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217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窑尾余热发电装置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窑尾预热器出口连接,窑尾余热发电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SCR反应塔的入口连接;SCR反应塔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塔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灰斗的侧面设置有出风管;塔体内靠近灰斗的位置设置有换热装置,塔体内位于换热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多个SCR催化剂层。该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结合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系统的工艺特点,利用现有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具有一定粉尘沉降和降温的作用,在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后增设SCR反应塔,并在催化作用下,促使氮氧化物与氨反应,以达到降低生产线NOx排放的目的。以达到降低生产线NOx排放的目的。以达到降低生产线NOx排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熟料生产线烟气治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环保建设的背景下,各地陆续出台更加严格的水泥熟料生产线NOx排放标准,安徽省、河南省、河北等地均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要求水泥窑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按≤100mg/Nm3(10%氧含量)控制,氨逃逸≤8mg/Nm3(10%氧含量),环保管控政策日益严格。现有的分级燃烧和SNCR脱硝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排放要求,而SCR脱硝技术以其高效的脱硝效率和氨逃逸控制,逐渐成为水泥行业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该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结合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系统的工艺特点,利用现有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具有一定粉尘沉降和降温的作用,在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后增设SCR反应塔,并在催化作用下,促使氮氧化物与氨反应,以达到降低生产线NOx排放的目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该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包括: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和SCR反应塔;所述窑尾余热发电装置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窑尾预热器出口连接,所述窑尾余热发电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SCR反应塔的入口连接;所述SCR反应塔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所述灰斗的侧面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塔体内靠近所述灰斗的位置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塔体内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多个SCR催化剂层。
[0005]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为压缩空气自换热系统,所述压缩空气自换热系统包括:换热管、电加热器、第一压缩空气罐和第一空压机;所述换热管、电加热器、第一压缩空气罐和第一空压机通过第三管道顺次连通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出口串联连接有多个耙式清灰装置;每层所述SCR催化剂层上均相应设置有一个所述耙式清灰装置,所述耙式清灰装置朝向对应的所述SCR催化剂层喷吹清灰。
[0006]优选地,每层所述SCR催化剂层的上方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声波清灰装置,多个所述声波清灰装置串联设置,所述声波清灰装置通过第四管道由近至远顺次连接有第二压缩空气罐、冷干机、第三压缩空气罐和第二空压机。
[0007]优选地,所述灰斗的下方设置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出风管的外端连接有收尘器,所述收尘器落灰口设置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还包括:高温风机;所述出风管的外端连接有收尘器,所述收尘器的出风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高温风机连接,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之间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上
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之间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进风管的连接位置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蝶阀和闸板阀。
[0010]优选地,所述SCR反应塔的顶部为台型壳体,所述台型壳体内设置有多层导流均布板。
[0011]优选地,所述导流均布板包括:支撑体和排列固接于所述支撑体上的多个导流条,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条之间形成有导流缝隙。
[0012]优选地,所述导流条的截面为倒V字型,相邻两层所述导流均布板中的所述导流条的正投影相交叉。
[0013]优选地,相邻两层所述导流均布板中的所述导流条的正投影相垂直。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结合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系统的工艺特点,利用现有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具有一定粉尘沉降和降温的作用,在窑尾余热发电装置后增设SCR反应塔,并在催化作用下,促使氮氧化物与氨反应,以达到降低生产线NOx排放的目的。
[0015]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的一种优选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0018]图2是SCR反应塔的一种优选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SCR反应塔的一种优选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导流均布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SCR催化剂层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SCR催化剂层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导流均布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向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SCR烟气脱硝原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SCR反应塔;2闸板阀;3

蝶阀;4

第三阀门;5

SCR催化剂;6

高温风机;7

窑尾余热发电装置;8

收尘器;9

物料输送装置;10

第二空压机;11

第三压缩空气罐;12

冷干机;13

第二压缩空气罐;14

电加热器;15

第一管道;16

第二管道;17

第四管道;18

第三管道;19

第一压缩空气罐;20

第一空压机;21

第五管道;22

第六管道;23

第七管道;24

第一阀门;25

第二阀门;26

进风管;27

导流均布板;28

声波清灰装置;29

SCR催化剂层;30

换热管;31

换热装置;32

出风管;33

灰斗;34

耙式清灰装置;35

支撑体;36

导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8]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远、近、侧”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29]参见图1

7所示的水泥窑中温中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包括:窑尾余热发电装置(7)和SCR反应塔(1);所述窑尾余热发电装置(7)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15)与窑尾预热器出口连接,所述窑尾余热发电装置(7)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16)与所述SCR反应塔(1)的入口连接;所述SCR反应塔(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26),塔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33),所述灰斗(33)的侧面设置有出风管(32);所述塔体内靠近所述灰斗(33)的位置设置有换热装置(31),所述塔体内位于所述换热装置(31)的上方设置有多个SCR催化剂层(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31)为压缩空气自换热系统,所述压缩空气自换热系统包括:换热管(30)、电加热器(14)、第一压缩空气罐(19)和第一空压机(20);所述换热管(30)、电加热器(14)、第一压缩空气罐(19)和第一空压机(20)通过第三管道(18)顺次连通连接,所述换热管(30)的出口串联连接有多个耙式清灰装置(34);每层所述SCR催化剂层(29)上均相应设置有一个所述耙式清灰装置(34),所述耙式清灰装置(34)朝向对应的所述SCR催化剂层(29)喷吹清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SCR催化剂层(29)的上方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声波清灰装置(28),多个所述声波清灰装置(28)串联设置,所述声波清灰装置(28)通过第四管道(17)由近至远顺次连接有第二压缩空气罐(13)、冷干机(12)、第三压缩空气罐(11)和第二空压机(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中温中尘SCR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33)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斌周金波孔取和金峰李志强李祥超叶飞范警卫宗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