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0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杆、安装支架、转臂环、转腕环、定时器和计数器等,转腕环为设有中心通孔的圆盘结构,转臂环为设有中间圆形镂空部的环形板状结构,转臂环和转腕环同心设置于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架杆的顶端,转臂环和转腕环均设有突出表面的手柄和用于指示旋转角度的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辅助患者进行旋腕运动或旋臂运动,而且可设计为坐式或立式,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形选用,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主动意识,提高康复活动的动作正确率,促进肩部不适病人、外科术后病人或PICC置管后病人早期活动和康复,适于多科室及多场景应用。适于多科室及多场景应用。适于多科室及多场景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辅助训练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PICC(Periphre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需要进行多种功能锻炼,来改善肢体静脉局部血液状态,减轻凝血因子聚结,促进血液回流,但临床上康复工具大多使用橡皮球,患者很少主动意识去进行转腕康复防血栓活动。在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建立人工气腹,大量的气体会扩散于腹腔内并被吸收,造成高碳酸血症,对腹膜造成刺激,使腹膜对腹腔内脏器的支撑作用减弱,从而诱发肩背、肋间疼痛。或在其他外科手术后,患者也会发生肩部酸痛的情形。肩部关节疼痛不利于患者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0003]患者做上肢康复活动时,如果有适用的康复辅助工具,将会增加进行康复活动的主动意识,并且能提高康复活动的动作正确率及活动正确频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合适的辅助工具,以促进患者增加康复活动种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可用于辅助患者进行旋腕运动或旋臂运动,而且可设计为坐式或立式,适于多场景、多科室应用,同时通过增加计时和计数功能,方便患者统计活动量,增加康复活动种类,增加患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主动意识,提高康复活动的动作正确率。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杆、安装支架、转臂环、转腕环和轴承,其中,所述转腕环为设有中心通孔的圆盘结构,转臂环为设有中间圆形镂空部的环形板状结构,转臂环和转腕环同心设置于安装支架,转臂环位于转腕环的外部;轴承穿过转腕环的中心通孔和安装支架,将安装支架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架杆的顶端;转臂环和转腕环均设有突出表面的手柄。
[0007]优选地,所述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设有定时器和计数器,转臂环和转腕环的表面均设置用于指示旋转角度的刻度。
[0008]优选地,所述转臂环的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手柄插孔,各手柄插孔到转臂环的圆心的距离不同,手柄插孔用于安装手柄。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设有与转腕环的中心通孔位置对应的安装孔,支架杆的顶端设置垂直于支架杆轴向的安装套筒,轴承穿过转腕环的中心通孔、安装支架的安装孔进入安装套筒。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支架和底座支杆,底座支杆为可收缩、中空结构长杆,支架杆套接在底座支杆的顶端。
[0011]优选地,所述底座支架采用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打开直径为50cm,底座支杆的高度为125

160cm。
[0012]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盘、固定在底座盘上的底座支杆,底座支杆12为可收缩、中空结构长杆。
[0013]优选地,所述底座盘的直径为30cm,底座支杆的高度为27

35cm。
[0014]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为十字形结构,手柄采用万向环柄。
[0015]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支架杆采用钢材或钢塑材料制成,转臂环和转腕环上采用亚克力材料制成。
[0016]本技术的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能够辅助患者进行旋腕运动,即以腕关节为轴,顺时针或逆时针缓慢转动,旋转幅度360度,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患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缩放的力量所产生的肌肉泵作用,能够加快肱二头肌静脉血回流的速度,增加了对PICC术后患者神经末梢的刺激。转臂运动有助于放松肩部肌肉,从而缓解患者肩部疼痛,通过适当的肌肉锻炼可以促进局部面血液循环改善,避免乳酸蓄积。
[0017]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1)本技术的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能够辅助患者进行旋腕运动和旋臂运动,患者可以按照身体情况选择坐式或立式,使用方便;
[0019](2)适于多场景、多科室应用,带有计时器和计数器的设计,方便统计和保证患者每日定时定量的活动,能够有效促进肩部不适病人、外科术后病人或PICC置管后病人早期活动;
[0020](3)本技术的上肢活动康复辅助工具,制作选材经济,制作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转腕环和转臂环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0025]其中,1

底座、11

底座支架、12

底座支杆、13

底座盘;2

支架杆、3

安装支架、4

转臂环、41

镂空部、42

手柄插孔;5

转腕环、6

手柄、7

轴承、8

安装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公开了一种落地式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杆2、安装支架3、转臂环4、转腕环5和轴承7,安装支架3为十字形结构。转腕环5 为设有中心通孔的圆盘结构,安装支架3设有与转腕环5的中心通孔位置对应的安装孔,支架杆2的顶端设置安装套筒8,轴承7穿过转腕环5的中心通孔、安装支架3的安装孔进入安装套筒8,安装套筒8垂直固定在支架杆2的顶端,将转腕环5和安装支架3 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架杆2的顶端。转臂环4为固定在安装支架3上、设有中间圆形镂空部41的环形板状结构,转臂环4与转腕环5同心设置且位于转腕环5的外部。
[0028]转臂环4和转腕环5的面板上均设置用于指示自身旋转角度的刻度、以及突出面板
表面的手柄6,手柄6用于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方便手部握持。转臂环的直径优选为50cm,转腕环的直径为15cm。转腕环手柄优选为球形万向设计,转臂环4和转腕环5均设计为360度正反双向可旋转。
[0029]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底座支架11和底座支杆12,底座支架11可采用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打开直径为50cm,底座支杆12优选可收缩、中空结构长杆,底座支杆12 的高度为125~160cm。支架杆2套接在底座支杆12的顶端。轴承直径为2.2cm。
[0030]本实施例,可在位于转臂环4下方的底座支杆12上设置可拆卸的横板,在模板上安装计时器和计数器。
[0031]本实施例的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使用时,患者的手臂平行于圆环中心点,按身高调节康复辅助装置的高度。患者做转腕康复活运动时,正面面对康复辅助装置,手握转腕环的手柄做360度转动手腕,也可180度顺逆转动手腕,按照具体康复要求进行合适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架杆(2)、安装支架(3)、转臂环(4)、转腕环(5)和轴承(7),其中,所述转腕环(5)为设有中心通孔的圆盘结构,转臂环(4)为设有中间圆形镂空部(41)的环形板状结构,转臂环(4)和转腕环(5)同心设置于安装支架(3),转臂环(4)位于转腕环(5)的外部;轴承(7)穿过转腕环(5)的中心通孔和安装支架(3),将安装支架(3)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架杆(2)的顶端;转臂环(4)和转腕环(5)均设有突出表面的手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设有定时器和计数器,转臂环(4)和转腕环(5)的表面均设置用于指示旋转角度的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环(4)的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手柄插孔(42),各手柄插孔(42)到转臂环(4)的圆心的距离不同,手柄插孔(42)用于安装手柄(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设有与转腕环(5)的中心通孔位置对应的安装孔,支架杆(2)的顶端设置垂直于支架杆(2)轴向的安装套筒(8),轴承(7)穿过转腕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璟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