸音材料总厚度、吸音材料包含的吸音层层数、各层吸音层的材料密度和厚度,从而得到各层吸音层对应的纤维薄片的材料密度和厚度;根据各层纤维薄片密度,得到各层纤维薄片单位体积的竹原纤维用量和天然乳胶用量、各层纤维薄片的预压紧力;根据纤维薄片面积以及各层纤维薄片单位体积的竹原纤维用量和天然乳胶用量,得到各层纤维薄片的竹原纤维用量和天然乳胶用量;将最下层纤维薄片对应用量的竹原纤维均匀平铺在纤维薄片面积中,并均匀喷洒相应用量的天然乳胶,根据对应的预压紧力进行预压紧,得到最下层纤维薄片;之后,在已完成预压紧的纤维薄片上,均匀平铺上一层纤维薄片对应用量的竹原纤维,并均匀喷洒相应用量的天然乳胶,根据对应的预压紧力进行预压紧,得到上一层纤维薄片;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最上层纤维薄片,以完成若干层纤维薄片叠加在一起的竹原纤维垫;S4、根据吸音材料总厚度,将竹原纤维垫进行压制成型;S5、将竹原纤维垫进行热压加工,使竹原纤维垫在高温加压条件下恒温烘烤使天然乳胶固化;S6、对竹原纤维垫进行表面二次喷洒天然乳胶,以得到表面平整的竹原纤维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选取直径在55~90μm范围内、长度在20mm以上的竹原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抑菌吸音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多股竹原纤维按螺旋线方式扭结成直径为12~15cm左右的纤维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位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成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