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衬砌施工台车、振捣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87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振捣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台车架,台车架的顶部设有顶模,台车架的两侧设有侧模;在顶模的内侧设有多个超浇补偿装置,超浇补偿装置上设有可伸缩的伸缩盘,在一伸缩位置,伸缩盘的外表面与顶模的外壁平齐,伸缩盘用于在浇筑时构成超浇腔体,伸缩盘在浇筑后伸出使浇筑的混凝土密实或表面美观;还设有用于检测伸缩盘位置的位移传感器。在浇筑振捣后,控制各个超浇补偿装置交错伸缩,使混凝土的表面光滑;通过采用超浇补偿装置的结构,能够利用浇筑时超浇的混凝土,以补偿混凝土的脱空结构,还能够通过多个超浇补偿装置的伸缩,实现对混凝土的揉搓操作,也消除气泡,从而避免混凝土外观出现蜂窝麻面缺陷。麻面缺陷。麻面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洞衬砌施工台车、振捣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洞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振捣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隧洞二衬施工时,通常采用隧洞衬砌施工台车进行施工,现有采用的方案是将隧洞衬砌施工台车沿着轨道移动到施工位置后立模浇筑,初凝后,利用隧洞衬砌施工台车的液压缸脱模。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156135A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及其衬砌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记载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振捣不足在隧洞的侧壁容易形成蜂窝和麻面浇筑缺陷。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后期修补的方案解决,例如CN113756604A中记载的一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渗漏处理方法。但是现有的工程中,通常要求交付清水混凝土,混凝土表面不可修补,这对浇筑施工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隧洞拱顶位置,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或不够密实,容易导致拱顶顶部脱空缺陷,造成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是采用预埋管二次注浆的方案加以解决。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4046158A中记载的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施工方法。还有采用浇筑补偿的方案以解决脱空的问题,例如CN10489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其特征是:包括台车架(7),台车架(7)的顶部设有顶模(1),台车架(7)的两侧设有侧模(9);在顶模(1)的内侧设有多个超浇补偿装置(5),超浇补偿装置(5)上设有可伸缩的伸缩盘(51),在一伸缩位置,伸缩盘(51)的外表面与顶模(1)的外壁平齐,伸缩盘(51)用于在浇筑时构成超浇腔体,伸缩盘(51)在浇筑后伸出使浇筑的混凝土密实或表面美观;还设有用于检测伸缩盘(51)位置的位移传感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其特征是:在侧模(9)的内侧也设有多个超浇补偿装置(5),在一伸缩位置,超浇补偿装置(5)的伸缩盘(51)的外表面与侧模(9)的外壁平齐,超浇补偿装置(5)在浇筑时伸缩,以使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光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其特征是:超浇补偿装置(5)安装在顶模(1)或侧模(9)的振捣窗(100)的位置,振捣窗(100)设有竖直的边沿,伸缩盘(51)的侧壁与竖直的边沿密封滑动连接;伸缩盘(51)与活塞杆(52)连接;活塞杆(52)位于缸体(54)内,缸体(54)与顶模(1)或侧模(9)的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其特征是:在活塞杆(52)上还设有穿心管(57),穿心管(57)穿过缸体(54)、活塞杆(52)和伸缩盘(51),穿心管(57)的外壁与缸体(54)滑动密封连接,穿心管(57)用于供腔内振捣装置(12)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其特征是:穿心管(57)内设有激振装置,激振装置与穿心管(57)密封连接,在穿心管(57)一侧的缸体(54)上设有光电行程传感器(58),光电行程传感器(58)用于检测穿心管(57)的行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其特征是:激振装置的结构为:穿心管(57)与连接座(551)连接,连接座(551)的内壁通过滑动拉杆(558)与密封端盖(557)连接,密封端盖(557)与穿心管(57)连接,且密封端盖(557)的外壁与顶模(1)或侧模(9)的外壁平齐;连接座(551)还与旋转驱动装置(552)固定连接,旋转驱动装置(552)的输出轴与凸轮(553)连接,激振块(554)与滑动拉杆(558)滑动连接,激振块(554)上设有凹凸端面,凹凸端面与凸轮(553)的凹凸端面接触,以驱动激振块(554)往复运动;激振块(554)远离凸轮(553)的一端还设有复位弹簧(556),复位弹簧(556)设置在激振块(554)的弹簧槽(555)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洞衬砌施工台车,其特征是:激振装置的结构为:穿心管(57)与连接座(551)连接,连接座(551)的内壁通过滑动拉杆(558)与密封端盖(55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军陈佩凡杜海焦陈郭胡擎松冯立松杨静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