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耐磨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21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湿耐磨抗菌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表面粗糙程度固定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柔软层和摩擦层,柔软层由柔软抑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摩擦层背离柔软层的一侧形成有若干摩擦凸起,相邻摩擦凸起之间形成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利用该类新型材料中游离的铜离子具有的杀菌性能来提高面料整体的性能。的杀菌性能来提高面料整体的性能。的杀菌性能来提高面料整体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湿耐磨抗菌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湿耐磨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纺织面料通常是由各类纱线通过一定的编织方式制作出的一种片状产品。
[000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类产品的性能逐渐发展成熟,面料作为常见的一种材料,其具有的性能也变得更加多样,面料制品在日常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大到各种家纺,小到各类服饰和袜子等,抹布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面料产品,其在人们日常的清洁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传统的面料的表面粗糙度通常都是固定的,无法适用于不同位置的清洁需求,同时抹布通常会以潮湿的状态与各类脏的物品接触,这就使得面料内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进而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因而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吸湿耐磨抗菌面料,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整体清洁效果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吸湿耐磨抗菌面料,包括相互固定的柔软层和摩擦层,所述柔软层由柔软抑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摩擦层背离柔软层的一侧形成有若干摩擦凸起,相邻所述摩擦凸起之间形成有凹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柔软层和摩擦层使得面料整体具有摩擦面的同时还具有柔软的擦拭面,使得面料整体可以适用不同物品的擦拭过程,同时利用形成的摩擦凸起和凹槽,使得摩擦凸起可以交替经过待擦拭物品的顽固污渍,确保面料整体清洁功能的稳定,同时利用抑菌纱线具有的抑菌性能来增大面料整体的抑菌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层为平纹组织,所述摩擦层为纵条纹组织。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平纹组织具有的结构稳定的特点来确保柔软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利用纵条纹组织的编织方式来确保形成的摩擦层上具有交替设置的摩擦凸起和凹槽,确保摩擦层擦拭功能的稳定。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条纹组织为11页综,所述纵条纹组织自左向右由一条六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两下五上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一条四下三上的纬面组织、一条四上三下的经面组织、一条四下三上的纬面组织、一条六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两下五上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组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一条组织点为一个三上一下一个三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二条组织点为一个一下三上一个一下两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三条组织点为一个一上一下一个三上一下一个一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四条组织点为
一个两上一下一个三上一下,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五条组织点为三个一下一上一个一下,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六条组织点为三个一上一下一个一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七条组织点为三个一下一上一个一下,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八条组织点为一个三上一下一个三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九条组织点为一个一下三上一个一下两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十条组织点为一个一上一下一个三上一下一个一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十一条组织点为一个两上一下一个三上一下。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抑菌纱线由竹炭纤维和截面形状为C字形的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竹炭纤维具有的表面柔软以及抑菌性好的特点来增大柔软抑菌纱线整体的柔软程度和抑菌性能,同时利用C字形截面形状的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具有的输水和排湿性能好的特点来确保柔软层具有速干的特点。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摩擦层由耐磨抑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耐磨抑菌纱线由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苎麻纤维具有的表面粗糙的特点来增大耐磨抑菌纱线和摩擦层整体的摩擦系数,使得摩擦层的表面更加粗糙,进一步提高面料整体的清洁性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层背离摩擦层的一侧设置为绒毛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绒毛面一方面使得绒毛层的表面更加柔软,另一方面利用绒毛面内绒毛间的间隙对杂质进行更好地抓握,增强结构整体的清洁性能。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设置的柔软层和摩擦层使得面料整体具有摩擦面的同时还具有柔软的擦拭面,使得面料整体可以适用不同物品的擦拭过程,同时利用形成的摩擦凸起和凹槽,使得摩擦凸起可以交替经过待擦拭物品的顽固污渍,确保面料整体清洁功能的稳定,同时利用抑菌纱线具有的抑菌性能来增大面料整体的抑菌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摩擦层的组织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柔软抑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耐磨抑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柔软层;2、摩擦层;3、柔软抑菌纱线;4、摩擦凸起;5、凹槽;6、竹炭纤维;7、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8、耐磨抑菌纱线;9、苎麻纤维;10、绒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7]该吸湿耐磨抗菌面料,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相互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的柔软层1和摩擦层2,该设置可以利用摩擦层2具有的摩擦系数大的特点实现对耐磨和顽固的污渍进行清洁,利用柔软层1具有柔软的特点实现对贵重品轻柔地擦拭过程,
避免对贵重物品造成损伤,使得结构整体的适用性更好,柔软层1由柔软抑菌纱线3通过梭织机平纹编织而成,利用柔软抑菌纱线3具有的柔软和抑菌的特点来增强柔软层1以及面料整体的性能,摩擦层2背离柔软层1的一侧形成有若干摩擦凸起4,摩擦凸起4的设置增大了摩擦层2整体的表面摩擦系数,相邻摩擦凸起4之间形成有凹槽5,形成的凹槽5一方面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杂质的抓持,另一方面通过交替设置的摩擦凸起4和凹槽5使得摩擦凸起4可以交替且多次经过待刮除的顽固杂质上,进而可以实现对顽固杂质的稳定清除,提高面料整体的功能。
[0028]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柔软抑菌纱线3由竹炭纤维6和截面形状为C字形的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7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竹炭纤维6具有的柔软、透气、抑菌和排湿性能好的特点来提高柔软抑菌纱线3以及柔软层1整体的性能,利用C字形截面形状的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7具有的结构强度高、耐磨性好以及散湿透湿性能好的特点来加强柔软层1整体的快干性能,同时利用C字形截面形状的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7表面具有的长条槽来确保柔软抑菌纱线3的内部具有更多的散湿孔隙,加强柔软抑菌纱线3以及柔软层1整体的透湿和散湿性能,减少柔软层1内水分的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耐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柔软层(1)和摩擦层(2),所述柔软层(1)由柔软抑菌纱线(3)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摩擦层(2)背离柔软层(1)的一侧形成有若干摩擦凸起(4),相邻所述摩擦凸起(4)之间形成有凹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耐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层(1)为平纹组织,所述摩擦层(2)为纵条纹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耐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纹组织为11页综,所述纵条纹组织自左向右由一条六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两下五上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一条四下三上的纬面组织、一条四上三下的经面组织、一条四下三上的纬面组织、一条六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两下五上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一条五上两下的经面组织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湿耐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一条组织点为一个三上一下一个三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二条组织点为一个一下三上一个一下两上,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第三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宇聪钱于蓝沈云天曹小娥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盛必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