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02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力泵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和设置于安装底座上方的接力泵主体,接力泵主体与安装底座之间通过安装机构相连,安装机构包括多方位夹持部件、自重力感应部件以及增固挤压部件,多方位夹持部件包括L型夹板,L型夹板与工字型滑座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机构的设置,当接力泵主体在安装底座上放置时,安装机构中的自重力感应部件可感受接力泵主体的重量,为多方位夹持部件提供动力,驱使多方位夹持部件对接力泵主体实施固定效果,紧接着通过增固挤压部件,可增大多方位夹持部件对接力泵主体的抵触力,由此在保证接力泵主体运行时稳定性的前提下,便于接力泵主体的安装作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接力泵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现有燃油锅炉为例,根据安全要求,燃油锅炉澡现场实施供暖作业时,燃油储存罐的位置与锅炉相距50米的安全距离,由于东北冬天室外气温低,燃油粘性会加大,由此锅炉在使用时会出现供油不稳的现象,故而为了确保锅炉供暖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会在在油罐与锅炉中间加装了一个接力泵,通过接力泵将油稳定持续送入锅炉中,确保锅炉供暖运行稳定;
[0003]但是,现有接力泵的安装是直接通过法兰实施固定的,此安装方式,操作起来极其不便,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
[0005]本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0006]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方的接力泵主体,所述接力泵主体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通过安装机构相连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方的接力泵主体(2),所述接力泵主体(2)与所述安装底座(1)之间通过安装机构相连;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顶面上的多方位夹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内壁中的自重力感应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侧边上的增固挤压部件;所述多方位夹持部件包括若干个卡设于所述接力泵主体(2)底部左右两侧的L型夹板(12),所述安装底座(1)顶面的左右两侧部位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定轨滑缝(9),所述定轨滑缝(9)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工字型滑座(10),所述L型夹板(12)与所述工字型滑座(10)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力感应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方的受压板(4),所述受压板(4)与所述接力泵主体(2)相互对应,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面上还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受压板(4)的收缩槽(3),所述安装底座(1)的内壁中对称设置有两个运动腔(5),两个所述运动腔(5)底端的内壁上均垂直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支杆(7),所述定位支杆(7)的杆身上滑动设置有滑筒(6),所述滑筒(6)的一端穿入所述收缩槽(3)内并与所述受压板(4)相连,所述滑筒(6)的另一端与所述运动腔(5)底端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8),所述滑筒(6)的筒身上铰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的末端与所述工字型滑座(10)对应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油管路用接力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惠昌张贵鹏衣荣明政衣富国蔡树君衣兴昌衣荣明仁刘素刘俊鹏刘丽丽代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高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