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祖雯洁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108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2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一个基座,基座的后侧连接有一个摆动杆,摆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摆动轴,摆动轴上套装有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左侧设有负压腔,第一齿轮的右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蜗杆,第一蜗杆的后侧设有一个斜齿条,斜齿条的左侧啮合有斜齿轮,斜齿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杆,壳体内设有一个操作台,操作台下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转动杆转动的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后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三转动杆,壳体的上侧设有可随第三转动杆转动而翻转的锻炼宣讲一体台,有效的达到了既能满足引流需求,又具有后期锻炼辅助康复和宣讲功能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心胸外科穿刺性引流所使用的抽液器,其结构是注射管的前端套有穿刺针头,当抽取的液体较少时,可以一次完成,当抽取的液体较多时,必须反复多次抽取,每一次必须把注射管拔掉,倒出管内液体,然后再与穿刺针头连接,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一种普遍使用的引流装置是留置型引流管,留置型引流管的好处是一次插针,配合引流袋或引流瓶盛装积液,常规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装置功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引流护理各个阶段的需求,且操作复杂,空间占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引流护理各个阶段的需求的问题,具有锻炼宣讲一体台,达到了既可以作为宣讲台对医护人员进行胸外科胸腔引流知识的宣教,又可以作为锻炼台在病人恢复后期进行辅助锻炼的目的,有助于病人的恢复,具有联动的操作台、挡板、防尘棚和锻炼宣讲一体台,既达到了操作简单,打开方便的目的,又达到了节省空间、减少污染的目的,具有脚踏阀和第一波纹管,达到了引流瓶的生理盐水添加方便、干净卫生的功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一个弧形孔,所述基座的后侧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摆动杆,摆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沿弧形孔滑动的摆动轴,摆动轴的前端设有可上下滑动的限位框,限位框的上侧铰接有牵拉架,牵拉架的上侧铰接有可转动的引流瓶放置框,所述摆动杆、摆动轴、限位框和牵拉架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瓶放置框可收放的结构,所述摆动轴上套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左侧设有负压腔,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蜗杆,第一蜗杆的右侧啮合有一个第一蜗轮,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蜗轮转动而转动的第一丝杠,每个所述第一丝杠上螺纹配合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的左右两端的上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可转动的防尘棚骨架,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牵拉杆,每个所述牵拉杆的的下端与对应的固定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牵拉杆的的上端与
对应的防尘棚骨架的下侧铰接,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防尘棚,每个所述防尘棚与对应的防尘棚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滑动板、固定杆、防尘棚骨架、牵拉杆相互配合形成防尘棚可收展的结构,所述第一蜗杆的后侧设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斜齿条,斜齿条的左侧啮合有斜齿轮,斜齿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可随斜齿轮转动的第一转动杆,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操作台,操作台下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转动杆转动的第二转动杆,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对应的第二转动杆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可升降的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三转动杆,所述壳体的上侧设有可随第三转动杆转动而翻转的锻炼宣讲一体台,所述右侧的第二转动杆的前部设有可随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一带轮,所述操作台前侧设有可随第一带轮转动而开合的挡板,所述第一蜗轮、第一蜗杆、第一丝杠、固定杆、防尘棚骨架、牵拉杆、斜齿轮、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第一带轮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防尘棚、挡板和锻炼宣讲一体台联动的结构,所述锻炼宣讲一体台的前侧设有恢复锻炼机构,锻炼宣讲一体台的后侧设有胸腔穿刺引流模型和引流瓶原理模拟模型,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一个拉簧,拉簧的上端与进气管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前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刻度尺,所述进气管、拉簧、滑块、第一滑动槽内和刻度尺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状况可视的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摆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蜗轮,第二蜗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的上端设有一个切换电机,所述切换电机、和摆动杆相互配合形成摆动轴可沿弧形孔滑动的结构,所述牵拉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V形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限位框的上侧铰接,所述V形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V形杆的上端与引流瓶放置框固定连接,所述V形杆的中部与壳体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前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基座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前侧固定有导向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左侧设有可转动第一间歇齿轮,所述第一间歇齿轮的前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间歇齿轮转动的第二间歇齿轮,第二间歇齿轮的上侧啮合有第二间歇齿条,所述第二间歇齿轮的下侧啮合有第三间歇齿条,所述第二间歇齿条和第三间歇齿条的左部均设有一个管腔,每个所述管腔的左端与负压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管腔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每个所述第一活塞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间歇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间歇齿轮的上侧啮合有第一间歇齿条,第一间歇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导向杆可在环形轨道内上下滑动,所述导向杆、环形轨道、第一间歇齿条、第一间歇齿轮和第二间歇齿轮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间歇齿条和第二间歇齿条交替往复运动的结构,所述负压腔的右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每个所述出气孔均与对应的管腔连通,每个所述出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单向阀,每个所述管腔的前部的下侧均开设有一个排气孔,每个所述排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单向阀。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蜗轮的下侧固定有一个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下端固定有一个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后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后侧固定套装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的后
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同轴转动的第五锥齿轮,每个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一个可转动第六锥齿轮,每个所述第一丝杠的下端与对应的第六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棚骨架包括多个骨架板和骨架杆,每个所述骨架板与相邻的骨架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骨架杆的两端与分别与对应的骨架板铰接,每个所述牵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残齿轮,每个所述残齿轮的内侧啮合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壳体的上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二丝杠,第二丝杠贯穿斜齿条的下部且与斜齿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的外侧设有一个滑道,所述滑道、斜齿条和丝杠相互配合形成斜齿条可前后移动的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个基座(2),所述基座(2)上开设有一个弧形孔(3),所述基座(2)的后侧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摆动杆(4),摆动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可沿弧形孔(3)滑动的摆动轴(5),摆动轴(5)的前端设有可上下滑动的限位框(6),限位框(6)的上侧铰接有牵拉架(7),牵拉架(7)的上侧铰接有可转动的引流瓶放置框(8),所述摆动杆(4)、摆动轴(5)、限位框(6)和牵拉架(7)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瓶放置框(8)可收放的结构,所述摆动轴(5)上套装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的左侧设有负压腔(10),所述第一齿轮(9)的右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齿轮(9)转动的第一蜗杆(11),第一蜗杆(11)的右侧啮合有一个第一蜗轮(112),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蜗轮(112)转动而转动的第一丝杠(12),每个所述第一丝杠(12)上螺纹配合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滑动板(13),每个所述滑动板(13)的左右两端的上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杆(14),每个所述固定杆(14)的上端连接有一根可转动的防尘棚骨架(15),每个所述固定杆(14)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牵拉杆(16),每个所述牵拉杆(16)的的下端与对应的固定杆(14)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牵拉杆(16)的的上端与对应的防尘棚骨架(15)的下侧铰接,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防尘棚(17),每个所述防尘棚(17)与对应的防尘棚骨架(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2)、滑动板(13)、固定杆(14)、防尘棚骨架(15)、牵拉杆(16)相互配合形成防尘棚(17)可收展的结构,所述第一蜗杆(11)的后侧设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斜齿条(18),斜齿条(18)的左侧啮合有斜齿轮(19),斜齿轮(1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可随斜齿轮(19)转动的第一转动杆(20),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个操作台(21),操作台(21)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转动杆(20)转动的第二转动杆(22),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22)转动的第五齿轮(23),所述第五齿轮(23)和对应的第二转动杆(22)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21)可升降的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后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二转动杆(22)转动的第三转动杆(24),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有可随第三转动杆(24)转动而翻转的锻炼宣讲一体台(25),所述右侧的第二转动杆(22)的前部设有可随第二转动杆(22)转动的第一带轮(26),所述操作台(21)前侧设有可随第一带轮(26)转动而开合的挡板(27),所述第一蜗轮(112)、第一蜗杆(11)、第一丝杠(12)、固定杆(14)、防尘棚骨架(15)、牵拉杆(16)、斜齿轮(19)、第一转动杆(20)和第二转动杆(22)、第三转动杆(24)、第一带轮(26)相互配合形成操作台(21)、防尘棚(17)、挡板(27)和锻炼宣讲一体台(25)联动的结构,所述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前侧设有恢复锻炼机构,锻炼宣讲一体台(25)的后侧设有胸腔穿刺引流模型(29)和引流瓶原理模拟模型(30),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有进气管(31),进气管(31)内设有一个拉簧(32),拉簧(32)的上端与进气管(31)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33),滑块(33)的前侧设有一个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刻度尺(34),所述进气管(31)、拉簧(32)、滑块(33)、第一滑动槽内和刻度尺(34)相互配合形成引流状况可视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4)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蜗轮(35),第二蜗轮(35)的左侧啮合有第二蜗杆(36),第二蜗杆(36)的上端设有一个切换电机(37),所述切换电机(37)、第二蜗轮(35)、第二蜗杆(36)和摆动杆(4)相互配合形成摆动轴(5)可沿弧形孔(3)滑动的结构,所述牵拉架(7)包括第一连杆(38)、第二连杆(39)和V形杆(40),所述第一连杆(38)的上端与第二连杆(39)的下端铰
接,所述第一连杆(38)的下端与限位框(6)的上侧铰接,所述V形杆(40)的下端与第二连杆(39)的上端铰接,所述V形杆(40)的上端与引流瓶放置框(8)固定连接,所述V形杆(40)的中部与壳体(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9)的左侧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的前侧设有驱动电机(42),所述基座(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43),第三齿轮(43)的前侧固定有导向杆(45),所述第一蜗杆(1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44),所述第三齿轮(43)的左侧设有可转动第一间歇齿轮(46),所述第一间歇齿轮(46)的前侧设有一个可随第一间歇齿轮(46)转动的第二间歇齿轮(47),第二间歇齿轮(47)的上侧啮合有第二间歇齿条(48),所述第二间歇齿轮(47)的下侧啮合有第三间歇齿条(49),所述第二间歇齿条(48)和第三间歇齿条(49)的左部均设有一个管腔(50),每个所述管腔(50)的左端与负压腔(10)的右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管腔(50)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51),每个所述第一活塞(51)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间歇齿条(4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间歇齿轮(46)的上侧啮合有第一间歇齿条(52),第一间歇齿条(5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53),所述导向杆(45)可在环形轨道(53)内上下滑动,所述导向杆(45)、环形轨道(53)、第一间歇齿条(52)、第一间歇齿轮(46)和第二间歇齿轮(47)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间歇齿条(52)和第二间歇齿条(48)交替往复运动的结构,所述负压腔(10)的右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每个所述出气孔均与对应的管腔(50)连通,每个所述出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单向阀(54),每个所述管腔(50)的前部的下侧均开设有一个排气孔,每个所述排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单向阀(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护理及宣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112)的下侧固定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雯洁贾佳
申请(专利权)人:祖雯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