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91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包括多套检测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每套检测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座相隔一段距离且与底座上表面垂直地设置在底座上;连接板与底座的上表面平行地设置在两个支撑座之间;电动滑轨机构设置在每个支撑座上且与连接板的侧部连接,电动滑轨机构能够带动连接板竖直往复移动;第一检测体通过第一调整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第一检测体包括第一涂覆面;第二检测体通过第二调整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第二检测体包括第二涂覆面,且第二检测体位于第一检测体的正下方;其中电动滑轨机构能够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一检测体接触或远离第二检测体。借此,可快速监测出油脂的粘附性数据。出油脂的粘附性数据。出油脂的粘附性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油脂
,特别是关于一种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体的粘附性是许多液体需要侧量的一项测试指标,以油脂为例: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脂是烃的衍生物,油脂是一种特殊的酯,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0003]粘附性是油脂的重要指标之一,粘附性好能够降低水及泥浆渗入的风险,关系到油脂的止水密封效果。密封油脂一般是由基础油、增粘剂、填料和纤维等组成。油脂的粘附性与填料和增粘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气相二氧化硅具有多孔性,无毒无味无污染,耐高温。同时它具备的化学惰性以及特殊的触变性能,能够明显改善橡胶制品的抗拉强度,抗撕裂性和耐磨性,粘合剂、聚合物等的流变性与触变性控制、用作防沉、增稠、防流挂的助剂。为了改进和提高密封油脂对基材的黏附性能和粘结强度,许多还引入了黏附促进剂作为促进剂来提高密封油脂的粘结性能和抗水压性能。
[0004]而油脂粘附性的自动检测设备是一种用于对油脂的粘附性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然而现有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时,油脂涂覆起来不够方便,且不方便对油脂进行清理,影响使用效果。目前的粘附性检检测方法良莠不齐,不仅没有规范的检测装置,且检测方法及操作手法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而且,功能比较单一,检测需要的时间较长,检测的效率不高,且检测完成之后清洁比较麻烦,需要很长的时间,无法满足现在日益高校的生产的需求。为了能够客观、准确的反应油脂的粘附性,急需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油脂粘附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其能够迅速检测出监测装置内的多套检测组件上的不同油脂的粘附性数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多套检测组件;多套检测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每套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连接板、电动滑轨机构、第一检测体及第二检测体;至少两个支撑座相隔一段距离且与底座上表面垂直地设置在底座上;连接板与底座的上表面平行地设置在至少两个支撑座之间;电动滑轨机构设置在每个支撑座上且与连接板的侧部连接,电动滑轨机构能够带动连接板竖直往复移动;第一检测体通过多个第一调整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第
一检测体包括第一涂覆面;第二检测体通过第二调整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第二检测体包括第二涂覆面,且第二检测体位于第一检测体的正下方;其中电动滑轨机构能够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一检测体接触或远离第二检测体。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动滑轨机构包括导向滑槽、导向滑块以及传动装置;导向滑槽与底座的上表面垂直地设置在支撑坐上;导向滑块设置在导向滑槽内,并能沿导向滑槽上下移动,导向滑块的侧面与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传动装置设置在导向滑曹处并用以带动导向滑块运动。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调节座、多个第一调节块、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多个第一调节座设置在第一检测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检测体的下表面为第一涂覆面,每个第一调节座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凹槽;多个第一调节块上端设置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下端通过第一限位杆设置在第一凹槽内;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设置在第一调节块下端的侧壁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第一限位块嵌设在第一限位槽内。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调整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沉孔;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通孔设置在每个第一调节座的侧壁处,且与第一凹槽连通;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沉孔设置在每个第一调节块的下端处;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通孔的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沉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一限位杆穿过第一限位通孔后插入第一限位沉孔内并将第一调节块固定在第一限位座上。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套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检测体的正下方的检测盒,检测盒包括盒底以及盒壁,盒底与盒壁形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第二检测体和第二调整机构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调节座、第二调节块、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块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第二调节座设置在盒底的上表面上,每个第二调节座的上表面包括第二凹槽;第二调节块的上端设置在第一检测体的下表面上,第二检测体的上表面为第二涂覆面,第二调节块的下端通过第二限位杆设置在第二凹槽内;至少一个第二限位块设置在第二调节块下端的侧壁上;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设置在第二凹槽的侧壁上,第二限位块嵌设在第二限位槽内。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调整机构还包括至少二个第二限位通孔以及至少二个第二限位沉孔;至少二个第二限位通孔对撑地设置在每个第二调节座的侧壁处,且与第二凹槽连通;至少二个第二限位沉孔对撑地设置在每个第二调节块的下端处;其中至少二个第二限位通孔的位置与至少二个第二限位沉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二限位杆穿过第二限位通孔后插入第二限位沉孔内并将第二调节块固定在第二限位座上。
[00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盒,其设置在每个支撑座上,传感器盒内包括多个传感器,用以监测温度、拉力以及时间。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套检测组件的规格尺寸相同或不同。
[00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采用气压传动、液压传动或者机械传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通过多组检测组件可以实现同时对多种油脂的粘附性数据进行检测;而且每组检测组件都设置有电动滑轨机构以及可拆卸的第一检测体跟第二检测体,电动滑轨机构可以带
动第一检测体与第二检测体贴近接触或者分离,并通过传感器盒内设置的各项传感器以及控制和显示装置,迅速的将各组检测组件上的油脂的粘附性数据计算、记录并显示出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另外多组检测组件的尺寸规格可以不尽相同,如此可以同时检测一种油脂在不同条件下的粘附性数据;此外由于设置了调节装置使得第一检测体和第二检测体的拆装非常方便,进而方便了油脂的涂抹质量控制已经清理的便捷性,可大大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以及检测速度,减少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粘附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滑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调整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多套检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每套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其相隔一段距离且与所述底座上表面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连接板,其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座之间;电动滑轨机构,其设置在每个所述支撑座上且与所述连接板的侧部连接,所述电动滑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连接板竖直往复移动;第一检测体,其通过多个第一调整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检测体包括第一涂覆面;以及第二检测体,其通过第二调整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检测体包括第二涂覆面,且所述第二检测体位于所述第一检测体的正下方;其中所述电动滑轨机构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第一检测体接触或远离所述第二检测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滑轨机构包括:导向滑槽,其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垂直地设置在支撑坐上;导向滑块,其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并能沿所述导向滑槽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滑块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以及传动装置,其设置在导向滑曹处并用以带动所述导向滑块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调节座,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检测体的下表面为所述第一涂覆面,每个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凹槽;多个第一调节块,其上端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上,下端通过第一限位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块下端的侧壁上;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嵌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湿滑表面的粘附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通孔,其设置在所述每个第一调节座的侧壁处,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沉孔,其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下端处;其中所述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稳稳贾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天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