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纳米粒子稳定CO2微气泡强化地质封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相流
,涉及一种注纳米粒子稳定CO2微气泡强化地质封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发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中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已成为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封存容量大、埋藏深度深、分布范围广的地下咸水层。如我国的神华鄂尔多斯项目已成功开展了首个30万吨规模的CCS全流程示范项目,因此当前CO2咸水层封存前景较好,南海也在建设首个海洋咸水层封存项目。
[0003]咸水层主要以残余封存和溶解封存俘获注入的CO2,即CO2注入后不断向上驱替与运移,随后到达盖层溶于储层盐水形成酸性溶液,最终发生对流混合进一步提高溶解量。而CO2注入后的溶解与封存量、封存安全性等是当前工程最关注的问题。首先CO2注入后储层压力很可能会上升,随时间的推移部分气体可能会透过密封屏障泄露到地下水层或通过废弃的井眼泄露到地面。其次,CO2与咸水反应会造成局部矿物岩石溶解,进而可能会造成以下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纳米粒子稳定CO2微气泡强化地质封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注入井的位置;选取封存位置安装注入井,在注入井的周围安装监测装置(7);第二步:获取纳米颗粒;装有制备纳米颗粒原料的原料收集罐(1)经管道(1a)进入到纳米砂磨器(2)中研磨,再经管道(2a)、阀门(2b)通入纳米颗粒过滤器(4),过滤出纳米粒径<500 nm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砂磨器(2)的研磨细度≤200nm;所述纳米颗粒过滤器(4)包括直径<500nm的纳米过滤板(5)和检测泄露传感器(3);第三步:预混合CO2和纳米颗粒;打开CO2阀门(6b),通过CO2高压管道(6a)以恒定的流速向混合器(6)中持续通入CO2;打开纳米颗粒阀门(4a),使纳米颗粒流经纳米颗粒管道(4b)均匀且恒定地通入混合器(6)中,待两者混合后得到混合流体;所述混合器(6)包括温压监控装置(11)和高压磁力搅拌器(12);第四步:恒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臣,蒋兰兰,王思佳,王欣,杨明军,刘瑜,王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