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及转炉
[0001]本技术涉及转炉炉口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
[0002]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转炉水冷炉口结构的转炉。
技术介绍
[0003]目前,转炉炼钢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炼钢方法,其钢产量占世界钢总产量的约65%以上。转炉炉壳由锥形炉帽、圆柱形炉身和炉底三部分组成,为了便于转炉工作时加料、插入氧枪、排出炉气和倒渣,在炉帽顶部设有炉口。锥形炉帽的炉口在炼钢的过程中会首先接触铁水,随着炼钢节奏的加快,转炉炉口长时间的与铁水接触,使得炉口长期受热,容易造成炉口的变形,进而导致导致清除粘渣困难以及冶炼效率降低等问题。
[0004]目前,一般的采用循环水冷的形式对转炉炉口的降温,循环水通过吸收炉口的热量,从而对炉口降温,但是水在吸收热量的同时,自身的温度会逐渐增加,使得后续的冷却降温效果不好,从而影响转炉炼钢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以提高炉口水冷的效果。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口本体,所述炉口本体上形成有相对布置的两个冷却腔(301),各所述冷却腔(30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202)和出水口(203),于所述冷却腔(301)内设有沿所述炉口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隔板(3),多个隔板(3)与所述冷却腔(301)相对的两个内壁交错连接,而在所述冷却腔(301)内限定出蛇形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隔板(3)沿所述炉口本体的径向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一所述冷却腔(301)内设有一端与外部水源连通的喷淋管道(4),所述喷淋管道(4)沿所述冷却腔(301)的周向设置,并于所述冷却腔(301)内设有与所述喷淋管道(4)连通的支管道(401),所述支管道(401)沿所述炉口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于所述支管道(401)上设有喷嘴(4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炉口本体中心的方向,所述冷却腔(301)依次布置第一弧形侧壁(101)和第二弧形侧壁(201),所述喷嘴(402)朝向所述第一弧形侧壁(101)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彦林,范堡超,胡谨,王美伊,高皓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