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70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属于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分流管的中部固定相通,所述分流管的一侧与若干个换热管的一端固定相通,若干个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集流管的一侧固定相通,所述集流管的中部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收液机构,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与进汽管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外壳顶部的一侧与出汽管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集流管的上方设置有阻挡机构。该设计对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中包含的热量进行利用,同时还能够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一些工厂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蒸汽系统,现有的蒸汽系统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在一些小型工厂中,该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是直接进行排放的,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热量,也较为浪费水资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来对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中包含的热量进行利用,同时还能够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分流管的中部固定相通,所述分流管的一侧与若干个换热管的一端固定相通,若干个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集流管的一侧固定相通,所述集流管的中部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收液机构,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与进汽管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外壳顶部的一侧与出汽管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集流管的上方设置有阻挡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由最外侧的铁皮、与铁皮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与第一保温层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和与第二保温层内侧固定连接的导热内胆构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三个,且等距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收液机构包括与外壳内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连接框,每个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集液斗,且每个集液斗的底部与对应排水管的一端固定相通,两个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均穿过外壳。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机构位于出汽管的下方,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与外壳内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挡板和与外壳内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挡板构成,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不完全与外壳的内壁面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呈错开分布。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换热管均可为换热铜管,且整体呈连续的“S”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温层可由陶瓷纤维制成,所述第一保温层可由岩棉制成,所述导热内胆可由导热金属制成。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进汽管输送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使得外壳的内部具有大量的热量,随后蒸汽会在外壳内部上移,穿过阻挡机构从出汽管排出,同时进水管将冷水输送进入外壳内部,冷水从进水管进入分流管内部,随后进入若干个换热管内部,从而便于冷水充分与外壳内部的热量接触,随后冷水从若干个换热管进入集流管内部,最后从出水管排出,凝结水换
热结束后会被收液机构收集,从而对凝结水进行收集,避免浪费,该设计不仅对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中包含的热量进行利用,同时还能够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
[0013]2、通过设置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利用良好的陶瓷纤维的隔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从而作为最内层的保温层,同时配合岩棉良好的隔热性,方便使得整个外壳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所设置的导热内胆,方便使得整个外壳内部的热量分布均匀,以便于换热管能够更均匀的换热。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的换热管连接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外壳;2、铁皮;3、第一保温层;4、第二保温层;5、导热内胆;6、进汽管;7、出汽管;8、集液斗;9、排水管;10、进水管;11、分流管;12、换热管;13、集流管;14、出水管;15、第一挡板;16、第二挡板;17、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1]如图1-图4所示,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一端与分流管11的中部固定相通,分流管11的一侧与若干个换热管12的一端固定相通,若干个换热管12的另一端与集流管13的一侧固定相通,集流管13的中部与出水管14的一端固定相通,外壳1内的底部设置有收液机构,外壳1底部的一侧与进汽管6的一端固定相通,外壳1顶部的一侧与出汽管7的一端固定相通,集流管13的上方设置有阻挡机构;
[0022]通过进汽管6输送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直到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位于外壳1的内部,使得外壳1的内部具有大量的热量,随后蒸汽会在外壳1内部上移,穿过阻挡机构从出汽管7排出,同时进水管10将冷水输送进入外壳1内部,冷水从进水管10进入分流管11内部,随后进入若干个换热管12内部,换热管12将冷水细致分流,从而便于冷水充分与外壳1内部的热量接触,以便于冷水升温,随后冷水从若干个换热管12进入集流管13内部,最后从出水管14排出,凝结水换热结束后会顺着外壳1内壁面下落,经由收液机构收集,从而对凝结水进行收集,避免浪费,该设计不仅对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中包含的热量进行利用,同时还能够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
[0023]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由最外侧的铁皮2、与铁皮2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3、与第一保温层3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4和与第二保温层4内侧固定连接的导热内胆5构成;
[0024]通过设置第一保温层3和第二保温层4,方便使得整个外壳1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所设置的导热内胆5,方便使得整个外壳1内部的热量分布均匀,以便于换热管12能够
更均匀的换热。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管12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三个,且等距分布;
[0026]通过设置多个换热管12,方便将冷水细致分流,从而使得换热管12与冷水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收液机构包括与外壳1内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连接框17,每个连接框1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集液斗8,且每个集液斗8的底部与对应排水管9的一端固定相通,两个排水管9的另一端均穿过外壳1;
[0028]当外壳1内壁面粘附凝结水下落时,会掉落于外壳1内底部设置的集液斗8的内部,经由集液斗8收集,随后从排水管9处排出,从而完成凝结水的回收利用。
[0029]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机构位于出汽管7的下方,阻挡机构包括与外壳1内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挡板15和与外壳1内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挡板16构成,且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不完全与外壳1的内壁面连接,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呈错开分布;
[0030]当外壳1的内部充满蒸汽及其蒸汽凝结水需要从出汽管7排出时,换热结束的部分蒸汽会顺着第一挡板15与外壳1之间的缺口上移,然后来到第二挡板16下方,再从第二挡板16与外壳1之间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一端与分流管(11)的中部固定相通,所述分流管(11)的一侧与若干个换热管(12)的一端固定相通,若干个所述换热管(12)的另一端与集流管(13)的一侧固定相通,所述集流管(13)的中部与出水管(14)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外壳(1)内的底部设置有收液机构,所述外壳(1)底部的一侧与进汽管(6)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外壳(1)顶部的一侧与出汽管(7)的一端固定相通,所述集流管(13)的上方设置有阻挡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最外侧的铁皮(2)、与铁皮(2)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3)、与第一保温层(3)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4)和与第二保温层(4)内侧固定连接的导热内胆(5)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2)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三个,且等距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中阳魏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比尔森热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