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控制电路及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10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锁控制电路及门锁装置,属于智能门锁技术领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蓄电模块,以及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力发射单元和电力接收单元;红外感应模块感应门锁的开关状态,输出感应信号,控制模块根据感应信号,控制无线充电模块工作,无线充电模块根据电源模块提供的电能,通过电力发射单元与电力接收单元之间的电磁感应,给蓄电模块充电,蓄电模块给红外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电池电量耗尽时,用户开锁困难的问题,达到通过无线充电方式蓄电,保证门锁长期有电,更方便使用的效果。更方便使用的效果。更方便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锁控制电路及门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门锁
,特别涉及一种门锁控制电路及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其中,密码锁和指纹锁,因为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等优点更是被广泛应用。但现有技术中的密码锁和指纹锁等智能门锁,一般都是由电池供电,在使用过程中,难免有电池电量耗尽的时候,此时,智能门锁就只能通过钥匙开启,相当于普通的机械锁了,不仅无法体现出智能门锁的优点,反而还可能因为用户长期使用密码或指纹开锁,不常佩戴钥匙,导致可能因忘记拿钥匙而出现无法开启门锁的情况,就只能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控制电路及门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电池电量耗尽时,用户开锁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门锁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0006]依次连接的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蓄电模块,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力发射单元和电力接收单元;
[0007]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门锁的开关状态,输出感应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
[0008]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工作;
[0009]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发射单元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之间的电磁感应,给所述蓄电模块充电;
[0010]所述蓄电模块用于给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0011]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
[0012]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红外发射单元;
[0013]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射红外信号;
[0014]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红外信号,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0015]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包括三极管Q3和红外发射二极管IRM

S;
[0016]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 的集电极与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IRM

S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 IRM

S的正极通过电阻R12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0017]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包括红外接收二极管 IRM

R和三极管Q4;
[0018]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IRM

R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IRM

R的负极、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
[0019]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电力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转换单元、变频单元和发射线圈,所述转换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力接收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接收线圈和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
[0020]所述转换单元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经所述变频单元进行变频处理后,由所述发射线圈输出低压交流电,所述低压交流电由所述接收线圈接收,经所述整流单元进行整流处理后,输出低压直流电至所述蓄电模块。
[0021]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蓄电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法拉电容和稳压单元,所述法拉电容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连接,所述稳压单元分别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22]所述法拉电容用于存储电能,输出供电电压给所述稳压单元;
[0023]所述稳压单元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转换为工作电压,提供给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
[0024]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稳压器LDO;
[0025]所述稳压器LDO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法拉电容的正输出端、电容CE1 的正极和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LDO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7的一端、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稳压器LDO的接地端、所述电容CE1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
[0026]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电路还包括:
[0027]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指纹模块、密码模块和电机模块,所述指纹模块、密码模块和电机模块均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
[0028]所述指纹模块用于感应触摸指纹,输出指纹输入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0029]所述密码模块用于检测按键状态,输出密码输入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0030]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纹输入信号和所述密码输入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0031]所述电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门锁电机工作,开启门锁;
[0032]所述蓄电模块还用于给所述指纹模块和所述电机模块提供供电电压,并给所述指纹模块和所述密码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0033]可选地,上述门锁控制电路中,所述电机模块包括电机M1和三极管Q1;
[0034]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机M1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机 M1的正极均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发射极接地。
[003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门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6]如上述的门锁控制电路。
[0037]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3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门锁控制电路及门锁装置,通过采用依次连接的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蓄电模块,以及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在红外感应模块感应门锁的开关状态,输出感应信号给控制模块后,由控制模块控制无线充电模块工作,实现对门锁的无线充电;还通过包括电力发射单元和电力接收单元的无线充电模块,对电源模块提供的电能,通过电力发射单元与电力接收单元之间的电磁感应,给蓄电模块充电,实现门锁的充电并蓄电;还通过蓄电模块给红外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保证门锁的正常运行。本技术通过无线充电方式蓄电,保证门锁长期有电,更方便用户使用,且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蓄电模块,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力发射单元和电力接收单元;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门锁的开关状态,输出感应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工作;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发射单元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之间的电磁感应,给所述蓄电模块充电;所述蓄电模块用于给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红外发射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红外信号,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包括三极管Q3和红外发射二极管IRM

S;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IRM

S的负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IRM

S的正极通过电阻R12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包括红外接收二极管IRM

R和三极管Q4;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IRM

R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IRM

R的负极、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蓄电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