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00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人为直接控制的无触点固体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直接由人为控制达到开关通断,而不需附加任何光、电信号发生器,从而提供了一种由放大器、电信号处理电路、触发电路、可控制硅和在放大电路输入端联接一个有机压电-热电薄膜组成的换能器等组成的固体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直接由“人为”作用,无触点,没有机械结构零件,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寿命在10年以上;体积小;灵敏度可控制;全部电路组合成一体且牢固、可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由人为直接控制的、一体化的、无触点的固体开关元件。现有固体开关通常指采用可控硅等固体电子元件完成电流通断控制的无触点电子开关,如固体继电器,是一种四端有源器件,简称SSR,其中两端为输入控制端,另外两端为输出受控端,中间采用光电隔离。当输入端加上直流或脉冲信号,输出端就能从关断转变为导通,实现了“开关”功能。(参考文献北京希曼顿自动化研究所S系列交流固态继电器)。近年来由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在可控硅基础上,又逐渐研制了不同类型的特种可控硅器件,如《特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杨荫彪等编者,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介绍的“光控可控硅”,其特点是用光触发代替电触发,在一定的光强度下(60-1000Lux)使可控硅开通,光照越强,开通越快。这些开关不能用手直接启动,而是靠外加一个能产生规定的电或光信号的装置,才能驱动一触发完成开关控制的功能。这些装置是由外加的电脉冲信号发生器、电源和相应的脉冲成形电路,作为光控也需要有控制光源的电源、特定的光照环境或发光装置。由于外加一套产生电或光信号的装置,必然使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增大;另外也需要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开关,包括放大器3、电信号选频及滤波处理电路4、触发电路5和可控硅6构成的开关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一个有机压电--热电薄膜换能器2,其中有机压电--热电薄膜换能器连接在放大器3的输入端,换能器2的电压信号在放大器3的输入端被放大,输出到触发电路5,当信号超过一定的电位时,触发电路输出高电平,触发可控硅6,使之导通,由并联在R1上的电容C1滤除高频信号;放大器3反馈电路中的电容C3控制放大器的频带;串联在放大器3输入端的电容C2限制低频信号,因而消除了无关干扰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