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南方蔬菜种植土壤氨减排的施肥方案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112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南方蔬菜种植土壤氨减排的施肥方案筛选方法,包括:S1、选择试验样地,对试验样地进行处理;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南方蔬菜种植土壤氨减排的施肥方案筛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南方蔬菜种植土壤氨减排的施肥方案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冬油菜是长江流域种植的最普遍作物,目前常年种植面积在700

800万公顷,国内生产的食用植物油中约 60%来自油菜籽,因此,提高油菜籽产量是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重要措施;在油菜种植生产中,施肥是栽培中最重要的生产措施,据研究,如果不施肥,油菜籽产量将减少50

60%甚至更多,施肥在高产油菜种植中的产量贡献率已超过50%,明显高于其它作物,说明保障油菜高产离不开施肥。
[0003]近年来,农业生产的氮肥投入逐渐由粮食作物高施氮量转变为蔬菜种植施氮量高。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肥投入尤其是氮肥投入,施肥才是获得其高产的重要保障。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蔬菜地氮肥用量是大田作物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由蔬菜种植引起的氨挥发已经成为我国氨气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0004]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蔬菜地氨挥发的研究多关注氮肥施用量、施肥类型或施肥方式的影响,且研究区域集中长江中下游等蔬菜种植主要区域,而针对两者协同作用对蔬菜种植氨挥发的影响报道尚不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南方蔬菜种植土壤氨减排的施肥方案筛选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南方蔬菜种植土壤氨减排的施肥方案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选择面积为500~1500m2的蔬菜种植土地作为试验样地,对试验样地机耕深翻处理后,采集试验样地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试验样地的土壤养分状况;
[0008]S2

1、将步骤S1所得试验样地随机均分为相等面积的两份,记为A样地和 B样地;然后将A样地随机均为等面积的5份,记为A0组、A1组、A2组、 A3组、A4组;其中,A0组不施肥,A1组按照250~450kg/hm2施加尿素,A2 组按照500~700kg/hm2施加尿素,A3组按照750~950kg/hm2施加尿素,A4组按照900~1050kg/hm2施加尿素;
[0009]S2

2、在步骤S2

1中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样地中种植冬油菜,然后在冬油菜生长中后期,向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样地中进行磷酸钙和氯化钾的追肥;其中,磷酸钙的施加量为150~230kg/hm2,氯化钾的施加量为120~186kg/hm2;
[0010]S3

1、将步骤S2

1中B样地随机均为等面积的5份,记为B0组、B1组、 B2组、B3组、B4组,其中B0组样地不施肥,B1组、B2组、B3组、B4组样地中分别按照700

1100kg/hm2的施加量施加由尿素、磷酸钙和氯化钾复配而成的复合肥;其中,B1组中复合肥的施加比例为1:0.3~0.5:0.6~0.8,B2组中复合肥的施加比例为1:0.6~0.8:0.5~0.6,B3组中复合肥的施加
比例为 1:0.3~0.5:0.5~0.6,B4组中复合肥的施加比例为1:0.5~0.7:0.8~1;然后在B1 组、B2组、B3组、B4组样地中种植冬油菜;
[0011]S3

2、对步骤S3

1中种植冬油菜后的B0组、B1组、B2组、B3、B4组进行正交实验,随机排列设置10~20个组合进行处理,每个组合重复处理4~7 次;
[0012]S4

1、测定步骤S2

2中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和步骤S3

1 中B0组、B1组、B2组、B3组B4组中冬油菜整个生育期内的氨排放量;
[0013]S4

2、测定步骤S2

2中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和步骤S3

1 中B0组、B1组、B2组、B3组B4组中冬油菜收获期的产量;
[0014]S4

3、对步骤S4

1和步骤S4

2的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油菜产量与氨排放量、尿素、磷酸钙和氯化钾施加量;尿素、磷酸钙和氯化钾配比关系的最优模型,根据最优模型筛选出不影响油菜产量情况下氨排放量最小的施肥方案。
[0015]进一步地,步骤S4

1中,氨排放量采用由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测定,箱内气体样品的采集时间为静态箱封闭后1h内,且每间隔15~35min采集一次,采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测定氨排放量,具有相应速度快、准确性高的优势,对于施肥方案的精准筛选具有促进作用。
[0016]进一步地,步骤S2

2和步骤S3

1中,冬油菜种植时,保持株行距为 10~15cm
·
18~21cm,每丛1~3株,每个区域的株行距和丛数保持一致;通过控制冬油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对试验样地中挥发的氨物质进行有效检测,提高挥发氨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0017]进一步地,步骤S2

2和步骤S3

1中,在冬油菜生长期内,间隔3~5天进行一次除草;过除草操作,一方面能够提高冬油菜对于肥料的利用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杂草等物质吸收土壤挥发的氨物质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0018]进一步地,步骤S2

2完成后,定期测定冬油菜的鲜重,并计算冬油菜的重量差;重量差=目标重量

实际重量,然后通过加权校正重量差,并对施肥量进行调整;通过实时调整施肥方案,有利于快速确定有利于提高冬油菜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
[0019]进一步地,步骤S1完成后,对试验样地进行平整处理,最后在试验样地上设置间隔为15~30cm,高度为8~15cm的垄;通过对试样样地进行处理,有利于排出外界因素对于冬油菜的生长干扰,同时有利于提高无关变量的统一性。
[0020]进一步地,步骤S3

1中,冬油菜种植完成后,间隔5~8天随机抽样测定每个地块单株冬油菜的鲜重,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每个地块冬油菜生长期施肥时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最优比例。
[0021]进一步地,步骤S1中,试验样地土壤检测项目包括总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通过检测试验样地土壤中总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 pH,有利于对试验地的土壤性质进行人为调整,从而减小试验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对于检测结果的干扰。
[0022]进一步地,步骤S3

1中,尿素含N量为38~46%,粒度为0.85~2.80mm;过磷酸钙中P2O5为13~18%,氯化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南方蔬菜种植土壤氨减排的施肥方案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面积为500~1500m2的蔬菜种植土地作为试验样地,对所述试验样地机耕深翻处理后,采集试验样地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试验样地的土壤养分状况;S2

1、将步骤S1所得试验样地随机均分为相等面积的两份,记为A样地和B样地;然后将所述A样地随机均为等面积的5份,记为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其中,A0组不施肥,A1组按照250~450kg/hm2施加尿素,A2组按照500~700kg/hm2施加尿素,A3组按照750~950kg/hm2施加尿素,A4组按照900~1050kg/hm2施加尿素;S2

2、在步骤S2

1所述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样地中种植冬油菜,然后在所述冬油菜生长中后期,向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样地中进行磷酸钙和氯化钾的追肥;其中,所述磷酸钙的施加量为150~230kg/hm2,氯化钾的施加量为120~186kg/hm2;S3

1、将步骤S2

1中B样地随机均为等面积的5份,记为B0组、B1组、B2组、B3组、B4组,其中B0组样地不施肥,B1组、B2组、B3组、B4组样地中分别按照700

1100kg/hm2的施加量施加由尿素、磷酸钙和氯化钾复配而成的复合肥;其中,B1组中复合肥的施加比例为1:0.3~0.5:0.6~0.8,B2组中复合肥的施加比例为1:0.6~0.8:0.5~0.6,B3组中复合肥的施加比例为1:0.3~0.5:0.5~0.6,B4组中复合肥的施加比例为1:0.5~0.7:0.8~1;然后在B1组、B2组、B3组、B4组样地中种植冬油菜;S3

2、对步骤S3

1中种植冬油菜后的B0组、B1组、B2组、B3、B4组进行正交实验,随机排列设置10~20个组合进行处理,每个组合重复处理4~7次;S4

1、测定步骤S2

2中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和步骤S3

1中B0组、B1组、B2组、B3组B4组中冬油菜整个生育期内的氨排放量;S4

2、测定步骤S2

2中A0组、A1组、A2组、A3组、A4组和步骤S3

1中B0组、B1组、B2组、B3组B4组中冬油菜收获期的产量;S4

3、对步骤S4

1和步骤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姚玲爱赵学敏马千里冯雁辉苟婷梁荣昌蔡启佳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