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郑州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73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包括:前舱、后舱和动力系统,前舱的长度方向沿第一轴线延伸;后舱与前舱连接,后舱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轴线延伸;其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交;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前轮、后轮及螺旋桨,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前轮和/或后轮连接,并与螺旋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前舱相对于后舱非平行设置,在上岸时或在陆地行驶时,使得后舱的后端向竖直向上方向翘起,以增加螺旋桨的高度,使螺旋桨难以与地面发生磕碰,使用寿命长。而且,在上岸时,前舱向竖直向上方向翘起,前舱难以与坡道发生磕碰而损坏,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辆,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

技术介绍

[0002]水陆两栖摩托艇是既能够在陆地行驶,又能够泛水浮渡的的特种车辆。当陆地行驶时,水陆两栖摩托艇的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并将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车轮,车轮转动以实现运动。当水中行驶时,水陆两栖摩托艇的驱动装置将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螺旋桨,使螺旋桨转动,以实现水中运动。
[0003]为了实现在水中行驶,螺旋桨设于后舱的底部或尾部船舷高度偏低的位置。然而,在上岸时或在陆地行驶时,由于螺旋桨配置的高度过低,容易与地面磕碰,使用寿命短。而且,在上岸时,舱体的前端容易与地面发生磕碰而损坏,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上岸时或在陆地行驶时,螺旋桨配置的高度过低,容易与地面磕碰,使用寿命短。而且,在上岸时,舱体的前端容易与地面发生磕碰而损坏,使用寿命短,为此提供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包括:前舱、后舱和动力系统,所述前舱的长度方向沿第一轴线x延伸;所述后舱与所述前舱连接,所述后舱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轴线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前轮、后轮及螺旋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连接,并与所述螺旋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夹角为α,10
°
≤α≤30
°

[0008]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变速分动箱,所述变速分动箱与所述前轮连接,并与所述螺旋桨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前轮为两个,两个所述前轮分别与所述前舱的两侧之间设有两个前轮控制组件,所述后轮与所述后舱的尾部船舷之间设有后轮控制组件。
[0010]进一步,所述前轮控制组件包括:上摇臂、下摇臂、减震器和伸缩器,所述上摇臂的一端与所述前轮的轮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器连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伸缩器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后轮控制组件包括:伸缩器、减震器、连接部Ⅰ和连接部Ⅱ,所述伸缩器的一端与所述尾部船舷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Ⅰ连接;所述连接部Ⅰ与所述连接部Ⅱ连接,所述连接部Ⅱ与所述后轮的轮毂连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连接部Ⅱ连接,并与所述后轮连接,所述连接部Ⅰ、所述连接部Ⅱ和所述减震器共同构成两个三角形。
[0012]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靠近所述后舱的尾部设置。
[0013]进一步,所述前舱包括至少两个子前舱,所述相邻的两个子前舱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后舱包括至少两个子后舱,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后舱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第二端位于所述后舱内,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杆外设有套筒,所述传动杆配置为第二端的高度高于第一端。
[0015]进一步,所述后舱的尾部船舷的高度大于所述后舱的头部船舷,所述后舱的尾部船舷部分向头部船舷方向凹入形成凹槽。
[0016]本专利技术之水陆两栖摩托艇具有如下优点:
[0017]①
由于前舱相对于后舱非平行设置,在上岸时或在陆地行驶时,使得后舱的后端向竖直向上方向翘起,以增加螺旋桨的高度,使螺旋桨难以与地面发生磕碰,使用寿命长。而且,在上岸时,前舱向竖直向上方向翘起,前舱10难以与坡道发生磕碰而损坏,使用寿命长;
[0018]②
通过设置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夹角为α,10
°
≤α≤30
°
,一方面能够保证螺旋桨的离地高度和前舱与坡道的角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在地面行驶时,便于后舱内容纳货物或满足人的舒适性;
[0019]③
通过设置变速分动箱,变速分动箱能够选择性地将动力传递给螺旋桨或前轮,即在陆地行驶时,仅提供动力给前轮,在水面行驶时,仅提供动力给螺旋桨,以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在陆地行驶时的场景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在入水时的场景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在水中行驶时的场景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刚上岸时行驶时的场景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完全上岸时的场景示意图;
[0025]图6为图1至图5所示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的动力系统的原理示意框图;
[0026]图7为图1至图5所示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的前轮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1至图5所示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的后轮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的剖视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上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的俯视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的俯视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图13所示的水陆两栖摩托艇上岸时的场景示意图;
[0034]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陆两栖摩托艇省略螺旋桨的仰视图。
[0035]图中:10

前舱,11

子前舱,20

后舱,21

子后舱,22

头部船舷,23

尾部船舷,24

凹槽,31

驱动装置,32

前轮,33

后轮,34

螺旋桨,35

传动装置,351

传动杆,36

变速分动箱,37

套筒,40

前轮控制组件,41

上摇臂,42

下摇臂,43

减震器,44

滑轨,45

滑块,46

伸缩器,50

后轮控制组件,51

伸缩器,52

减震器,53

连接部Ⅰ,54

连接部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7]参照附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包括:前舱10、后舱20和动力系统,前舱10的长度方向沿第一轴线x延伸;后舱20与前舱10连接,后舱20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轴线y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舱(10)、后舱(20)和动力系统,所述前舱(10)的长度方向沿第一轴线(x)延伸;所述后舱(20)与所述前舱(10)连接,所述后舱(20)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轴线(y)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轴线(x)与所述第二轴线(y)相交;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31)、传动装置(35)、前轮(32)、后轮(33)及螺旋桨(34),所述驱动装置(31)与所述传动装置(35)连接,所述传动装置(35)与所述前轮(32)和/或所述后轮(33)连接,并与所述螺旋桨(3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x)与所述第二轴线(y)之间夹角为α,10
°
≤α≤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35)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31)的一端设有变速分动箱(36),所述变速分动箱(36)与所述前轮(32)连接,并与所述螺旋桨(3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32)为两个,两个所述前轮(32)分别与所述前舱(10)的两侧之间设有两个前轮控制组件(40),所述后轮(33)与所述后舱(20)的尾部船舷(23)之间设有后轮控制组件(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陆两栖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控制组件(40)包括:上摇臂(41)、下摇臂(42)、减震器(43)和伸缩器(44),所述上摇臂(41)的一端与所述前轮(32)的轮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器(43)连接,所述减震器(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峰郭郑州
申请(专利权)人:郭郑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