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275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01、分别采集人机共驾车辆进行任务测试和功能测试的实际数据,其中任务测试包括人机共驾车辆在不同环境下不同任务的测试,功能测试包括驾驶员和智能驾驶员辅助系统每个功能部分的测试;步骤S102、根据实际数据分别获取任务测试的分数和功能测试的分数;步骤S103、根据任务测试的分数和功能测试的分数,得到人机共驾车辆的总分数;步骤S104、根据总分数,获取人机共驾车辆的智能评价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人机共驾车辆进行任务测试和功能测试,能够实现对人机共驾车辆智能的定量化评价。定量化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机共驾车辆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尚未成熟,具有完全自主驾驶能力的智能车辆还没有诞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道路交通场景会以人机共驾车辆(人机共驾车辆为驾驶员与智能驾驶员辅助系统同时共享对车辆的控制,即人机结合完成驾驶任务)为主,因此人机共驾车辆成为现阶段自动驾驶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
[0003]人机共驾车辆系统中,一方面驾驶员可以通过转向盘、油门刹车踏板等直接控制车辆行驶。另一方面,智能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道路交通环境,通过计算机规划行车路线,通过执行器控制车辆完成驾驶辅助任务。为了判断人机共驾车辆在道路交通环境中的表现,首先要发展人机共驾车辆的测试评价技术。在现有的测试评价方法多为对某一项或者某一部分功能进行测试评价,缺乏对人机共驾车辆整体的任务测试与评价方案。同时,现有评价技术中主观因素较强,评价结果不够准确,智能水平难以量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分别采集人机共驾车辆进行任务测试和功能测试的实际数据,其中所述任务测试包括人机共驾车辆在不同环境下不同任务的测试,所述功能测试包括驾驶员和智能驾驶员辅助系统每个功能部分的测试;步骤S102、根据所述实际数据分别获取任务测试的分数和功能测试的分数;步骤S103、根据任务测试的分数和功能测试的分数,得到人机共驾车辆的总分数;步骤S104、根据所述总分数,获取人机共驾车辆的智能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1之前或之中或之后,还包括:分配任务测试和功能测试的权重;确定任务测试中至少一个任务的权重;分配执行所述至少一个任务时,当前实际环境的权重,所述实际环境包括天气、道路类型和路况中的至少一者;分配对应任务对应的感知层、规划层和控制层与对应任务完成后的总体表现的权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包括:将对应任务划分为感知层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子任务、规划层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子任务和/或控制层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三子任务;将对应任务完成后的总体表现对应划分为至少一个子表现;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子任务、至少一个第二子任务、至少一个第三子任务和/或至少一个子表现的分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成功率计算、符合率计算、误差计算和调查问卷中的至少一者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子任务、至少一个第二子任务、至少一个第三子任务和/或至少一个子表现的分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2中,还包括:将人机共驾车辆划分为至少一个子系统,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子系统的权重;分配对应子系统中驾驶员和智能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权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机共驾车辆智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淮宁刘杨凡张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