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47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MOS管、控制单元及保护单元;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发光器的正极电连接有串联电阻,串联电阻远离发光器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池正极和充电器正极,发光器的负极电连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受光器的集电极电连接有供电电源,且其发射极接地且接地线上串联有电阻;控制单元电连接受光器的发射极;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电池负极,且其发射级电连接MOS管的一端和充电器的负极;MOS管另一端电连接电池负极;保护单元用于保护三极管避免由于电池短接导致损坏;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结构简单,保证电路工作运行的稳定性,保证锂电池充电以及电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控制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均采用充电指示信号作为检测充电器工作的方式,需要由充电桩或者充电器发送信号给BMS实现连接信号通信,被充电的电池模组检测到充电器信号后,打开充电控制部分才能对电池充电。但是,如果存在强电磁干扰或信号线中断时,BMS将判定为未充电状态,导致不能对锂电池PACK充电;一部分产品采取触发的方式,在充电器接入之前往往不允许有放电回路,以防止信号通过放电回路被触发而无法达到检测的目的,同时长时间插拔也会导致触发信号线损耗等影响正常功能的使用,误判为未连接电池,造成不能充电的问题;而且,采取触发的方式还存在充电电压比电池电压低的情况下也会触发充电信号的问题;还有部分的电路采用运放检测充电电压的方式,还会增加额外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功耗,响应时间也存在响应的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稳定可靠的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MOS管、控制单元及保护单元;
[0005]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的正极电连接有串联电阻R1,所述串联电阻R1远离发光器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池正极和充电器正极,所述发光器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受光器的集电极电连接有供电电源,且其发射极接地且接地线上串联有电阻RQ12;
[0006]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受光器的发射极;
[0007]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电池负极,且其发射级电连接所述MOS管的一端和充电器的负极;
[0008]所述MOS管的另一端电连接电池负极;
[0009]所述保护单元用于保护三极管避免由于电池短接导致损坏。
[0010]优选的,所述发光器上并联有电阻R30,所述R30的两端分别与发光器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0011]优选的,串联电阻R1和充电器正极之间串联有稳压二极管D35。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D32,所述稳压二极管串联于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充电器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MCU单片机。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本电路结构的设置,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充电
时充电桩或充电器需要向BMS发送充电器连接信号、充电电压低也会触发充电器信号以及结构成本复杂采用运放检测充电电压的电路等问题,有效避免了大部分锂电池保护电路中所设计的缺陷,结构简单,保证电路工作运行的稳定性,保证锂电池充电以及电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常待机状态下的电路工作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充电状态下的电路工作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主要元件符号标注为: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图1~3所示,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TP1、三极管Q1、MOS管200、控制单元200及保护单元。
[0022]具体的,所述光电耦合器TP1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的正极电连接有串联电阻R1,所述串联电阻R1远离发光器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池300的正极和充电器400的正极,所述串联电阻R1和充电器400的正极之间串联有稳压二极管D35,其由电阻R29和电阻R109串联组成;所述发光器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受光器的集电极电连接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为+3.3V,所述受光器发射极接地且接地线上串联有电阻RQ12。
[0023]具体的,所述控制单元200电连接于所述受光器的发射极,其可为MCU单片机;
[0024]具体的,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于电池负极,且三极管Q1的发射级电连接所述MOS管的一端和充电器400的负极。
[0025]进一步的,所述MOS管200远离充电器的另一端电连接电池负极。
[002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单元用于保护三极管Q1避免由于电池短接导致损坏,其包括稳压二极管D32,所述稳压二极管D32串联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充电器400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32和充电器之间串联有电阻R176。
[0027]进一步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32和稳压二极管D35为锗二极管。
[0028]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充电器的连接充电电压大于电池电压时,电
池总负极电压比充电器负极高,三极管Q1导通,电池电流通过光电耦合器TP1和三极管Q1流入充电器负极端,此时光电耦合器TP1的受光器工作,供电电源通过光电耦合器流过RQ12到地,MCU检测到上升信号,充电器连接正常,进而由MCU通过MOS管控制导通,充电开启;此外,当充电电压过低时,充电器400负极电压低于电池负极电压,N型三极管Q1截至,光电耦合器发光器不导通,受光器也不导通,MCU单片机检测不到信号,判定充电异常不能充电;同时正常待机时,MOS管两端压降相等,N型三极管不导通,电路截至,不会额外消耗电池能量,此时功耗为零。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充电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耦合器、三极管、MOS管、控制单元及保护单元;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的正极电连接有串联电阻R1,所述串联电阻R1远离发光器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池正极和充电器正极,所述发光器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受光器的集电极电连接有供电电源,且其发射极接地且接地线上串联有电阻RQ12;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受光器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电池负极,且其发射级电连接所述MOS管的一端和充电器的负极;所述MOS管的另一端电连接电池负极;所述保护单元用于保护三极管避免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铮徐英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