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及处理器技术

技术编号:34128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排列算法生成针对预设的3D椭圆柱的多个安排点;从多个安排点中选定一个安排点作为目标安排点;确定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其中,椭圆E为3D椭圆柱的截面线;确定第一投影点在椭圆E上的离心角度;将2D网格的中心点作为网格定位点,并控制网格定位点移动,以使网格定位点在3D椭圆柱上的投影点与第一投影点的位置重合;确定2D网格的任意一个网格顶点相对于网格定位点的当前位置的偏移量;根据每个网格顶点的偏移量确定每个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根据第一投影点和多个第二投影点生成对应的3D网格。影点生成对应的3D网格。影点生成对应的3D网格。

A deformation method and processor for uniformly flowing 2D meshes to 3D cylind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及处理器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处理器、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虚拟仿真技术是在互联网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将VR虚拟现实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属于更高级的三维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科技,其应用领域正逐渐广泛,逐渐在老百姓生活的各个行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服装3D柔性仿真技术在国外起步相对较早,整个技术发展比国内要领先不少,随着国家自主研发、工业强国等战略的提出,虚拟仿真子国内近几年也是得到快速发展。设计师和版师制好2D板片,通过3D建模技术直接在人体上进行虚拟仿真。
[0003]现有技术中3D建模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2D网格以指定视角投影到3D柱面上,然后生成初始3D网格传入到仿真进行模拟;一种是将2D网格以最近点方式投影到3D柱面上,然后生成初始3D网格传入到仿真进行模拟;这两种投影方式的缺点是投影点分布不均匀,投影点位置不可控,网格顶点初始位置偏移,离网格面较近的地方会非常密集,有些超出椭圆柱面的地方无法计算到投影点。我们如果将分布不均匀的网格进行仿真,会导致仿真出现穿透、黏合等等不好的效果,甚至仿真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存储介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包括:
[0006]根据预设排列算法生成针对预设的3D椭圆柱的多个安排点;
[0007]从多个安排点中选定一个安排点作为目标安排点;
[0008]确定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其中,椭圆E为3D椭圆柱的截面线;
[0009]确定第一投影点在椭圆E上的离心角度;
[0010]将2D网格的中心点作为网格定位点,并控制网格定位点移动,以使网格定位点在3D椭圆柱上的投影点与第一投影点的位置重合;
[0011]确定2D网格的任意一个网格顶点相对于网格定位点的当前位置的偏移量;
[0012]根据每个网格顶点的偏移量确定每个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根据第一投影点和多个第二投影点生成对应的3D网格。
[001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包括:
[0014]获取目标安排点的坐标点;将椭圆E上距离目标安排点的坐标点距离最近的点确定为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
[001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根据每个网格顶点的偏移量确定每个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包括:确定椭圆E的多个参数;根据第一投影点的坐标和多个参数确定第一
投影点在椭圆E上的离心角度;针对每个网格顶点,根据多个参数、偏移量以及离心角度确定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
[0016]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偏移量包括在X方向上的偏移量和在Y方向上的偏移量,所述第二投影点表示为Vproj(V
x
,H,V
y
),其中,根据公式(1)计算出Vx以及根据公式(2)计算出V
y

[0017][0018][0019]其中,所述椭圆E的参数方程为:x=acosθ,y=bsinθ,a表示为所述椭圆E的半长轴的长度,b表示为所述椭圆E的半短轴的长度,θA为所述第一投影点在所述椭圆E上的离心角度,Voffset_x为网格顶点相对于所述网格定位点在X方向上的偏移量,Voffset_x为网格顶点相对于所述网格定位点在Y方向上的偏移量,Lc为所述椭圆E的周长。
[002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根据公式(3)计算出H:
[0021]H=Voffset_y+y1ꢀꢀꢀꢀꢀ
(3)
[0022]其中,y1为第一安排点的y轴的值。
[002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投影点和多个第二投影点生成对应的3D网格包括:根据3D椭圆柱与2D网格之间的拓扑关系,将第一投影点和多个第二投影点重新拓扑生成对应的3D网格。
[0024]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上述的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
[0025]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装置,装置包括用于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的处理器。
[0026]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上述的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
[0027]上述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存储介质,根据预设排列算法生成针对预设的3D椭圆柱的多个安排点;从多个安排点中选定一个安排点作为目标安排点;确定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其中,椭圆E为3D椭圆柱的截面线;确定第一投影点在椭圆E上的离心角度;将2D网格的中心点作为网格定位点,并控制网格定位点移动,以使网格定位点在3D椭圆柱上的投影点与第一投影点的位置重合;确定2D网格的任意一个网格顶点相对于网格定位点的当前位置的偏移量;根据每个网格顶点的偏移量确定每个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根据第一投影点和多个第二投影点生成对应的3D网格。通过该方法生成3D网格顶点分布均匀、位置可控,解决了投影点分布不均匀,投影点位置不可控,网格顶点初始位置偏移,离网格面较近的地方会非常密集,有些超出椭圆柱面的地方无法计算到投影点的问题。
[0028]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的示意图;
[0032]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椭圆示意图;
[0033]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2D网格示意图;
[0034]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椭圆柱示意图;
[0035]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2D网格投影到三维的结果示意图;
[0036]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22D网格投影到三维的3D网格示意图;
[0037]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
[0039]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2D网格均匀流动到3D柱面的变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排列算法生成针对预设的3D椭圆柱的多个安排点;从所述多个安排点中选定一个安排点作为目标安排点;确定所述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其中,所述椭圆E为所述3D椭圆柱的截面线;确定所述第一投影点在所述椭圆E上的离心角度;将2D网格的中心点作为网格定位点,并控制所述网格定位点移动,以使所述网格定位点在所述3D椭圆柱上的投影点与所述第一投影点的位置重合;确定所述2D网格的任意一个网格顶点相对于所述网格定位点的当前位置的偏移量;根据每个网格顶点的偏移量确定每个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根据第一投影点和多个第二投影点生成对应的3D网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安排点的坐标点;将所述椭圆E上距离所述目标安排点的坐标点距离最近的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安排点在椭圆E上的第一投影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网格顶点的偏移量确定每个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包括:确定所述椭圆E的多个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投影点的坐标和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投影点在所述椭圆E上的离心角度;针对每个网格顶点,根据所述多个参数、所述偏移量以及所述离心角度确定所述网格顶点在3D椭圆柱上的第二投影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包括在X方向上的偏移量和在Y方向上的偏移量,所述第二投影点表示为Vproj(V
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平翟锦修肖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工信创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