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大吉专利>正文

磁感式供水液位自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77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感式供水液位自动控制器,它由水位管、水位下限传感器、磁浮器、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组成,水位下限传感器由卡环固定在水位管的下部,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由卡环固定在水位管的上部,磁浮器装在水位管中,水位下限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水位上限传感器直接接在主控器的输入端,主控器的输出控制水泵的电源的通断。在水位管上设有水位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调整显示直观,用户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在水位管上的位置,从而满足所需水位的高低;工作稳定可靠、安全性好,不会出现漏水、漏电现象;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无塔压力式、无塔无罐直供式、水塔水箱(水桶)式等供水装置的自动供水控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感式供水液位自动控制器,适用于无塔压力罐式、无塔无罐直供式、水塔水箱(水桶)式等供水装置的自动供水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供水自动控制器有如下三种(1)机械式压力开关控制器,其主要缺点是调整水位水压繁琐,并且不易操作,其压力开关的橡胶件易损坏,机械开关易磨损、锈蚀,经常发生漏水、漏电现象。(2)浮动式开关控制器,其缺点是浮球易渗水及锈蚀,造成失控,另外,其体积大,使用寿命短,有漏电现象。(3)电极式供水控制器,其缺点是所用电极易产生电解,而造成失控,存在漏电危险,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整显示直观、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磁感式供水液位自动控制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水位管、水位下限传感器、磁浮器、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组成,在水位管上设有水位刻度线。水位下限传感器由卡环固定在水位管的下部,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由卡环固定在水位管的上部,磁浮器装在水位管中,水位下限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水位上限传感器直接接在主控器的输入端,主控器的输出控制水泵的电源的通断。本技术的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均采用干簧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调整显示直观,用户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在水位管上的位置,从而满足所需水位的高低,并且由水位刻度线显示所调水位的高低;工作稳定可靠、安全性好,不会出现漏水、漏电现象,没有机械磨损、不会出现电解现象和锈蚀,不受外界温度影响,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无塔压力式、无塔无罐直供式、水塔水箱(水桶)式等供水装置的自动供水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无塔压力罐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的A-A向视图)。图3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无塔无罐直供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水塔水箱、水桶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主控器的原理方块图。图7为本技术的主控器的电路原理图。在图1-7中,1、排空进气阀,2、承压式储水罐,3、19、25、水位管,4、发光二极管LED1,5、发光二极管LED2,6、启动按钮开关AN1,7、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8、磁浮器,9、水位下限传感器(干簧管),10、水泵D,11、22、29、排水管,12、防冻排空电磁阀,13、21、28、止逆阀,14、26、进水管,15、23、30、上水管,16、17、卡环,18、止排阀,20、连通管,24、水箱,27、三通。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2、3、6、7所示的实施例1可知,它是本技术用于无塔压力罐供水式的情况;如图1-3所示,本磁感式供水液位控制器由水位管3、水位下限传感器9、磁浮器8、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组成,在水位管3上设有水位刻度线。水位下限传感器9由卡环17固定在水位管3的下部,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由卡环16固定在水位管3的上部,磁浮器8装在水位管3中,水位下限传感器9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水位上限传感器直接接在主控器的输入端,主控器的输出控制水泵10的电源的通断。本实施例的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均采用干簧管(见图3中的9)。在图1中,水位管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承压式储水罐2相连通,水泵10安装在上水管15的下部,上水管15通过进水管14与承压式储水罐2的下部相连通。承压式储水罐2的底部通过装有防冻排空电磁阀12的排水管11与上水管15相连通,在位于进水管14与排水管11之间的上水管15上装有止逆阀13。如图6、7所示,本技术的主控器由信号处理电路、触发电路、可控硅、整流稳压电源组成,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分别接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接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触发电路的输出端接在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阴极之间,可控硅控制水泵的电源的通断。本实施例的整流稳压电源由整流二极管D1、降压电阻R1、滤波电容C1和稳压二极管DW1组成,滤波电容C1与稳压二极管DW1并联后再依次与整流二极管D1和降压电阻R1串联。本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由IC1(IC1的型号为74LS374)及其外围元件电阻R2-R5、电容C2、启动按钮开关AN1,二极管D2、D3、发光二极管LED1、LED2组成,水位下限传感器干簧管GH1接在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与IC1的输入端3脚之间,AN1与GH1并联,水位上限传感器干簧管GH2接在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与IC1的输入端4脚之间,C2与R2串联后与DW1并联,IC1的11脚接在C2与R2的节点处,IC1的输出端2脚接触发电路的输入端,发光二极管LED1与R5串联后接在IC1的2脚与地之间,LED2与R5串联后接在IC1的5脚与地之间。本实施例的触发电路由光耦合器MOC(光耦合器MOC的型号为MOC3041)组成,MOC的输入端1、2脚分别接IC1的2、10脚,MOC的输出端6脚和4脚分别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和阴极。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如下1、首先根据所需水位的高度分别调整水位下限传感器9和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在水位管3上的固定位置(见图1)。2、主控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见图6、7)当磁浮器8随水位下降至水位下限传感器9所处的位置时,干簧管GH1(见图3中的9)被接通,IC1的3脚接高电平,IC1的输出端2脚输出高电位,触发电路的光耦器MOC工作,从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水泵D工作,同时LED1发光;随着水位管3中的水位的升高,当磁浮器8升至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所处的位置时,干簧管GH2被接通,IC1的输入端4脚输入高电平,致使IC1的输出端2脚为低电位,触发电路不工作,SCR停止导通,水泵D停止工作,同时,IC1的5脚输出高电平,LED2发光。启动按钮开关AN1的作用是本系统安装后第一次开始工作时,按动AN1启动系统工作。实施例2(见图4)图4是本技术用于承压直供式的情况,它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水位管19的底端通过排水管22与上水管23相连通,而水位管19的下部通过连通管20与上水管23相连通,在排水管22与连通管20之间的上水管23上装有止逆阀21;在排水管22与连通管20之间的水位管19上装有防冻排空电磁阀12。在水位管19的顶端装有止排阀18,水位管19是承压的。实施例3(见图5)图5是本技术用于非承压水塔水箱(水桶)式的情况,它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水位管25的下端通过三通27分别与水箱24的下部的进水管26和上水管30的顶端相连通,水箱24的底部通过装有防冻排空电磁阀12的排水管29与上水管30相连通,在三通27与排水管29之间的上水管30上装有止逆阀28。水位管25的顶端开口并高出水箱24的顶端。权利要求1.一种磁感式供水液位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水位管、水位下限传感器(9)、磁浮器(8)、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组成,水位下限传感器(9)由卡环(17)固定在水位管的下部,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由卡环(16)固定在水位管的上部,磁浮器(8)装在水位管中,水位下限传感器(9)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水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感式供水液位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水位管、水位下限传感器(9)、磁浮器(8)、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组成,水位下限传感器(9)由卡环(17)固定在水位管的下部,水位上限传感器及主控器(7)由卡环(16)固定在水位管的上部,磁浮器(8)装在水位管中,水位下限传感器(9)通过导线与主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水位上限传感器直接接在主控器的输入端,主控器的输出控制水泵(10)的电源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大吉
申请(专利权)人:齐大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