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抽吸、粉碎和排出血管内可去除的材料的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7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抽吸、粉碎和排放空腔体内可去除的材料的导管,特别是用于抽吸、粉碎和排出血管内凝血和血栓的导管,具有一个通过导引钢丝(6)不受血管影响可在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导管远端的工作头(11),所述工作头具有至少一个侧开口(14),其中导管(10)具有一个通过远离工作头(11)的驱动单元(1)的旋转驱动装置(2)旋转的柔韧的螺旋输送器(13),所述螺旋输送器(13)具有一远端部分和一近端部分,以及具有一个环围螺旋输送器(13)的与工作头(11)连接的柔韧的软管(12)和一个刀具(13),所述软管用于对材料,或分离出的凝血和血栓碎屑进行排放,其中螺旋输送器(13)构成与工作头(11)的开口(14)配合的进行粉碎的刀具,以便在螺旋输送器(13)的外边缘(13a)与开口(14)的边缘之间对进入的材料,或吸入和/或分离出的凝血和血栓进行粉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抽吸、粉碎和排出血管内可去除的材料的导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抽吸、粉碎和排出空腔体内可去除的材料的导 管,特别是一种用于抽吸、粉碎和排出血管内的凝血和血栓的导管,具有 一个通过导引钢丝不受血管影响的可在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导管远端的工 作头,所述工作头具有至少一个侧开口,其中所述导管具有一个被远离工 作头的驱动单元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的柔韧的螺旋输送器,以及具有一个 环围螺旋输送器的与工作头连接的柔韧的软管和刀具,其中所述软管用于 将分离出的凝血和血栓碎屑排出。这种导管尤其用于通过抽吸、粉碎和排出凝血和血栓治疗动脉栓塞性疾病。导管被导入动脉或静脉内和优选在X光透视监视下被推进到需要进 行治疗的变狭或栓塞的部位。在导管的前端或远端上设置有通过旋转驱动 装置旋转驱动的粉碎工具和工作头。通常这类导管根据两种不同的应用领域加以区分A) 粥样斑切除粥样斑切除系指对通常硬化的多年固着在血管壁上的沉淀物的去除。B) 血栓切除血栓切除系指对堵在狭窄处和导致血管阻塞(血栓)的新鲜的血凝块。例如在EP 0267 539 Bl中披露了一种用于粥样斑切除的旋转导管,所 述旋转导管具有一个作为刀具的基本为椭圆形的切削刀,其表面具有研磨 材料,且该切削刀由一个设置在导管近端的转速达160000/分钟的旋转驱 动装置驱动。切削刀与软驱动轴连接。驱动轴在一个作为套管的管状的轴 套内运行。 一条导引钢丝延伸穿过所述驱动轴,在导管被导入前所述导引 钢丝被导入血管内,向前推移至需要治疗的部位或略超出所述部位,所述 导引钢丝用于对切削刀和驱动轴进行导向。这种已有的旋转导管并不能避免特别是在血管高度弯曲时对血管壁 的损伤和在有些情况下造成对血管壁穿孔的风险。在US 5571 122 A中披露了另外一种旋转导管,所述旋转导管具有一 刀具,所述刀具具有多个在轴向上延伸的螺旋刀,所述刀具以大约800/ 分钟的转速被驱动。通过对刀具轴向的顶压,可使螺旋刀径向向外膨胀, 从而增大刀具的外径。这种导管存在的风险在于,螺旋刀特别是由于相对 缓慢的圆周速度会出现牵拉、拖曳或卡在血管壁上的现象,从而使血管壁 产生创伤性反应,其中血管壁收缩和造成对进一步手术的障碍。在US 5226 909中披露了另一种粥样斑切除导管,其工作头上具有一 个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和/或可以轴向移动的套管形或螺旋形的切割件。 通过可侧向充气的气囊将工作头的开口抵压在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沉淀物 上。所述沉淀物随后通过切削件的旋转或轴向推移被粉碎并被收集在一个 室内。所述室必须随时通过对导管的返回牵引被清空。其中不具有对被粉 碎的沉淀材料的连续排出的功能。在WO 96/29941 Al中披露了一种用于粥样斑切除的旋转导管,其工 作头由一个静止的与软管连接的定子和一个转子构成。所述转子可通过一 个高转速的输送/驱动螺杆对应于定子相对转动。定子与转子的圆周上都具 有相互配合的窗。通过转子上的刀刃与定子开口上的配合的刀刃之间的剪 切实现对突伸入开口内的或被吸入的部分的粉碎。转子可从外面环围定子 (外转子)或设置在定子内部(内转子)。具有带刀刃的内转子和外转子的导管,其中刀刃围绕导管轴工作,其 缺点在于,所述刀刃将会使血液和栓塞材料形成涡流,从而使从近端向远 端的血流对颗粒进行悬浮,所述颗粒有可能在其它血液循环区内,特别是 在细血管内会重新产生新的阻塞和血流不畅的问题。有关的现有技术的其它文件是EP 0 310 285 A2; EP 0 448 859 A2、 EP 0 669画A2、 EP 0 680 730 A2、 EP0669 106B1、 EP 0 739 603 Al、 WO 02/49690 A2、 US 4 857 046和US 5 100 426。迄今已知的带有旋转的刀类的部件或切刀的旋转导管需要相对较强 的旋转驱动,为了补偿颗粒被切削时产生的反应力矩,必须采用较厚的抗 扭转的导管软管,以便使导管软管不致出现围绕纵轴扭转的现象。然而较 厚的抗扭转的软管势必造成其弯曲弹性较小,此点在血管弯曲的情况下对 导管是很不利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本说明书开始时所述的导管,特别是用于血栓 切除的导管,该导管不具有在外周环围的切削刀具、切削刀等,可无创伤 作业,可对血管内凝血以及血栓进行抽吸、粉碎并通过导管软管连续地从 血管中排出。采用本专利技术减少了部件数量并将对血管壁的损伤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且同时仍然具有已有系统的优点,特别是WO 96/29941 Al中披露的系统的优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在于在工作头范围内的螺旋输送器构成 与工作头的开口配合进行剪切的刀具,以便对进入的材料,或抽吸和/或分 离出的凝血和血栓在螺旋输送器的外边缘与开口边缘之间进行连续粉碎。 与WO 96/29941 Al中披露的设计功能相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功能保持不变。因此螺旋输送器的附加功能是,对由于负压的作用在输送方向上被吸 入开口内的沉淀物和组织部分进行粉碎。与现有技术不同,这一粉碎不是 在刀刃相互接触时间歇性地进行的,而是连续地进行的。在工作头内进行 内部旋转和内部切割的螺旋输送器对沉积物进行抽吸和粉碎,而并不会在: 外部产生涡流。因此不存在颗粒悬浮和由于导管的干预在远端出现血流不 畅的干扰等危险。因此实际上也不会出现原则上在血管上力求避免的振动现象。由于连 续的切割需要较小的反应转矩,软管的壁厚可以较薄和具有较大的弹性。 之所以可以实现此点是因为在粉碎时产生的切割力主要作用于轴向上(近 端)和并不是如所描述的现有技术那样作用于圆周向上。因此对软管的扭 转载荷非常小。与公知设计相同,工作头优选为圆柱形结构,其中在圆周上设置有一 个或多个诸如孔或型槽缝等窗类的开口。通过高速旋转的螺栓输送器与圆 柱形工作头的内壁或与开口边棱的配合形成一个旋转刀具,所述刀具以较 小的转矩或小的驱动功率即可以实现良好的粉碎效果。与WO 96/29941 Al所披露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节省了至少一个 工作头部件,即转子。此点简化了结构并节省了成本。而且由于没有转子, 因而也不会出现转子与定子之间卡死的现象。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设计还使外 径减小到迄今不能实现的小的尺寸。这种小的尺寸对治疗冠状动脉所必须 的。螺旋输送器最好在工作头范围内形成与工作头的开口配合进行切割 的刀具,所述刀具在工作状态下对进入的材料或吸入和/或分离出的凝血和 血栓在螺旋输送器的外围边缘和开口边缘之间进行连续的粉碎和沿输送 面向近端排出。螺旋输送器最好在工作头范围内形成与工作头的开口配合进行切割 的刀具,所述刀具在工作状态下对进入的材料或吸入和/或分离出的凝血和 血栓在螺旋输送器的外围边缘和开口边缘之间进行连续的粉碎和沿输送面排出,和工作头的侧幵口为L形缝隙,所述L形缝隙具有一基本在纵向 上上延伸的分段和一在部分圆周上延伸的分段。因此有待被去除的凝血和 血栓可以沿纵向延伸的分段被牵拉入或抽吸入工作头的内部,然后通过螺 旋输送器与开口的在圆周向上延伸的分段的近端边棱配合被剪切。纵向延伸的分段的宽度与沿圆周向延伸的分段的宽度的比例在1.0至 1.3之间。因此可以实现在近端方向上对吸入的凝血和血栓的良好的输送 和接着实现充分的剪切。螺旋输送器的远端部分在工作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抽吸、粉碎和排出空腔体内可去除的材料的导管,特别是用于抽吸、粉碎和排出血管内凝血和血栓的导管,具有一个通过导引钢丝(6)不受血管影响可在轴向上移动的设置在导管远端的工作头(11),所述工作头具有至少一个侧开口(14),其中导管(10)具有一个通过远离工作头(11)的驱动单元(1)的旋转驱动装置(2)旋转的柔韧的螺旋输送器(13),所述螺旋输送器(13)具有一远端部分和一近端部分,以及具有环围螺旋输送器(13)的与工作头(11)连接的柔韧的软管(12)和刀具(13),所述软管用于将材料,或分离出的凝血和血栓碎屑排出,其特征在于,螺旋输送器(13)构成与工作头(11)的开口(14)配合的进行切割的刀具,以便在螺旋输送器(13)的外边缘(13a)与开口(14)的边缘之间对进入的材料,或吸入和/或分离出的凝血和血栓进行粉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曼钮尔施特劳勃
申请(专利权)人:施特劳勃医疗器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