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99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属于牵引设备领域,包括套筒组合;套筒组合包括套筒和连接带,套筒包括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从外侧到内侧均依次均包括帆布层、海绵层、棉布层;上套筒垫和下套筒垫的内侧还分别设有呈波浪形水平平行排布的防滑垫,下套筒垫的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带为两端设有母连接件的弹性带,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子连接件与母连接件连接;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内侧的中央分别设置有智能体温计贴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需要选取所需的部件组合使用,方便拆卸,可以清洗消毒反复使用,整体设计保暖防风,牵引状态稳定、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A combined lower limb traction sleeve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


[0001]本技术属于牵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

技术介绍

[0002]下肢皮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措施,其作用主要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目的,多用于下肢骨折、髋关节脱位等患儿。
[0003]有效的皮牵引能解决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使股骨头下降,有利于术中复位,减少股骨头机械压力,降低股骨头坏死率。而要保证有效牵引,维持固定的牵引体位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牵引的有效,往往需要用纱布压迫性缠绕海绵牵引带固定患儿下肢,患儿皮肤娇嫩,容易造成脚踝部的压红甚至压疮,长时间使用,导致皮肤出现水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包括套筒组合;所述套筒组合包括套筒和连接带,所述套筒包括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所述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从外侧到内侧均依次均包括帆布层、海绵层、棉布层;
[0007]所述上套筒垫和下套筒垫的内侧还设有呈波浪形水平平行排布的防滑垫,所述下套筒垫的下端设有连接板;
[0008]所述连接带为两端设有母连接件的弹性带,所述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的外侧设置有子连接件与连接带两端的母连接件连接;
[0009]所述上套筒垫、关节套筒垫和下套筒垫内侧的中央设置有智能体温计贴片。r/>[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可以根据需要选取所需的部件组合使用,方便拆卸,可以分别调整牵引套筒各部分的松紧;根据需要可以选择缠绕小儿关节,保持牵引稳定,同时在维持牵引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拆卸,露出小儿关节,使小儿在保持牵引姿势的状态下得到相对的舒适放松。
[0012]2.本技术的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分层设置,内部棉布亲肤,外部帆布耐磨,中间的海绵层能缓解套筒对皮肤的压迫,整体设计保暖防风,适应牵引过程中不能移动的小儿的需要。
[0013]3.本技术的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可拆卸展开为套筒垫和连接件,方便统一清洗消毒反复使用。
[0014]4.本技术的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设置防滑垫,既增加垫子和皮肤间的摩擦力,使套筒和皮肤间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且略突出套筒内层的S型防滑垫能起到柔和的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套筒垫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展开外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展开内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展开外侧示意图。
[0021]其中:
[0022]1.连接带,
ꢀꢀꢀꢀꢀꢀꢀꢀꢀ
101.母连接件,
[0023]102.长度调节扣,
ꢀꢀꢀ
2.帆布层,
[0024]3.海绵层,
ꢀꢀꢀꢀꢀꢀꢀꢀꢀ
4.棉布层,
[0025]5.上套筒,
ꢀꢀꢀꢀꢀꢀꢀꢀꢀ
501.上套筒垫,
[0026]6.关节套筒,
ꢀꢀꢀꢀꢀꢀꢀ
601.关节套筒垫,
[0027]7.下套筒,
ꢀꢀꢀꢀꢀꢀꢀꢀꢀ
701.下套筒垫,
[0028]8.防滑垫,
ꢀꢀꢀꢀꢀꢀꢀꢀꢀ
9.子连接件,
[0029]10.连接板,
ꢀꢀꢀꢀꢀꢀꢀꢀ
11.牵引环,
[0030]12.足袋
ꢀꢀꢀꢀꢀꢀꢀꢀꢀꢀꢀ
13.智能体温计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包括套筒组合;
[0034]如图1

4所示,包括套筒组合;所述套筒组合包括套筒和连接带1,所述套筒包括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使用连接带1连接相应的上套筒垫501的对边即可得到上套筒5,同样的,连接相应的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各自的对边,可以得到关节套筒6和下套筒7,所述上套筒5、关节套筒6和下套筒7通过连接带1两两依次连接。所述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从外侧到内侧均依次均包括帆布层2、海绵层3、棉布层4;
[0035]上套筒垫501和下套筒垫701的内侧的棉布层4上缝制有呈波浪形水平平行排布的防滑垫8,防滑垫8能更好的提供套筒垫和小儿皮肤间的摩擦力,使牵引套筒不易从小儿腿部脱落;同时略突出棉布层4的波浪形的防滑垫8间隔设置也能轻柔的对小儿皮肤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所述下套筒垫701的下端设有连接板10。
[0036]所述连接带1为两端设有母连接件101的弹性带,所述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的外侧设置有子连接件9与连接带1两端的母连接件101连接;
[0037]所述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内侧的中央均设置有智能体温计贴片13,所述智能体温计贴片可以选择爱和酷智能体温计,随温度计随附有温度显示装置,可以方便陪护人员直观的了解小儿腿部的温度情况。
[0038]所述上套筒垫501为上底长于下底的梯形垫,所述上套筒垫501的帆布层2的外侧
沿两个斜边和下底设置子连接件9,通过连接带1连接两个斜边,将上套筒垫501束成筒形。
[0039]所述下套筒垫701也为上底长于下底的梯形垫,所述下套筒垫701的帆布层2的外侧沿两个斜边和上底设置子连接件9,通过连接带1连接两个斜边,将下套筒垫701束成筒形,所述下套筒垫701的下底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下侧设有与牵引绳相连的牵引环11。
[0040]所述关节套筒垫601为四边形垫,所述关节套筒垫601的帆布层2的外侧沿四边均设置子连接件9,通过连接带1连接两个短边,可将关节套筒垫束601成筒形。
[0041]上套筒垫501的下底和关节套筒垫601的长边通过两根连接带相连,两根连接带之间的宽度约为1~3岁小儿腿宽;关节套筒垫601的另一侧长边和下套筒垫701的上底通过另两根相隔约1~3岁小儿腿宽的连接带相连,连接好如图3所示,如不够稳可两侧对称增加相应子连接件9和连接带1数目。
[0042]所述连接带1为有弹力的医用绑带,所述连接带1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扣102,通过调节连接带1的长度可以调节套筒的筒径以及套筒组合间的间隙,适配不同小儿的下肢体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组合;所述套筒组合包括套筒和连接带(1),所述套筒包括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所述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从外侧到内侧均依次均包括帆布层(2)、海绵层(3)、棉布层(4);所述上套筒垫(501)和下套筒垫(701)的内侧还分别设有呈波浪形水平平行排布的防滑垫(8),所述下套筒垫(701)的下端设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带(1)为两端设有母连接件(101)的弹性带,所述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子连接件(9)与母连接件(101)连接;所述上套筒垫(501)、关节套筒垫(601)和下套筒垫(701)内侧的中央分别设置有智能体温计贴片(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垫(501)为上底长于下底的梯形垫,所述上套筒垫(501)的外侧沿两个斜边和下底设置子连接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套筒垫(601)为四边形垫,所述关节套筒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君付喆徐红阳李慧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