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面小型波浪能光热联合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235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面小型波浪能光热联合发电系统。包括漂浮舱、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波浪能发电单元、基座、重心调节单元、储能单元;所述漂浮舱内上部具有平台,下部具有密闭腔体;所述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安装于所述漂浮舱顶端;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与所述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面接触;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漂浮舱的密闭腔体内,所述波浪能发电单元、重心调节单元、储能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波浪能发电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体积小便于携带,海上布设快速。技术实施简单,成本低,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的发电,对工作环境兼容性高。作环境兼容性高。作环境兼容性高。

A small combined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ith wave energy on the sea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面小型波浪能光热联合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面多能源联合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波浪势能、太阳 能、温差能联合发电用于向海上装备供电/储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我国大量海洋装备投建使用,深海装备难以依赖陆地电网系统供电,海 上能源系统构建逐渐成为海上军民用装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掣肘。目前海上能源发电按 照能源利用类型可以分为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盐差能、太阳能及多能联合发电技术 等。单一的海上发电技术存在明显的弊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对于光照强度、温度十 分敏感,太阳能中通过光伏效应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较低,大量低品位能量耗散在环境中。 风力发电量受风速、风向及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当天气条件不利于光伏板、风机运行时, 电力供应将出现显著短缺。而潮汐能发电、盐差能发电多为建立在海湾的大型电站,投 资成本高亦不适用于远洋装备供电。通过将储能电池与太阳能/风能、风能/潮汐能、太 阳能/波浪能等多种能源互补的海上多能联合发电技术不仅增加空间利用率,还可以大幅 提高发电量,已然成为新兴的海洋能源供应装备研究的新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面小型波浪能光热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舱、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波浪能发电单元、基座、重心调节单元、储能单元;所述漂浮舱内上部具有平台,下部具有密闭腔体;所述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安装于所述漂浮舱顶端;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与所述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面接触;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漂浮舱的密闭腔体内,所述波浪能发电单元、重心调节单元、储能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波浪能发电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面小型波浪能光热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舱整体呈水滴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面小型波浪能光热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包括蓄热肋片、温差发电片、蓄水箱、出口管道、进口管道;所述蓄水箱位于所述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底部;所述进口管道一端与所述蓄水箱底部连通,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平台,从所述漂浮舱位于海面以下的底部穿出;所述出口管道一端与所述蓄水箱侧面连通,另一端从所述漂浮舱浮于海面以上部分穿出;所述温差发电片具有热端与冷端,所述冷端与所述蓄水箱接触,所述热端与所述蓄热肋片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面小型波浪能光热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包括透明板、太阳能电池片层、绝缘导热胶层、薄铜片、保温填充材料;所述薄铜片所述与所述温差能热电转化单元面接触;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通过所述绝缘导热胶层固定于所述薄铜片上;所述透明板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自强阮思洁郑亚明罗贤斌蒋鹏程龚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