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24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组成包括柔性针1、夹紧卡盘2、法兰盘3、轴承座一4、空心轴5、轴承座二6、推杆7、连杆一8、连杆二9、联轴器10、电机座11、电机12和底座13组成;通过利用连杆、推杆、活塞和弹簧的联合运动,控制卡爪的开合,进而控制柔性针的夹紧与放开,该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实现了柔性针的自动夹紧功能,相较于传统手动夹紧柔性针,缩短了夹紧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度,减轻了医生负担,避免医生因疲劳而产生的失误。劳而产生的失误。劳而产生的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微创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快、安全易行、病发症少等优点,备受当代医疗界的青睐,成为未来临床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柔性针技术在微创介入技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柔性针改变了传统刚性针只能沿直线穿刺的弊端,在其穿刺过程中通过控制针尖的旋转改变针体的移动路径,从而绕过骨骼、血管和重要器官等障碍物精确到达目标点。
[0003]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病灶的多个靶点进行穿刺活检、送药等复杂的动作,从而需要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频繁更换柔性针,这不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夹紧操作,而且手动夹紧后柔性针的自转精度也很难保证。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设计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该机构换针后不需要频繁的手动夹紧,缩短了传统手术中更换柔性针后夹紧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操作精度,减轻了医生负担,避免医生因疲劳而产生的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机构的整体动作能够实现柔性针换针后的自动夹紧,安装方便,提高手术的效率,减少手术时间,推动微创医疗技术的发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由柔性针、夹紧卡盘、法兰盘、轴承座一、空心轴、轴承座二、推杆、连杆一、连杆二、联轴器、电机座、电机和底座组成;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通过螺钉一前一后背对背安装在底座前端,空心轴通过轴承支撑在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上,空心轴前端通过螺纹与法兰盘固连,法兰盘与夹紧卡盘通过螺钉固连;推杆整体为圆柱形,沿轴线设有直径略大于柔性针直径的通孔,推杆可穿过空心轴,柔性针可穿过推杆、法兰盘和夹紧卡盘,连杆一长度大于连杆二,推杆后端与连杆一前端通过铰链连接,可相对转动,连杆一后端和连杆二前端通过铰链连接,可相对转动;电机座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后端右侧,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电机座上,连杆二后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电机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连杆二转动,带动连杆一转动,带动推杆前后移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紧卡盘包括夹紧仓、弹簧和活塞;夹紧仓整体呈圆柱形,由夹紧仓瓣一、夹紧仓瓣二、夹紧仓瓣三和夹紧仓瓣四组成,夹紧仓瓣一、夹紧仓瓣二、夹紧仓瓣三和夹紧仓瓣四结构一致,夹紧仓瓣一包括卡爪、仓壳、方形滑块一、方形滑块二、拉杆一和拉杆二;仓壳整体为90
°
圆柱,仓壳中端设有90
°
圆形的空腔,空腔上设有圆柱壁,空腔前后各设有90
°
圆形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中轴线位置上设有略大于柔性针直径的四分之一圆孔一,后挡板中轴线位置上设有略大于推杆直径的四分之一圆孔二,后挡板上部设有
一个45
°
的扇形凹槽,后挡板下部设有一个45
°
的扇形凸起,扇形凸起与扇形凹槽同深度,扇形凹槽上设有螺纹孔一,螺纹孔一于竖直轴线呈22.5
°
倾角,扇形凸起上设有螺纹孔二,螺纹孔二于水平轴线呈22.5
°
倾角,螺纹孔一与螺纹孔二深度相同,圆柱壁上设有方形凹槽,深度略大于卡爪和拉杆厚度之和,方形凹槽上设有两条平行放置的方形滑道一和方形滑道二,方形滑道一和方形滑道二均与中轴线呈45
°
倾角;方形滑块一安装在方形滑道一内,方形滑块二安装在方形滑道二内;卡爪呈钝角弯杆,末端设有两个销孔,卡爪前销孔、拉杆一上端和方形滑块一通过销依次连接,拉杆一可在卡爪后端和方形滑块一之间转动,卡爪后销孔、拉杆二上端和方形滑块二通过销依次连接,拉杆一可在卡爪后端和方形滑块二之间转动,每一个夹紧仓瓣中仓壳的扇形凸起插入到与其相邻夹紧仓瓣中仓壳的扇形凹槽内,通过螺钉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夹紧仓,四个90
°
圆形的空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柱形的夹紧仓的空腔,四个90
°
圆形的前挡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柱形的夹紧仓的前挡板;活塞安装在夹紧仓的空腔内,弹簧安装在前挡板和活塞之间,与前挡板和活塞接触,拉杆下端安装在活塞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整体呈圆柱形,长度远小于空腔长度,活塞上设有方形凹槽一、方形凹槽二、方形凹槽三和方形凹槽四,方形凹槽一位于竖直轴线右侧,偏离距离略大于卡爪的厚度,宽度略大于拉杆厚度,方形凹槽二位于水平轴线右侧,偏离距离略大于卡爪的厚度,宽度略大于拉杆厚度,方形凹槽三的位置与方形凹槽一关于圆柱中轴线中心对称,方形凹槽四的位置与方形凹槽二关于圆柱中轴线中心对称,方形凹槽一、方形凹槽二、方形凹槽三和方形凹槽四的槽壁各设有前后两个销孔,活塞内设有略大于柔性针直径的针孔;夹紧仓瓣一的拉杆一下端与方形凹槽一的前销孔通过销连接,夹紧仓瓣一的拉杆二下端与方形凹槽一的后销孔通过销连接,拉杆一和拉杆二均可与活塞发生相对转动,夹紧仓瓣二、夹紧仓瓣三和夹紧仓瓣四分别与方形凹槽二、方形凹槽三和方形凹槽四连接,且连接方法与夹紧仓瓣一和方形凹槽一的连接方法相同;推杆前后移动,带动活塞前后移动,带动拉杆移动,带动方形滑块移动,进而带动卡爪沿着夹紧仓中心轴线开合,实现柔性针夹紧和放松动作。
[0010]本专利技术的增益效果是:
[0011]所述的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通过利用连杆、推杆、活塞和弹簧的联合运动,实现了柔性针的自动夹紧功能,相较于传统手动夹紧柔性针,缩短了夹紧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度,减轻了医生负担,避免医生因疲劳而产生的失误。
[0012]所述的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通过电机控制放开和夹紧,可随时更换柔性针,满足了手术的随机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0014]附图2,本专利技术中夹紧卡盘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本专利技术中仓壳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本专利技术中夹紧仓瓣一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5,本专利技术中活塞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柔性针,2、夹紧卡盘,2

1、弹簧,2

2、活塞,2
‑2‑
1、方形凹槽一,2
‑2‑
2、方
形凹槽二,2
‑2‑
3、方形凹槽三,2
‑2‑
4、方形凹槽四,2
‑2‑
5、针孔,2

3、夹紧仓瓣一,2
‑3‑
1、卡爪,2
‑3‑
2仓壳,2
‑3‑2‑
1圆孔一,2
‑3‑2‑
2、前挡板,2
‑3‑2‑
3、方形凹槽,2
‑3‑2‑
4、方形滑道一,2
‑3‑2‑
5、空腔,2
‑3‑2‑
6、圆柱壁,2
‑3‑2‑
7、扇形凹槽,2
‑3‑2‑
8、螺纹孔一,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由柔性针(1)、夹紧卡盘(2)、法兰盘(3)、轴承座一(4)、空心轴(5)、轴承座二(6)、推杆(7)、连杆一(8)、连杆二(9)、联轴器(10)、电机座(11)、电机(12)和底座(13)组成;轴承座一(4)和轴承座二(6)通过螺钉一前一后背对背安装在底座(13)前端,空心轴(5)通过轴承支撑在轴承座一(4)和轴承座二(6)上,空心轴(5)前端通过螺纹与法兰盘(3)固连,法兰盘(3)与夹紧卡盘(2)通过螺钉固连;推杆(7)整体为圆柱形,沿轴线设有直径略大于柔性针(1)直径的通孔,推杆(7)可穿过空心轴(5),柔性针(1)可穿过推杆(7)、法兰盘(3)和夹紧卡盘(2),连杆一(8)长度大于连杆二(9),推杆(7)后端与连杆一(8)前端通过铰链连接,可相对转动,连杆一(8)后端和连杆二(9)前端通过铰链连接,可相对转动;电机座(11)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13)后端右侧,电机(12)通过螺钉安装在电机座(11)上,连杆二(9)后端通过联轴器(10)与电机(12)连接;电机(12)转动通过联轴器(10)带动连杆二(9)转动,带动连杆一(8)转动,带动推杆(7)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柔性针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卡盘(2)包括夹紧仓、弹簧(2

1)和活塞(2

2);夹紧仓整体呈圆柱形,由夹紧仓瓣一(2

3)、夹紧仓瓣二(2

4)、夹紧仓瓣三(2

5)和夹紧仓瓣四(2

6)组成,夹紧仓瓣一(2

3)、夹紧仓瓣二(2

4)、夹紧仓瓣三(2

5)和夹紧仓瓣四(2

6)结构一致,夹紧仓瓣一(2

3)包括卡爪(2
‑3‑
1)、仓壳(2
‑3‑
2)、方形滑块一(2
‑3‑
3)、方形滑块二(2
‑3‑
4)、拉杆一(2
‑3‑
5)和拉杆二(2
‑3‑
6);仓壳(2
‑3‑
2)整体为90
°
圆柱,仓壳(2
‑3‑
2)中端设有90
°
圆形的空腔(2
‑3‑2‑
5),空腔(2
‑3‑2‑
5)上设有圆柱壁(2
‑3‑2‑
6),空腔(2
‑3‑2‑
5)前后各设有90
°
圆形的前挡板(2
‑3‑2‑
2)和后挡板(2
‑3‑2‑
12),前挡板(2
‑3‑2‑
2)中轴线位置上设有略大于柔性针(1)直径的四分之一圆孔一(2
‑3‑2‑
1),后挡板(2
‑3‑2‑
12)中轴线位置上设有略大于推杆(7)直径的四分之一圆孔二(2
‑3‑2‑
11),后挡板(2
‑3‑2‑
12)上部设有一个45
°
的扇形凹槽(2
‑3‑2‑
7),后挡板(2
‑3‑2‑
12)下部设有一个45
°
的扇形凸起(2
‑3‑2‑
10),扇形凸起(2
‑3‑2‑
10)与扇形凹槽(2
‑3‑2‑
7)同深度,扇形凹槽(2
‑3‑2‑
7)上设有螺纹孔一(2
‑3‑2‑
8),螺纹孔一(2
‑3‑2‑
8)于竖直轴线呈22.5
°
倾角,扇形凸起(2
‑3‑2‑
10)上设有螺纹孔二(2
‑3‑2‑
9),螺纹孔二(2
‑3‑2‑
9)于水平轴线呈22.5
°
倾角,螺纹孔一(2
‑3‑2‑
8)与螺纹孔二(2
‑3‑2‑
9)深度相同,圆柱壁(2
‑3‑2‑
6)上设有方形凹槽(2
‑3‑2‑
3),深度略大于卡爪(2
‑3‑
1)和拉杆(2
‑3‑
4)厚度之和,方形凹槽(2
‑3‑2‑
3)上设有两条平行放置的方形滑道一(2
‑3‑2‑
4)和方形滑道二(2
‑3‑2‑
13),方形滑道一(2
‑3‑2‑
4)和方形滑道二(2
‑3‑2‑
13)均与中轴线呈4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广才赵燕江张永德肖建伟钱程韩春光金明璇卢继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