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庆霞专利>正文

自动吸痰装置、吸痰管驱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889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管,吸痰管一端进入患者呼吸道内,吸痰管另一端连接有吸引装置;吸痰管驱动机构,吸痰管从吸痰管驱动机构中穿过,吸痰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吸痰管进行轴向移动和转动。应用本申请的自动吸痰装置,由吸痰管驱动机构对吸痰管进行操作,实现自动吸痰,能代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吸痰,可节省医护人员时间,且能更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肺炎治疗效果。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吸痰管驱动机构,有助于实现对患者的自动吸痰。有助于实现对患者的自动吸痰。有助于实现对患者的自动吸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吸痰装置、吸痰管驱动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吸痰装置,以及一种吸痰管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医护操作中,吸痰主要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吸痰管吸出位于患者呼吸道内部的痰液,避免有排痰功能障碍患者痰液大量滞留在呼吸道内导致呼吸困难、呼吸系统感染等。但是,现在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很大,每天对患者进行吸痰的次数达不到患者的实际需求,容易造成排痰功能障碍患者呼吸道内部的痰液无法及时清除而导致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迁延不愈。因此,实现高效、可行的自动吸痰有较大医疗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吸痰装置,能自动驱动吸痰管进行抽插和旋转动作,且能实现有控制地诱发患者咳嗽,咳嗽可促使患者呼吸道深处的痰液向浅部排出,从而提高吸痰效果、效率。
[0004]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吸痰管驱动机构,应用于上述自动吸痰装置中。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管,所述吸痰管一端进入患者呼吸道内,所述吸痰管另一端连接有吸引装置;吸痰管驱动机构,所述吸痰管从所述吸痰管驱动机构中穿过,所述吸痰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痰管进行轴向移动和转动。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吸痰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吸痰装置,在吸痰管置入到呼吸道或人工气道内后,由吸痰管驱动机构驱动吸痰管进行抽拉、旋转、插入动作,实现自动、反复、有控制的吸痰操作,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吸痰装置,由吸痰管驱动机构对吸痰管进行操作,实现自动吸痰,能代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吸痰,可增加吸痰操作频率,提高有排痰功能障碍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所述吸痰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刺激器,所述刺激器具有刺激部,所述刺激部相对所述吸痰管的外管壁向外凸出,所述刺激部能够刺激呼吸道内壁。在利用吸痰管进行吸痰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吸痰管外管壁的刺激器,当吸痰管移动、旋转时,刺激器可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内壁,诱发患者咳嗽,咳嗽可促使患者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向呼吸道浅部排出,利于提高吸痰效果、效率,同时通过控制吸痰管移动、旋转来实现咳嗽诱发的控制。传统吸痰操作很难吸除呼吸道深部的痰液,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吸痰装置能配合吸痰管驱动机构,有控制地诱发患者咳嗽,促使患者呼吸道深处的痰液向浅部排出,利于清除呼吸道深部的痰液,提高吸痰的效果、效率。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所述刺激部为毛状物、凸点、片状外凸块、柱形外凸块、锥形外凸块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形状的刺激部能有效刺激人体呼吸道内壁,且不容易对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所述吸痰管侧壁设置有侧孔。侧孔靠近吸痰管伸入呼吸道一端的端部设置。在吸痰的过程中,通过侧孔可以更方便地将呼吸道侧壁的痰液吸入到吸痰管、防溢管内,以提高吸痰的效果和效率。此外,利用吸痰管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吸痰管进行旋转动作,从而使侧孔同步转动,对呼吸道内壁一圈进行吸除痰液的操作,提高吸痰效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所述吸痰管内设置有冲洗管,可实现冲洗、通畅吸痰管的功能,避免浓痰、粘痰堵住吸痰管,保证吸痰的顺利进行。传统吸痰多使用单腔吸痰管,使用单腔吸痰管吸痰时,容易堵管,需要多次抽出吸痰管后用液体冲洗通畅吸痰管、吸引管道,然后再次插入呼吸道吸痰,这使一次吸痰操作中需要多次的插入操作,这容易损伤呼吸道粘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吸痰装置优选使用带冲洗管的吸痰管,可有效避免吸痰管堵管,让一次吸痰操作中无需多次抽出、插入吸痰管,也可实现在无人为操作干预下可进行多次自动吸痰操作,使自动吸痰变得可行。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所述吸痰管端部设置有防溢管,所述防溢管内设置有防溢腔,所述吸痰管的管腔和所述冲洗管的管腔分别连通防溢腔。吸痰管设置有防溢管和防溢腔,冲洗管的管腔连通防溢腔,冲洗液先到达防溢腔;在吸痰的过程中,当吸引的负压足够大时,利用负压把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入防溢腔和吸痰管的管腔,同时把冲洗液限制在防溢腔和吸痰管的管腔内以实现稀释痰液、冲洗通畅管腔,冲洗液起到内冲洗的作用,有效防止冲洗液溢出到呼吸道,即可避免过多冲洗液溢出引起的过度呛咳、呼吸道痉挛等,又能使冲洗吸痰管的作用确切,提高吸痰的效果和效率,并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对患者的刺激,降低加剧患者缺氧的风险。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吸痰管驱动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安装支架,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吸痰管穿过所述安装支架;轴向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轴向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传送轮以及驱动所述传送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所述传送轮夹紧吸痰管,所述传送轮转动时带动吸痰管沿吸痰管的轴向移动;旋转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安装支架中的一个上,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驱动所述安装支架绕所述安装支架的轴向旋转。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痰管驱动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吸痰管驱动机构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轴向驱动单元,利用轴向驱动单元夹紧吸痰管并驱动吸痰管沿吸痰管轴向移动;本专利技术同时利用旋转驱动单元驱动安装支架往复转动,从而带动吸痰管往复转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吸痰管驱动机构,能驱动吸痰管自动进行轴向移动和往复转动动作,当吸痰管置入呼吸道适当位置后,便能对患者进行自动吸痰。吸痰管被轴向驱动单元夹紧在安装支架上,且轴向驱动单元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旋转驱动单元驱动安装支架做往复转动,这样吸痰管轴向移动和往复转动可分别单独进行,也可一并完成。这让自动吸痰与人工吸痰,吸痰管在呼吸道内有相同的运动形式。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吸痰管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可以为电动机、气动机或液压驱动的马达等,所述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可配置减速装置让输出轴的转速适当降低,以适合相应的运动驱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使用带减速装置的微型电机,优选为微型减速空心杯电机。该类电机体积小、输
出轴转速慢,可让吸痰管驱动机构体积微型化,整体质量轻,方便佩戴在人体,舒适性好;使用减速装置后,可实现以适度的速度驱动吸痰管转动和移动,让吸痰管驱动装置驱动的吸痰管运动接近人工吸痰操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吸痰管驱动机构,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引导吸痰管进入患者呼吸道或人工气道内的导向管,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导向管的端部,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导向管的端部。进一步的,导向管和吸痰管的直径相匹配,吸痰管穿过导向管后,从患者鼻孔或口腔或人工气道入口进入到患者呼吸道内。通过导向管能引导吸痰管更顺利的进入到患者呼吸道、人工气道内,同时安装支架可转动连接在导向管端部,利用导向管进行安装,使安装支架更容易实现绕安装支架的轴向转动的动作。
[0016]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管,所述吸痰管一端进入患者呼吸道内,所述吸痰管另一端连接有吸引装置;吸痰管驱动机构,所述吸痰管从所述吸痰管驱动机构中穿过,所述吸痰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痰管进行轴向移动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刺激器,所述刺激器具有刺激部,所述刺激部相对所述吸痰管的外管壁向外凸出,所述刺激部能够刺激呼吸道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部为毛状物、凸点、片状外凸块、柱形外凸块、锥形外凸块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侧壁设置有侧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内设置有冲洗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端部设置有防溢管,所述防溢管内设置有防溢腔,所述吸痰管的管腔和所述冲洗管的管腔分别连通所述防溢腔。7.一种吸痰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安装支架,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吸痰管穿过所述安装支架;轴向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轴向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传送轮以及驱动所述传送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所述传送轮夹紧吸痰管,所述传送轮转动时带动吸痰管沿吸痰管的轴向移动;旋转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安装支架中的一个上,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驱动所述安装支架绕所述安装支架的轴向旋转。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痰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引导吸痰管进入患者呼吸道或人工气道的导向管,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导向管的端部,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导向管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痰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基座、固定支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基座安装在患者身上,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床上、地上、墙上或天花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痰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导向管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环形的卡槽、以及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导向管中的其中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同江周红英孟伟孙景峰邵明涛潘金铎李庆霞赵荣仓赵小霞李善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庆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