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机构和电梯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58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重机构和电梯布置结构,包括对重块和对重框架。对重框架包括在纵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在横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纵向梁,两个纵向梁分别位于对重块的两侧,一个横梁位于对重块的上方,另一个横梁承载在对重块的下方,对重块和两个横梁均固定于两个纵向梁;纵向梁上用于与横梁固定配合的空间位置为第一配合位,纵向梁上用于与对重块固定配合的空间位置为第二配合位,第一配合位相对于第二配合位向远离轿厢的方向偏置。井道布置过程中,在横梁与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间距满足行业要求的情况下,对重块和纵向梁能够尽量靠近轿厢布置,使得曳引机与轿厢反绳轮之间的绳偏角投影距离E较小,进而降低钢丝绳的磨损率。钢丝绳的磨损率。钢丝绳的磨损率。

Counterweight mechanism and elevator layou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重机构和电梯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布局
,特别是涉及对重机构和电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场合基于空间有限所以采用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是指将主机、驱动柜和控制柜等设备直接布置在井道中的结构,且对重机构也布置在井道中。对重机构所包含的对重反绳轮一般设置在上横梁上,钢丝绳绕依次绕过轿厢反绳轮、曳引机和对重反绳轮实现力的传递。而为了保障使用安全,一般行业规定对重机构与轿厢之间间距需要大于一定值,基于此导致在布置后曳引机与轿厢反绳轮之间存在绳偏角,进而使得钢丝绳存在磨损。而钢丝绳磨损将影响电梯使用寿命,基于此如何减小钢丝绳磨损成为一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如何减小钢丝绳磨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重机构和电梯布置结构,以有效减小使用时钢丝绳的磨损率。
[0004]一种对重机构,包括:
[0005]对重块;
[0006]对重框架,所述对重框架包括在纵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在横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纵向梁,两个纵向梁分别位于所述对重块的两侧,一个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对重块的上方,另一个所述横梁承载在所述对重块的下方,所述对重块和两个所述横梁均固定于两个所述纵向梁;
[0007]所述纵向梁上用于与所述横梁固定配合的空间位置为第一配合位,所述纵向梁上用于与所述对重块固定配合的空间位置为第二配合位,所述第一配合位相对于所述第二配合位向远离轿厢的方向偏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梁上面向所述对重块的侧面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纵向布置,所述对重块的两端分别限位在两个所述纵向梁的定位槽中,所述对重块端部在所述定位槽中所处空间为所述第二配合位;
[0009]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具有用于与所述纵向梁固定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所处空间为所述第一配合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块的重心位于第一纵向平面上,对重机构远离所述轿厢的方向为参考方向,所述第一纵向平面与所述参考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纵向平面均分所述定位槽;
[0011]所述横梁为对称结构,且此对称结构的对称面与所述第一纵向平面平行,配合部包括在所述参考方向上间隔布置的两个凸耳,两个凸耳相对于所述对称面对称分布,其中一个凸耳位于所述定位槽中,另一个所述凸耳位于所述纵向梁背离轿厢的一侧,两个所述凸耳均与所述纵向梁固定配合。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定位槽中的凸耳与所述定位槽的较靠近所述轿厢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件紧固连接,且在此凸耳与定位槽的此侧壁之间设有垫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块包括彼此可分离的第一组合块和第二组合块,所述第一组合块位于第二组合块远离轿厢的一侧,所述第一组合块的两端分别限位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二组合块的两端也分别限位在所述定位槽中。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对重块下方的横梁为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对重块之间设有整体块,所述第一组合块和所述第二组合块均放置在所述整体块上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纵向压紧组件,其中一个所述纵向压紧组件作用在所述对重框架与所述第一组合块之间,用于为所述第一组合块提供相对于所述对重框架向下的作用力;
[0016]另一个所述纵向压紧组件作用在所述对重框架与所述第二组合块之间,用于为所述第二组合块提供相对于所述对重框架向下的作用力。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横向定位组件,一个所述横向定位组件抵接于所述第一组合块,为所述第一组合块提供向对应第二组合块抵压的作用力,另一个所述横向定位组件抵接于所述第二组合块,用于为所述第二组合块提供向对应第一组合块抵压的作用力。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合块为对称结构,且其对称面与两个所述纵向梁间隔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组合块为非对称结构,且所述第二组合块至少部分突出在所述对重框架面向轿厢的一侧。
[0019]一种电梯布置结构,包含钢丝绳、轿厢、曳引机和上述的对重机构,轿厢设有轿厢反绳轮,所述对重机构的两个横梁中位于所述对重块上方的横梁为上横梁,所述上横梁设有对重反绳轮,钢丝绳能够依次绕在所述轿厢反绳轮、曳引机和所述对重反绳轮上,所述对重机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轿厢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一侧。
[0020]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对重机构和电梯布置结构,基于所述第一配合位相对于所述第二配合位向远离轿厢的方向偏置,因此将所述对重机构布置在井道中时,在横梁与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间距满足行业要求的情况下,对重块和纵向梁能够尽量靠近轿厢布置,换言之,整个对重机构的重心能够较靠近轿厢。从而使得曳引机与轿厢反绳轮之间的绳偏角投影距离E较小,进而降低绕在曳引机与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钢丝绳的磨损率。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对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对重机构的俯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对重机构的剖视图;
[0027]图5为图4所示对重机构在F

F向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实施例所述电梯布置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7为轿厢和对重机构在井道中布置时的俯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对重机构;11、对重块;111、第一组合块;112、第二组合块;12、对重框架;121、纵向梁;1211、定位槽;122、下横梁;123、上横梁;1231、对重反绳轮;124、凸耳;13、垫件;14、连接件;15、整体块;16、纵向压紧组件;161、抵压螺杆;162、支撑件;17、对重导轨;18、横向定位组件;20、电梯布置结构;21、轿厢;211、轿厢反绳轮;22、曳引机;23、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对重机构10,包括: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块;对重框架,所述对重框架包括在纵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在横向上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纵向梁,两个纵向梁分别位于所述对重块的两侧,一个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对重块的上方,另一个所述横梁承载在所述对重块的下方,所述对重块和两个所述横梁均固定于两个所述纵向梁;所述纵向梁上用于与所述横梁固定配合的空间位置为第一配合位,所述纵向梁上用于与所述对重块固定配合的空间位置为第二配合位,所述第一配合位相对于所述第二配合位向远离轿厢的方向偏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上面向所述对重块的侧面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纵向布置,所述对重块的两端分别限位在两个所述纵向梁的定位槽中,所述对重块端部在所述定位槽中所处空间为所述第二配合位;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具有用于与所述纵向梁固定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所处空间为所述第一配合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的重心位于第一纵向平面上,对重机构远离所述轿厢的方向为参考方向,所述第一纵向平面与所述参考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纵向平面均分所述定位槽;所述横梁为对称结构,且此对称结构的对称面与所述第一纵向平面平行,配合部包括在所述参考方向上间隔布置的两个凸耳,两个凸耳相对于所述对称面对称分布,其中一个凸耳位于所述定位槽中,另一个所述凸耳位于所述纵向梁背离轿厢的一侧,两个所述凸耳均与所述纵向梁固定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重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定位槽中的凸耳与所述定位槽的较靠近所述轿厢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件紧固连接,且在此凸耳与定位槽的此侧壁之间设有垫件。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对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包括彼此可分离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仲华李练蒙良勇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