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交叉污染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及无人船水质采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船水质采样领域,具体涉及防交叉污染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及无人船水质采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水环境监测领域,要取得真实、准确且完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先需要获得有代表性的水质样品。针对河流、湖泊、水库、近岸海域等地表水体进行水样采集时,不仅需要采集岸边采样点的水质样本,还需要采集远离岸边采样点的水质样品。通常水质样品人工采集过程中需要采样人员乘坐船只去采样点完成采集。人工操作离水面较近且受气候、水流等条件影响,危险系数大;需要消耗人员工时,存在船舶使用和燃料动力等费用,人力物力消耗大;操作复杂,单次采样时间长,不同采样点之间耗时长,影响水样分析时效性;人员操作中因习惯差异会导致样品采集质量的差异,不利于水质分析和对比;当采样点处于狭小或水深不够等特殊地形时,普通船只和人员难以到达并完成采样。
[0003]现有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如申请号为 201910921738 .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质自动采样的无人船装置,在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交叉污染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内设有导航定位模块、驱动模块和机电控制模块,所述导航定位模块和驱动模块,与机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船体(1)内还设有抽水装置(2)和存样仓(3),所述抽水装置(2)向船体(1)外延伸设有取样管(21),所述抽水装置(2)还包括出水导管(22),所述出水导管(22)延伸进入存样仓(3),所述抽水装置(2)与机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样仓(3)内设有水样收集装置(4)、出水管导向装置(5)和排水口(6),所述水样收集装置(4)包括至少2个水样收集瓶(42),所述出水管导向装置(5)包括出水管固定器(51)和驱动部(52),所述出水导管(22)出水端固定在出水管固定器(51)上,所述出水管固定器(51)与驱动部(52)相连接,所述驱动部(52)与机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出水管导向装置(5)包括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两个位置状态,在第一行程位状态时,所述出水导管(22)出水端对准水样收集装置(4)内的其中一个水样收集瓶(42);在第二行程位状态时,所述出水导管(22)出水端对准排水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6)设置在存样仓(3)侧壁上,并且延伸出船体(1)外壁,所述水样收集装置(4)设置在存样仓(3)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2)包括驱动缸(521)、第一连杆(522)和第二连杆(523),所述驱动缸(521)驱动控制器与机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缸(521)转动连接在存样仓(3)底部,所述驱动缸(521)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522)上,所述第一连杆(522)一端转动连接在存样仓(3)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3)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23)远离第一连杆(522)一端转动设有滑块(524),所述存样仓(3)侧壁上固定有导轨(525),所述滑块(524)卡设在导轨(525)上并且与导轨(52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23)近第一连杆(522)一端延伸设有前伸杆(5231),所述出水管固定器(51)固定在前伸杆(5231)上;当所述驱动缸(521)伸缩杆在小行程位置上时,所述前伸杆(5231)垂直向下,对应的所述水样收集瓶(42)设置在前伸杆(5231)下方,此时所述出水管导向装置(5)处于第一行程位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杆(522)伸缩杆从小行程位置顶出至大行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前伸杆(5231)完成上摆外伸的动作,设置在前伸杆(5231)上的出水管固定器(51)带动出水导管(22)出水端,伸入排水口(6)并且伸出船体(1)外壁,此时所述出水管导向装置(5)处于第二行程位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523)还包括垂直延伸段(5232),所述垂直延伸段(5232)设置在前伸杆(5231)和第二连杆(523)之间,所述垂直延伸段(5232)延伸方向垂直于前伸杆(5231)和第二连杆(5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水质采样无人船,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固定器(51)内部的出水导管(22),与出水管固定器(51)内壁之间设有紧管压片(511),所述出水管固定器(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坚,胡智焕,刘笑成,杨子恒,韩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