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278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条烟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利用条烟自动投放装置将短条烟输出至斜辊筒输送带,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辊筒输送带实现短条烟在输出辊筒输送带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输送;第二步,短条烟由辊筒输送带输入至旋转机构;第三步,短条烟由旋转机构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短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第四步,短条烟定向、定位输出。其解决了短条烟在输出时无法有效控制其位置,使其在于常规烟汇合时无法实现高速、稳定的输送状态的技术问题。稳定的输送状态的技术问题。稳定的输送状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条烟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IPC分类号应为B65B35/56或B65B35/30,应属于B65B35/00大组(要包装物件的供给、送进、排列或定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条烟的包装领域中,在依订单包装的流程中,需要将多种条烟进行集合包装,这些条烟中包括不同品牌,还包括不同规格。我们一般将条烟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如图1所示,包括常规烟91、细支烟92、异形烟93,以异形烟为例,其相较于常规烟通常呈现长度较短、高度较高、宽度一致的状态,这种条烟也会称之为短条烟,如图1所示,现有的短条烟包括长边A、短边B、高C、对角线D,其中长边A与高C构成了短条烟的侧面,短边B与高C构成了短条烟的端面,长边A与短边B构成L短条烟的顶面与底面,常规烟包括长边J、短边K、高L、对角线M。在现有的条烟包装时,由于短条烟的长度较短,其在于常规烟汇合时,由于输送或挤压的问题,往往容易导致整个输送流程的散乱,如图2所示,当不同规格条烟处于一定排序时,如图中所示的双点划线部位的条烟,由于短条烟位置的原因,可能就会倾斜等不可控因素,从而为后续的集合输出造成问题,甚至导致停机。
[0003]现有的订单包装流程中,第一道工序都是采用条烟投放装置进行投放,其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709590U公开的一种烟草立式机条烟自动投放装置。这种装置投放之后,是很难控制条烟于输送带上的位置的,特别是由于条烟的订单包装流程是一个速度较快的包装流程,如果利用某些限制结构进行限制,是可以实现的条烟在输送带上的位置的,但是前提必然是降低速度,这并不符合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于是,本申请人针对这一技术缺陷进行了有效的改进,设计了一套有效解决条烟位置稳定且基本不会降低工作效率的工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解决了短条烟在输出时无法有效控制其位置,使其在于常规烟汇合时无法实现高速、稳定的输送状态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第一步,利用条烟自动投放装置将短条烟输出至斜辊筒输送带,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辊筒输送带实现短条烟在输出辊筒输送带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输送;
[0007]第二步,短条烟由辊筒输送带输入至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使得短条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旋转机构宽度方向的两端;
[0008]第三步,短条烟由旋转机构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短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
向,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所述第一限位挡边高于宽度限位输送带;
[0009]第四步,短条烟定向、定位输出。
[0010]进一步的,第三步中,旋转后的短条烟的长边A垂直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或者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具有85-95度的夹角。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过度转动的第二挡边。
[0012]进一步的,第三步中,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短条烟的两个端面与常规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输出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常规烟的长边J的长度大于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S,常规烟架设于两第一限位挡边上。
[0013]进一步的,上述第四步中,短条烟由宽度限位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短条烟的两个端面与常规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输出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输送带上设置有两条第二限位挡边,各第二限位挡边分别沿第一限位挡边的输送方向后端延伸,短条烟于两条第二限位挡边之间输送,常规烟架设于两第二限位挡边上输送。
[0015]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挡边粘附于输出输送带上。
[0016]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挡边的上表面为便于输送的粗糙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并行的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短条烟进入旋转机构时,分别接触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不同,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输送带的宽度,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为短条烟的短边B的40%-60%。
[0018]进一步的,所述辊筒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短条烟输出姿态的高速摄像机。
[0019]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方案采用了斜辊筒输送带,其可以实现条烟在输送时实现旋转、靠边,从而使得条烟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抵靠在第一挡边输送,这样就可以确定条烟的输送姿态并实现定位。但是这个方向并不是所要的输送方向,需要对其进行90度的旋转,在现有技术中有许多旋转机构可以实现对输送中的物品进行90度的旋转,如利用两个倾斜的挡边实现物品的转向、利用转盘机构实现物品的转向等。转向90度之后,短条烟接近于旋转机构的出口端,或者旋转机构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再次旋转的机构,而后利用宽度限位输送带实现对输送条烟的有效限制,也即是利用限位挡边实现对条烟的限制,确保条烟可以在两限位挡边之间进行输送,这里限定了两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短条烟的转动。
[0021]而后,短条烟在输出时就可以位于所需要的位置了,可以有效实现输出汇合的目的。在这一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条烟基本没有停滞的过程,只在旋转机构处,会有些许的停滞,但是仍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0022]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对旋转机构进行有效设置,使其也不会产生停滞,采用并行的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构成旋转机构,利用速度差来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就
基本上不会发生停滞,也即可以设定第一旋转输送带速度较高、第二旋转输送带速度较低,从而使得短条烟的不同区域的输送不均匀,实现短条烟产生旋转,从而实现短条烟的转动,只要控制好速度差,与进入的姿态、角度,这种旋转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短条烟进入时,必须同时接触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而且接触的面积不能相差太大,这样可以有利于旋转的进行。这里设定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为短条烟的短边B的40%-60%,可以确保这种旋转的较佳实施。
[0023]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过度转动的第二挡边,第二挡边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精度的调节,也即是只要保证条烟转动一定角度后,如转动85度后,进入两个第二挡边的范围内,就可以确保条烟不会过度旋转。
[0024]进一步的,所述斜辊筒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短条烟输出姿态的高速摄像机。为了确保进入旋转机构的短条烟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利用条烟自动投放装置将短条烟输出至斜辊筒输送带,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辊筒输送带实现短条烟在输出辊筒输送带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输送;第二步,短条烟由辊筒输送带输入至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使得短条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旋转机构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三步,短条烟由旋转机构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短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所述第一限位挡边高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第四步,短条烟定向、定位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旋转后的短条烟的长边A垂直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或者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具有85

95度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过度转动的第二挡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短条烟的两个端面与常规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输出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常规烟的长边J的长度大于两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