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89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涉及扒皮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组件和剥皮机构,所述支架组件的内边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通道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顶侧设置有输料组件,所述通道组件的底侧设置有剥皮机构,所述剥皮机构包括排皮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在两组皮带轮的传动作用下,能够将剥皮组件进行对玉米皮进行有效的剥离,使得玉米棒在组件剥完皮排出后,利用剥离组件的剥离条将玉米进行传送出去,由于排皮箱的一端内侧,具备多组的电动的螺旋杆状的组件,在玉米进入螺旋杆状的组件的时候,在螺旋杆的转动下能够将剥离的玉米稳定的进行抬升,使得玉米不会在剥皮完成后错位后退,从而起到了提升设备的加工效率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提升设备的加工效率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提升设备的加工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扒皮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棒扒皮装置又叫玉米剥皮机,属于玉米加工机械,能够很好地完成玉米剥皮作业,替代手工操作。
[0003]现有的扒皮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出料,造成剥皮后容易造成玉米后退,导致加工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该玉米棒扒皮装置主要是利用在两组皮带轮的传动作用下,能够将剥皮组件进行对玉米皮进行有效的剥离,使得玉米棒在组件剥完皮排出后,利用剥离组件的剥离条将玉米进行传送出去,由于排皮箱的一端内侧,具备多组的电动的螺旋杆状的组件,在玉米进入螺旋杆状的组件的时候,在螺旋杆的转动下能够将剥离的玉米稳定的进行抬升,使得玉米不会在剥皮完成后错位后退,从而起到了提升设备的加工效率的作用。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和剥皮机构,所述支架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包括支架组件(1)和剥皮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的内边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通道组件(2),所述支架组件(1)的顶侧设置有输料组件(3),所述通道组件(2)的底侧设置有剥皮机构(4);所述剥皮机构(4)包括排皮框(401)、轴条(402)、第一皮带轮组(403)、第二皮带轮组(404)、轮罩壳(405)、第二电机(406)、旋转棒(407)、齿条组(408)、第三皮带轮组(409)和螺旋杆组(4010),所述排皮框(401)设置在所述通道组件(2)的底侧,所述排皮框(401)的一侧设置有轴条(402),且所述轴条(402)的一侧通过第一皮带轮组(403)与第二皮带轮组(40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组(404)的外侧设置有轮罩壳(405),所述第二皮带轮组(40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电机(406),所述轴条(40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排皮框(401)连接有旋转棒(407),且所述旋转棒(407)的外侧设置有齿条组(408),所述旋转棒(407)的一侧贯穿所述排皮框(401)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组(409),所述排皮框(401)的另一端内侧设置有螺旋杆组(40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皮框(401)为双围边构造,所述第一皮带轮组(403)与第二皮带轮组(404)均为皮带传动结构,所述齿条组(408)以旋转棒(407)的中轴线等角度环形分布,且所述旋转棒(407)平行分布三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棒扒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皮带轮组(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茂董兰英邹连雨张大娥王艳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万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