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11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絮凝装置,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阴极管、阳极管、阳极盖和拉杆组件,所述阳极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阴极管内,且所述阳极管的外周面与所述阴极管的内周面间隔布置,所述阳极盖设在所述阳极管的顶部,所述拉杆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阳极管内,所述拉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阳极盖相连,所述拉杆组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阳极管的底部且与所述阳极管的底面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絮凝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更换、设备稳定性好、作业效率高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Electric floccu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絮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环保、印染、水处理以及冶金领域,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水,废水末端处理方法之一是采用电絮凝工艺进行废水处理。
[0003]电絮凝设备为敞开的电解槽,上部导电端暴露在空气中并与废水接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暴露的极板腐蚀严重,影响导电。阳极板反应不均匀,极板气水界面处最先被腐蚀,导致下部极板掉落,极板利用率低。阴阳极极间距较大,相同水质条件下,极间距越大,电压越大,能耗越大。传统的电解槽采用换向电解的方式,电源成本较高,电解出的阳极活性物质不易排出。
[0004]文献一

CN204778972U中提出了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其利用电解槽体和可溶阳极进行电解、文献二

CN207581432U中提出了一种电絮凝装置,其利用导电箱体和导电篮筐进行电解、文献三

CN207483414U中提出了一种电絮凝装置,其利用导电箱体和电解件进行电解,但三种方法均存在电解部件利用率低,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管;阳极管,所述阳极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阴极管内,且所述阳极管的外周面与所述阴极管的内周面间隔布置;阳极盖,所述阳极盖设在所述阳极管的顶部;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阳极管内,所述拉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阳极盖相连,所述拉杆组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阳极管的底部且与所述阳极管的底面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多个支杆和多个底板,所述拉杆的至少部分和每个所述支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阳极管内,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阳极盖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阳极管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支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所述底板与所述阳极管的底面相抵,多个所述支杆沿所述拉杆的周向依次布置,多个所述底板与多个所述拉杆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紧固件,所述拉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阳极管内,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阳极盖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阳极管的底部与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阴极管内且与所述阳极管的底部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包括管体和底座,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管体内,且所述拉杆的外周面和所述管体的内周面间隔布置,所述底座设在所述管体的底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底座的底面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磊黄松宇王魁珽曹迪于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