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1647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49
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包括矿坑四周的边坡植草防护结构、矿坑底部的防渗漏多层土壤种植结构和矿坑中心处的蓄水池:矿坑底部的防渗漏多层土壤种植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碎石层、砂浆层、隔水层和土壤层,蓄水池的池壁四周均开设有与土壤层下部连通的进水孔,进水孔外部设有不锈钢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矿区的露天矿坑进行生态修复,使矿坑的边坡种草防滑坡,矿坑底部摊平并设置隔水层,摊铺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壤层,在土壤层上种植果蔬和粮食作物,旱涝保收,提高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并为国家增添了耕地面积。并为国家增添了耕地面积。并为国家增添了耕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矿区露天开采后形成的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确保18亿亩的耕地红线,全国各地在进行矿产开采的同时,也对开采后产生的矿坑进行修复治理,使其恢复为耕地。目前对矿坑进行修复治理的方式通常是直接向矿坑内回填适合种植作物的土壤,土壤摊平后种植作物,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行,由于矿坑面积较大且不平整,但在汛期时候矿坑内容易积水,淹没植物,造成粮食绝收,在干旱天气时需要引用较远的水资源对作物进行灌溉,灌溉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后期方便农田管理、实现旱涝保收的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包括矿坑四周的边坡植草防护结构、矿坑底部的防渗漏多层土壤种植结构和矿坑中心处的蓄水池:矿坑底部的防渗漏多层土壤种植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碎石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坑四周的边坡植草防护结构、矿坑底部的防渗漏多层土壤种植结构和矿坑中心处的蓄水池:矿坑底部的防渗漏多层土壤种植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碎石层、砂浆层、隔水层和土壤层,蓄水池的池壁四周均开设有与土壤层下部连通的进水孔,进水孔外部设有不锈钢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池的中心处向下设有开设有灌溉井,灌溉井顶部与蓄水池顶部齐平,灌溉井的上部设有与蓄水池上部连通的溢流孔,溢流孔的位置高于进水孔且低于土壤层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天矿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池上方设有灌溉控制房,灌溉控制房侧部设有门体,灌溉控制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林饶晓杨忠亮殷跃杰徐银妹杨伦李宜韩马俊强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