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构及双转轮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39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湿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块、固定环、除湿转轮、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底座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组件,固定块的两侧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转动组件,便于除湿转轮的转动,转动比较稳定,省去了传统的除湿转轮需要把皮带套在除湿转轮上,方便了除湿转轮的拆卸,设置的限位组件,便于对除湿转轮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了除湿转轮转动的稳定性,也便于对除湿转轮的安装和拆卸,比较省时省力,提高了除湿转轮的更换效率,通过支撑板、转动板、滑轮、弹簧和第三转轴的配合,便于除湿机的移动,移动时具有减震效果,保护除湿机。保护除湿机。保护除湿机。

A dehumi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double rotating wheel de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构及双转轮除湿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除湿机构及双转轮除湿机。

技术介绍

[0002]除湿机被处理的空气经风扇吸入后,先经空气过滤网过滤,然后在冷却的蒸发器上降温除湿,将空气中多余水蒸汽冷凝为水,使空气含湿量减少,由于除湿的冷凝水带走了一部分湿热,使空气的温度随之降低,为了使空气温湿度适宜,除湿机特有的结构使除湿后的空气再经过冷凝器加热升温,从而提高环境温度,使除湿机除湿效果大大提升;然而目前双转轮除湿机所用的除湿转轮转动不稳定,降低了设备的除湿效果,然而每个除湿转轮都有使用寿命,在更换除湿转轮时比较麻烦和费力,增加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更换效率,还有目前的除湿机体积比大,不方便移动,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机构及双转轮除湿机,本专利技术设置的转动组件,便于除湿转轮的转动,转动比较稳定,省去了传统的除湿转轮需要把皮带套在除湿转轮上,方便了除湿转轮的拆卸,设置的限位组件,便于对除湿转轮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了除湿转轮转动的稳定性,也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01)、固定块(02)、固定环(03)、除湿转轮(04)、转动组件(05)和限位组件(06),所述底座(01)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块(02),所述固定块(02)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03),所述固定环(03)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组件(05),所述固定块(02)的两侧上设置有限位组件(06);所述转动组件(05)包括固定耳(051)、带动轮(052)、第一转轴(053)、第一带轮(054)、旋转电机(055)、第二带轮(056)和皮带(057),所述固定环(03)的内壁上固定有多个固定耳(051),所述固定耳(051)之间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053),所述第一转轴(053)的外壁上套接有带动轮(052),所述固定块(02)的一侧上安装有旋转电机(055),所述旋转电机(055)输出轴的一端上调节有第二带轮(056),所述第二带轮(056)的外壁上套接有皮带(057),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053)的一端上对应皮带(057)套接有第一带轮(054),且皮带(057)的另一端套接于第一带轮(054)的外壁,所述带动轮(052)之间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除湿转轮(04),且除湿转轮(04)的外壁与带动轮(052)的外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06)包括支撑耳(061)、双头螺纹杆(062)、L形连杆(063)、限位轮(064)、通槽(065)、限位槽(066)、移动块(067)、第一滑槽(068)和第一滑块(069),所述固定块(02)的两侧外壁上均转动安装有两个L形连杆(063),所述L形连杆(063)之间的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限位轮(064),所述固定环(03)的外壁上对应L形连杆(063)贯通开设有通槽(065),且L形连杆(063)穿过通槽(065),所述除湿转轮(04)的外壁上对应限位轮(064)开设有限位槽(066),且限位槽(066)的内壁与限位轮(064)的外壁贴合,所述底座(01)位于L形连杆(063)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支撑耳(061),所述支撑耳(061)之间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双头螺纹杆(062),且双头螺纹杆(062)穿过固定块(02)的外壁,所述双头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诚昊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