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32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涉及槐耳颗粒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入选标准:

Application of Huaier Granule in the preparation of reagents for TACE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槐耳颗粒应用
,特别涉及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原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到85%

90%以上,HBV和HCV慢性感染是HCC发生的重要原因,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阻止HCC的发生,HCC具有进展快、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以及预后不良的特点,手术切术是根治治疗HCC的首选方案,从不规则切除、原叶切除,逐步发展到肝移植、进准肝切除,1990年后手术治疗不再明显延长HCC患者的生存期,术后5年生存率维持在30%

60%,复发率高达70%;之后陆续出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方法,而TACE是不可手术切除HCC首选姑息治疗方法,尽管TACE能够有效抑制癌灶,然而尚有一些局限性导致其远期疗效不理想:
[0003]1)TACE术后癌灶及癌旁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导致血清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factor,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增高,HIF

1α和VEGF刺激HCC新生血管形成,造成残存肿瘤的进展、转移;
[0004]2)多次、大范围栓塞对HCC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损伤较重,可能导致其无法耐受后续TACE治疗;
[0005]3)HCC化疗效果不佳;
[0006]因此,寻找一种低毒性、疗效显著的辅助药物以弥补TACE的不足之处势在必行,肝癌TACE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仍然困扰着临床医生的重大难题之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局部治疗并非一劳永逸,需要有效的全身系统治疗;
[0007]HCC的全身治疗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良好前景,应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目前已广泛得到认可,国内多相关研究已证实此点,目前,已有文献证实槐耳颗粒对TACE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二者联合应用可获得较单纯应用TACE更高的瘤体稳定率和患者生存率,显著改善了HCC的治疗结局。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槐耳颗粒作为中药抗癌制剂,其抗癌作用机制已被逐渐探明,但临床上少有其联合索拉非尼等靶向药联合对肝癌TACE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影响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了槐耳颗粒在临床抗击肝癌的临床新应用,并明确其疗效,优化肝癌患者TACE术后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具体包括: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治疗常规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TACE术+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槐耳颗粒)、对照组40例(TACE术+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
[0010]可选的,入选标准:
[0011]①
病理学检查或符合临床诊断证实为HCC,临床分期难以手术治疗患者(尽可能选取同期患者);
[0012]②
18岁<年龄<80岁;
[0013]③
尽可能入组前未接受过外科手术或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
[0014]④
BCLC分期为A期、B期或C期,但门脉主干癌栓的BCLC分期C期患者不入选;
[0015]⑤
Child

Pugh评分≤9分;

ECOG评分≤2分;

预计生存期≥12周等。
[0016]可选的,剔除标准:
[0017]符合入选标准,入选后退出的;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诊疗进行,按照患者意愿和临床需求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主要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组间具有可比性。
[0018]可选的,术后治疗:
[0019]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于术后1天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每次0.4g、3次/日);
[0020]实验组患者术后第3

10天加服槐耳颗粒(20g、3次/日),分别在术后第1周,第4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测算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NLR)、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浆IgG、IgA及IgM)、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计算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值)及、NK细胞比例、甲胎蛋白水平(AFP)、癌胚抗原水平(CEA)、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蛋白)、炎性指标(白介素6、C

反应蛋白),并行增强CT检查,结合实验室相关检验结果、影像学资料及患者一般情况、营养状况、精神状况等,评估槐耳颗粒辅助TACE术后的效果。
[0021]可选的,其特征在于: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
±
s)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22]有益效果
[0023]槐耳清膏对肝癌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附壁能力及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降低肝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而发挥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另一方面,陈孝平院士牵头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已经结束,入组1044例肝癌患者并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口服槐耳颗粒治疗)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37.61%vs50.95%),治疗组的2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81%vs8.54%);一项回顾性研究,入组175例肝癌术后患者,分析显示治疗组(槐耳颗粒)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79.3%、65.2%,对照组为92.0%、68.3%、46.6%(P=0.038),槐耳颗粒可显著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提示槐耳颗粒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改善肝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降低复发风险等,盛京医院王海瑞在其研究中指出,槐耳颗粒联合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HCC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尽早联合使用槐耳颗粒可提高HCC介入手术疗效,延长肿瘤进展时间;
[0024]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多靶向性的抗肿瘤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血管生成,索拉非尼抑制肿瘤细胞的靶部位CRAF、BRAF、V600EBRAF、c

Kit、FLT

3和肿瘤血管靶部位的CRAF、VEGFR

2、VEGFR

3、PDGFR

β,这些酶可作用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生成
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目前索拉非尼已广泛应用于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治疗常规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TACE术+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槐耳颗粒)、对照组40例(TACE术+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入选标准:

病理学检查或符合临床诊断证实为HCC,临床分期难以手术治疗患者(尽可能选取同期患者);

18岁<年龄<80岁;

尽可能入组前未接受过外科手术或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

BCLC分期为A期、B期或C期,但门脉主干癌栓的BCLC分期C期患者不入选;

Child

Pugh评分≤9分;

ECOG评分≤2分;

预计生存期≥12周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槐耳颗粒在制备进行肝细胞癌TACE预后的试剂中的应用,剔除标准:符合入选标准,入选后退出的;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诊疗进行,按照患者意愿和临床需求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主要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组间具有可比性。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王利兵崔明新于敬坤程大铭曲凤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工人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